據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的 "毅力號"火星車,在經過幾億(yi) 公裏的飛行後,於(yu) 2021年2月18日安全、完美地準時降落在火星表麵,並且傳(chuan) 回了第一張火星照片。
此次登陸是為(wei) 2030年後人類探索火星做準備。而值得注意的是,11個(ge) 3D打印製成的金屬零件將隨著毅力號漫遊車開啟火星漫步,這將是一個(ge) 3D打印曆史上的裏程碑。
去年7月30日“毅力號”在卡納維拉爾角空間站發射升空。在經過6個(ge) 多月的時間,飛行4.7億(yi) 千米後到達火星。“毅力號”將在火星上停留近兩(liang) 年,尋找遠古生命跡象,探索火星表麵。
這個(ge) 耗資27億(yi) 美元(約合人民幣175億(yi) 元)的火星車體(ti) 長10英尺(約3米),寬9英尺,高7英尺,重2260磅(約1025千克)。而它的前身正是第一個(ge) 將3D打印部件帶到火星的“好奇號”。
在前往火星的11個(ge) 3D打印部件中,有5個(ge) 在 "毅力號"的儀(yi) 器中。
上圖飯盒大小的設備是X射線岩石化學行星儀(yi) 器,它通過向岩石表麵發射X射線束進行分析,幫助火星車尋找微生物生命化石的跡象。
這個(ge) 位於(yu) 火星車的機械臂末端的旋轉炮塔中。為(wei) 使其盡可能輕巧,團隊將儀(yi) 器中的兩(liang) 片鈦殼、一個(ge) 安裝框架以及兩(liang) 個(ge) 支撐柱設計成中空結構,3D打印而成。質量比傳(chuan) 統生產(chan) 方式的輕三四倍。
首席機械工程師Michael Schein說:"3D打印使這個(ge) 儀(yi) 器成為(wei) 可能,這些技術讓我們(men) 實現了傳(chuan) 統製造無法實現的輕質量和高精度。"
其他6個(ge) 3D打印部件在 "火星氧氣原位資源利用實驗 "儀(yi) 器中。其中,每一個(ge) 熱交換器都是在加州理工學院3D打印出來的。
該設備將測試未來可能產(chan) 生工業(ye) 量氧氣以在火星上產(chan) 生火箭推進劑的技術,從(cong) 而幫助宇航員返回地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