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會員中心|保存桌麵
普通會員

東莞市力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研發、產銷,通用機械設備、數控機床,切割、雕刻、焊接...

新聞分類
  • 暫無分類
首頁 > 新聞中心 > 力星激光:緊抓行業紅利業績“三級跳”
新聞中心
力星激光:緊抓行業紅利業績“三級跳”
發布時間:2017-06-01        瀏覽次數:288        返回列表
 年銷量從最初的1000萬到今年的3億元規模,位於東城牛山外經工業園的東莞市力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可謂是智能裝備迅猛發展的一個縮影。依托於國外先進的激光技術專利,該公司已經發展成為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旗下激光切割、打標、焊接和自動化生產線暢銷國內外市場。

力星激光:緊抓行業(ye) 紅利業(ye) 績“三級跳”

■東(dong) 莞市力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an) 線

激光加工的“新與(yu) 快”

翱翔的雄鷹,展翅的蝴蝶,在力星激光的陳列室裏,眾(zhong) 多擺件栩栩如生,泛著金屬特有的質感……“這些全是激光雕刻出來的,激光不愧為(wei) ‘最鋒利的刀’。”力星激光副總經理尹德生指著一個(ge) 雕刻有複雜花紋、造型奇特的兵刃解釋說,像這種工藝,傳(chuan) 統的技術隻能由钜刀、錘子一點點打造出來,費時費力。所琢出來的產(chan) 品也隻是有棱角的R型產(chan) 品,而通過力星激光雕刻出來的產(chan) 品,其精密度高達0.1mm,且接口間可以實現無縫對接。

這不是單純的炫技,背後潛藏著行業(ye) 大趨勢和客戶的實際需求。尹德生解釋說,中國改革開放多年,消費者審美需求日漸提升,消費心理追求個(ge) 性化,都迫使產(chan) 品實現更新、更複雜的加工,例如異形、鏤空等等,另外產(chan) 品質量也要求加工精度提高,這些傳(chuan) 統機械加工難以滿足,隻能用激光實現。

乘著這個(ge) 潮流,力星激光的產(chan) 品發展到涵蓋激光雕刻、激光切割激光打標激光焊接等6大係列30多款機型,廣泛應用於(yu) 紡織服裝、工業(ye) 麵料、皮革製鞋、玩具禮品、印刷包裝、電子和家具等行業(ye) 。“絕大多數製造行業(ye) 都可以實現激光加工,一眨眼就冒出個(ge) 激光加工。”尹德生如此形容。

激光加工技術另一大優(you) 勢就是快,傳(chuan) 統開模十天半個(ge) 月才能幹完的,激光機械三天就能實現,這尤其合適當今小批量、高頻次的訂單需求。“隻需要在電腦上用軟件設計一下,就立馬切或者雕出來,完全滿足現在商戰中短平快的打法。”力星這家企業(ye) 的發展速度,也猶如激光技術一樣迅猛。

試水自動化生產(chan) 線

為(wei) 了打開銷路,近年來力星激光參加了不少國內(nei) 外大型展會(hui) 。盡管激光設備隻是此次“智博會(hui) ”眾(zhong) 多展品裏的細分領域,但力星表示“家門口展會(hui) 必不會(hui) 缺席”,並將展出用於(yu) 金屬切割的管板一體(ti) 機、配備有機器人的多工位焊接機等主打產(chan) 品。

其中,板管一體(ti) 機融合了切管、切板材兩(liang) 種功能,這種單體(ti) 機比傳(chuan) 統的板材機加上切管機,在價(jia) 格上就便宜了近一半,非常貼合中國市場,尤其是深受一些中小企業(ye) 喜愛。“國外大企業(ye) 都是隻切板材或者隻切管材,但中國一些企業(ye) 可能兩(liang) 種需求都有,得換著用,但上兩(liang) 種設備又比較貴,所以我們(men) 這種產(chan) 品剛好抓住了他們(men) 的痛點。” 尹德生稱。

另一款機器人一體(ti) 焊接機,則能同時處理三個(ge) 工位的焊接工藝,而以往則是一個(ge) 工位都需要三個(ge) 人才能完成,譬如需要人工實現上下料。不過,尹德生表示,這其實還隻是半自動化。這些機器都留了單機接口,未來可以朝著自動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步步深入,最終實現無人工廠。

盡管德國工業(ye) 4.0、中國製造2025計劃被外界炒得火熱,但對力星來說,這都得一步一個(ge) 腳印地細致工作。作為(wei) 新生後輩,該公司從(cong) 成立之初就在關(guan) 注智能化技術,相關(guan) 成果也從(cong) 去年開始應用。例如,該公司近期給客戶裝配的一套有工業(ye) 機器人、智能監控係統的設備,價(jia) 格相比國外同類生產(chan) 線便宜了三分之一,性能也受到客戶好評。

“激光設備很多廠都能做,但與(yu) 之配套的自動化生產(chan) 線,就比較困難了,難點在於(yu) 能否把握客戶需求,實現個(ge) 性化定製。當然還有技術門檻和成本門檻,目前還隻有大企業(ye) 能接受,例如一套自動化激光加工係統,起步就是2000萬(wan) 元。因此,這種高附加值的生產(chan) 線也是未來我們(men) 看好的發展方向。”尹德生表示。

智造經驗談:

選對技術路徑與(yu) 否決(jue) 定企業(ye) 生死

近年來,激光加工技術發展可謂一日千裏,產(chan) 品也更新換代頻繁。由於(yu) 不能自主生產(chan) 作為(wei) 核心零部件的激光器,因此選對激光技術路徑對力星這樣的應用型企業(ye) 就至關(guan) 重要。這一點上,力星激光吃過虧(kui) ,也有驕傲之舉(ju) 。

力星激光副總經理劉小冬介紹,在2010年公司成立前後,該公司曾經引進技術生產(chan) 一種二氧化碳激光產(chan) 品,結果沒想到技術不成熟而被客戶投訴,100多萬(wan) 元的機器隻能退回,至今仍停留在倉(cang) 庫裏。怎麽(me) 辦?當時,國內(nei) 還流行另一種半導體(ti) 激光技術。不過,在一番廣泛調研後,該技術也被力星否決(jue) 。因為(wei) 包括德國知名公司在內(nei) 的不少國外廠商都認為(wei) 半導體(ti) 激光器光電轉化效率太低,即將被淘汰。

於(yu) 是,力星幹脆等了三年,直到另一種備受看好的光纖激光器的產(chan) 品價(jia) 格逐步降下來,技術穩定後,立即上馬這一產(chan) 品。到2015年,光纖激光金屬切割機等產(chan) 品一問世,當年就實現了4000多萬(wan) 元的銷售額,今年預計將達到1.6億(yi) 元的規模。而不少國內(nei) 走半導體(ti) 技術路線的公司則舉(ju) 步維艱。“所以說,選對技術路徑非常重要,要多方溝通、求證、研判,新技術時機也很重要,不早不晚。”劉小冬稱。

文章來源:東(dong) 莞時間網

管理入口| 返回頂部 ©2025 東莞市力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fun88网页下载   訪問量:9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