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中,各地文化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傳(chuan) 統藝術表演、情景演繹、非遺技藝展示、文創產(chan) 品體(ti) 驗等等活動熱火朝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近非遺、了解非遺、感受非遺,在與(yu) 這些千百年傳(chuan) 承的文化成果的近距離接觸中感受前人的智慧結晶和精神世界,也吸引更多的人關(guan) 注並投身非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是文化遺產(chan) 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在生產(chan) 生活實踐中創造的文明結晶。
作為(wei) 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國擁有豐(feng) 富的非遺資源,截至目前共認定了1557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共有43個(ge) 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名冊(ce) 。一直以來,我國在推動非遺保護傳(chuan) 承方麵做了大量工作,如今,經濟基礎、文化高度和技術水平邁上了新台階,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從(cong) 係統性保護傳(chuan) 承向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轉變,全麵融入現代生活,邁入新的發展階段。非遺保護傳(chuan) 承取得曆史性成就,形成了社會(hui) 廣泛參與(yu) 、人人保護傳(chuan) 承的生動局麵。
同時,非遺與(yu) 文創產(chan) 品、場景構造以及創新技術的跨界融合,正助推其以更開放、更時尚的姿態,登上國潮“頂流”。

非遺+文創,傳(chuan) 統煥新顏。時尚彩妝複刻苗族銀飾鍛造技藝,贏得海內(nei) 外消費者的喜愛;服裝品牌植入刺繡元素,搖身變為(wei) 時尚青年搶購的時尚單品;600多歲的故宮挖掘宮廷文化,推出故宮彩妝、食品、紀念品等諸多文創產(chan) 品,受到更多年輕人群體(ti) 的青睞……近年來,隨著國潮熱的不斷升溫,以非遺為(wei) 主題的文創商品,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撬動了新消費的大市場。《2022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消費創新報告》顯示,2022年,淘寶平台非遺店鋪數為(wei) 32853家,較2020年增長9.5%;非遺交易額較2020年增長11.6%。非遺商品消費者規模達億(yi) 級,90後和00後正在成為(wei) 非遺商品消費主力。在旺盛的需求下,一批批讓人眼前一亮的國潮IP、中國設計應運而生並風靡全球。

非遺+情景,技藝續傳(chuan) 承。非遺中有很多傳(chuan) 統手工技藝、民間藝術是農(nong) 業(ye) 文明的產(chan) 物,在如今人們(men) 逐漸遠離桑梓農(nong) 田、織布裁衣農(nong) 耕生活的工業(ye) 文明時代,保護傳(chuan) 承非遺的關(guan) 鍵是要將它與(yu) 現代生活方式結合起來。創新消費場景,要勤於(yu) 觀察思考,敢於(yu) 挖掘創造。中華老字號企業(ye) 從(cong) 現代生活中挖掘新的消費場景,針對消費需求和愛好推出的“新傳(chuan) 統”產(chan) 品也受到更多人的喜愛。有老字號推出“大內(nei) ·宮保”的京味冷萃,喝“養(yang) 生咖啡”,憑欄俯瞰故景一時成為(wei) 社交平台上的新文化風潮。昆曲、古琴等傳(chuan) 統藝術也通過創新場景引領時尚,通過開辦名家演唱會(hui) 、線上昆曲大賽等等形式,在年輕觀眾(zhong) 中掀起觀演熱潮。此外還有傳(chuan) 統技藝體(ti) 驗、主題民宿、文化創演等等形式百花齊放,形成農(nong) 商文旅融合的新業(ye) 態、新場景,為(wei) 古村落、傳(chuan) 統文化注入新的活水。
非遺+數字化,小荷露尖角。隨著元宇宙時代的到來,非遺傳(chuan) 承渠道的數字化、科技化趨勢日趨明顯。依托大數據技術來處理非遺信息的采集、存儲(chu) 乃至傳(chuan) 播、利用,可以更為(wei) 迅捷地實現非遺的有效傳(chuan) 播。從(cong) 2021年開始,數字藏品開發成為(wei) 非遺數字化領域中的一個(ge) 熱點。相關(guan) 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數字藏品發行平台多達38家,非遺數字產(chan) 品發售數量約456萬(wan) 份,總發行價(jia) 值超過1.5億(yi) 元。其中,國潮非遺等類型在發售當中經常出現秒空的現象,足見年輕人對非遺數字產(chan) 品的喜愛。有業(ye) 內(nei) 人士評價(jia) “數字產(chan) 品將不再僅(jin) 僅(jin) 是產(chan) 品的觀摩和展演,而是突破了我們(men) 的感知方式,突破了虛擬元宇宙與(yu) 現實元宇宙之間的界限,形成了線上消費與(yu) 線下消費一體(ti) 化的趨勢,這對非遺傳(chuan) 承有巨大利好。”
在非遺逐漸被更多人關(guan) 注,文旅活動逐漸成為(wei) 當代年輕人文化生活和精神放鬆的重要方式的當下,將於(yu) 2023年10月26-28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ju) 辦的中國國際旅遊商品博覽會(hui) 本著立足中國—輻射全球的長遠理念,充分發揮旅遊產(chan) 業(ye) 的優(you) 勢作用,打造出一個(ge) 嶄新行業(ye) 領域的國際品牌盛會(hui) ,為(wei) 廣大企業(ye) 提供宣傳(chuan) 展示交流平台。
展覽範圍包含
◆ 中國文旅板塊
◆ 智慧旅遊
◆ 旅遊商品
◆ 景區裝備及遊樂(le) 設施
◆ 美麗(li) 鄉(xiang) 村遊及民宿
◆博物館及公園景區文創
在博物館及公園文創展區中,主要以文物展示、非遺傳(chuan) 承為(wei) 重點,展現博物館文創、景區公園文創、紅色文創、春節文創、冰雪文創、非遺與(yu) 國潮、IP授權與(yu) 跨家聯名等領域成果。
展會(hui) 規模超10萬(wan) 平方米,全球500多家展團20000多位國內(nei) 外觀眾(zhong) 現場洽談,1500+家展商,是麵向全球的旅遊商品進出口合作的交易大會(hui) 。(展覽事宜 黃琪/編輯)
組委會(hui) 辦公室400-181-6585
聯係人-黃琪-13520848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