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e) 主要上市公司:鉑力特(688333)、愛康醫療(01789.HK)、愛司凱(300521)、光韻達(300227)、銀禧科技(300221)等
本文核心數據:3D打印市場規模、細分產(chan) 業(ye) 規模與(yu) 結構、3D打印服務業(ye) 市場規模
1、 市場規模增長迅速
我國3D打印技術日漸成熟,在航空航天汽車、船舶、核工業(ye) 、模具等領域均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並不斷深化。目前,3D打印技術已經實現在航空航天等領域中進行製造,修複,以及再製造的重要技術,在汽車、船舶、核工業(ye) 、模具等領域也成為(wei) 了產(chan) 品設計、快速原型製造的重要實現方式。
2017-2020年,我國3D打印產(chan) 業(ye) 規模逐年增加,增加速度要略快於(yu) 全球整體(ti) 增速,促使我國3D產(chan) 業(ye) 占全球的比重在不斷增加。根據CCID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3D打印產(chan) 業(ye) 規模為(wei) 157.5億(yi) 元,同比增長31%;2020年前期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後期國內(nei) 經濟強勁反彈,行業(ye) 增長迅速,3D打印設備出貨量翻倍,初步測算產(chan) 業(ye) 規模突破200億(yi) 元,達到205億(yi) 元。
2、 3D打印技術運用廣泛
3D打印機在政府、航天和國防、醫療設備、高科技、建築業(ye) 以及製造業(ye) 等行業(ye) 中的需求量較大。目前3D打印技術廣泛運用於(yu) 原型製作、定製生產(chan) 以及複雜的零部件製造等領域之中,因此其主要的需求市場仍集中於(yu) 工業(ye) 領域,產(chan) 業(ye) 規模占3D打印總產(chan) 業(ye) 的64%;消費領域占比為(wei) 36%左右。2020年疫情期間,個(ge) 人級別的需求量回升,這主要歸功於(yu) 疫情期間相關(guan) 行業(ye) 在家辦公學習(xi) 的的人數,以及業(ye) 餘(yu) 時間增加的效應,全年需求旺盛。
從(cong) 供應領域來看,目前收入規模較大的也主要聚焦於(yu) 工業(ye) 級領域。根據南極熊3D打印網初步統計顯示,2020年3D打印相關(guan) 業(ye) 務收入過億(yi) 的中國企業(ye) 有29家,其中工業(ye) 級的有16家,占57%;消費級的12家,占43%。
3、 中國3D打印服務業(ye) 產(chan) 業(ye) 規模增速較快
2017-2020年,我國3D打印服務市場持續呈兩(liang) 位數增長,2019年產(chan) 業(ye) 規模為(wei) 45.7億(yi) 元,同比增長41.0%,在3D打印產(chan) 業(ye) 中占比為(wei) 29%。隨著3D打印產(chan) 業(ye) 化的深入,設備和材料都越來越成熟和穩定,3D打印產(chan) 業(ye) 的競爭(zheng) 逐漸向服務市場靠攏,2020年服務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65.6億(yi) 元。
從(cong) 服務領域來看,目前3D打印服務主要集中於(yu) 工業(ye) 領域,特別是航空航天、汽車、工業(ye) 製造等,占比超過60%;消費領域占比約為(wei) 36%。
綜上所述,國內(nei) 3D打印產(chan) 業(ye) 增長迅速,技術較為(wei) 成熟。目前,我國3D打印技術大多運用於(yu) 工業(ye) ,但服務業(ye) 的增速較快,預計未來的3D打印產(chan) 業(ye) 在服務業(ye) 的運用將逐步擴大,趕超工業(ye) 領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