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租補貼、社保補貼、創業(ye) 資金、帶動就業(ye) 補貼、貸款免息補貼(補貼對象、申請流程、所需資料)
權益:
①.1萬(wan) 內(nei) 送巡回城市分會(hui) 場商品展示;
②.1萬(wan) 上送主會(hui) 場商品展示;
③.3萬(wan) 內(nei) 送會(hui) 議手冊(ce) 內(nei) 頁展示;
④.3-5萬(wan) 送晚宴展示;
⑤.5萬(wan) 內(nei) 5場次演講展示機會(hui) ;
⑥.10萬(wan) 晚宴冠名;
⑦.15萬(wan) 巡回城市分會(hui) 場協辦單位;
⑧.25萬(wan) 主會(hui) 場協辦單位,企業(ye) 代表頒獎嘉賓
自主創業(ye) 人員補貼
(1)初創企業(ye) 補貼
補貼條件:1.自主創業(ye) 人員在其初創企業(ye) 連續正常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6個(ge) 月以上(本市普通高校、職業(ye) 學校、技工院校在校學生除外)。
2.自主創業(ye) 人員在其初創企業(ye) 當前參保狀態正常。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自主創業(ye) 人員。
補貼標準:每人10000元。屬於(yu) 合夥(huo) 創辦企業(ye) 的,合計補貼金額不超過10萬(wan) 元。
補貼期限:一次性。
申請程序:1.補貼對象應在完成創業(ye) 實體(ti) 商事登記或其他法定登記手續及社會(hui) 保險登記後,向初創企業(ye) 注冊(ce) 地所在區或街道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提出自主創業(ye) 人員身份核實申請。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4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
2.補貼對象在其初創企業(ye) 登記注冊(ce) 之日起3年內(nei) 提出補貼申請。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補貼申請之日起8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
3.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按規定公示補貼對象、補貼項目、補貼金額等,公示期為(wei) 5個(ge) 工作日。公示有異議的,經過調查不符合補貼條件的,不予補貼並告知申請人;公示無異議的,或有異議但經過調查異議不成立的,進入支付環節。
(2)社保補貼。
補貼條件:1.自主創業(ye) 人員在其初創企業(ye) 連續正常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滿3個(ge) 月的。
2.自主創業(ye) 人員在其初創企業(ye) 當前參保狀態正常。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自主創業(ye) 人員。
補貼標準:每月按本市社會(hui) 保險費最低繳納標準單位承擔部分的100%給予社會(hui) 保險費補貼,實際繳納部分低於(yu) 最低繳納標準的據實給予補貼。
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6個(ge) 月(未正常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的月份須相應扣減)。
申請程序:1.補貼對象應在完成創業(ye) 實體(ti) 商事登記或其他法定登記手續及社會(hui) 保險登記後,向初創企業(ye) 注冊(ce) 地所在區或街道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申請自主創業(ye) 人員身份核實。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4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
2.補貼對象在其初創企業(ye) 登記注冊(ce) 之日起3年內(nei) 提出首次補貼申請。首次補貼發放月數最長可追溯3個(ge) 月。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補貼申請之日起8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後續補貼每3個(ge) 月根據社會(hui) 保險費繳納記錄自動發放。
3.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按規定公示補貼對象、補貼項目、補貼金額等,公示期為(wei) 5個(ge) 工作日。公示有異議的,經過調查不符合補貼條件的,不予補貼並告知申請人;公示無異議的,或有異議但經過調查異議不成立的,進入支付環節。
4.補貼期限內(nei) 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終止發放補貼:
1)初創企業(ye) 已經停業(ye) 、注銷、吊銷的(組織機構代碼證無效);
2)自主創業(ye) 人員不再是初創企業(ye) 出資人;
3)自主創業(ye) 人員改由其他用人單位或以個(ge) 人身份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的。
(3)場租補貼。
補貼條件:1.自主創業(ye) 人員在其初創企業(ye) 連續正常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滿3個(ge) 月。
2.自主創業(ye) 人員實際繳納場租滿3個(ge) 月,且在其初創企業(ye) 當前參保狀態正常。
3.初創企業(ye) 租賃場地用於(yu) 經營(租賃地址與(yu) 注冊(ce) 登記地一致),相關(guan) 場地非法定代表人或經營者自有物業(ye) 。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自主創業(ye) 人員。
補貼標準:1.自主創業(ye) 人員入駐市、區政府部門主辦的創業(ye) 孵化載體(ti) (以下簡稱主辦載體(ti) )創辦初創企業(ye) ,按照第一年不低於(yu) 80%、第二年不低於(yu) 50%、第三年不低於(yu) 20%的比例減免租金。主辦載體(ti) 對自主創業(ye) 人員創辦初創企業(ye) 已有租金減免或優(you) 惠,但低於(yu) 上述規定比例的,按上述比例予以減免或優(you) 惠;已有租金減免或優(you) 惠高於(yu) 上述規定比例的,不再享受本項租金減免。
2.自主創業(ye) 人員在經市直部門及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hui) )認定或備案的創業(ye) 孵化基地、科技企業(ye) 孵化載體(ti) 、留學生創業(ye) 園等(以下簡稱認定載體(ti) )內(nei) 創辦初創企業(ye) ,按照第一年每月1200元、第二年每月1000元、第三年每月700元的標準給予租金補貼;實際租金低於(yu) 補貼標準的,按實際租金給予補貼。
3.自主創業(ye) 人員在上述主辦載體(ti) 以及認定載體(ti) 外租用經營場地創辦初創企業(ye) 的,按每月最高不超過500元(每年最高不超過6000元)的標準,給予最長不超過3年的租金補貼;實際租金低於(yu) 補貼標準的,按實際租金給予補貼。
4.屬複員轉業(ye) 退役軍(jun) 人、高校畢業(ye) 生的,補貼標準在第2、3點的基礎上提高30%。
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6個(ge) 月(未正常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的月份須相應扣減)。
申請程序:1.補貼對象應在完成創業(ye) 實體(ti) 商事登記或其他法定登記手續及社會(hui) 保險登記後,向初創企業(ye) 注冊(ce) 地所在區或街道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申請自主創業(ye) 人員身份核實。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4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
2.補貼對象在其初創企業(ye) 登記注冊(ce) 之日起3年內(nei) 提出首次補貼申請。首次補貼發放月數最長可追溯3個(ge) 月。補貼對象自首次補貼申請之日起每滿3個(ge) 月提出補貼申請。補貼每3月發放一次,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補貼申請之日起8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
3.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按規定公示補貼對象、補貼項目、補貼金額等,公示期為(wei) 5個(ge) 工作日。公示有異議的,經過調查不符合補貼條件的,不予補貼並告知申請人;公示無異議的,或有異議但經過調查異議不成立的,進入支付環節。
4.補貼期限內(nei) 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終止發放補貼:
1)初創企業(ye) 已經停業(ye) 、注銷、吊銷的(組織機構代碼證無效);
2)自主創業(ye) 人員不再是初創企業(ye) 出資人;
3)自主創業(ye) 人員改由其他用人單位或以個(ge) 人身份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的。
(4)創業(ye) 帶動就業(ye) 補貼。
補貼條件:1.自主創業(ye) 人員創辦初創企業(ye) 吸納勞動者就業(ye) ,並按規定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
2.初創企業(ye) 為(wei) 招用人員連續正常繳納6個(ge) 月以上社會(hui) 保險費的,且招用人員當前參保狀態正常。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自主創業(ye) 人員。
補貼標準:招用3人以下的按每人2000元給予補貼;招用4人以上的每增加1人給予3000元補貼,總額最高不超過3萬(wan) 元。不同初創企業(ye) 吸納同一勞動者就業(ye) 的不能再次申領補貼。
申請程序:1.補貼對象應在完成創業(ye) 實體(ti) 商事登記或其他法定登記手續及社會(hui) 保險登記後,向初創企業(ye) 注冊(ce) 地所在區或街道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申請自主創業(ye) 人員身份核實。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4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
2.補貼對象在其初創企業(ye) 登記注冊(ce) 之日起3年內(nei) 提出首次補貼申請,最後一次申請時間不得超過登記注冊(ce) 之日起4年。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補貼申請之日起8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
3.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按規定公示補貼對象、補貼項目、補貼金額等,公示期為(wei) 5個(ge) 工作日。公示有異議的,經過調查不符合補貼條件的,不予補貼並告知申請人;公示無異議的,或有異議但經過調查異議不成立的,進入支付環節。
4.補貼按年度申報,首次申報以實際吸納人數申報,後續年度申報按已淨增加人數申報。
(5)創業(ye) 孵化補貼。
補貼條件:1.區級以上人力資源部門認定的創業(ye) 孵化基地為(wei) 以下創業(ye) 者提供1年以上的創業(ye) 孵化服務並孵化成功(入孵團隊在孵化期內(nei) 登記注冊(ce) ),且協助創業(ye) 者完成自主創業(ye) 人員身份核實:
1)本市普通高校、職業(ye) 學校、技工院校在校學生;
2)畢業(ye) 5年內(nei) 的高校畢業(ye) 生;
3)畢業(ye) 5年內(nei) 留學回國人員;
4)法定勞動年齡內(nei) 港澳台居民;
5)具有本市戶籍的登記失業(ye) 人員、複員轉業(ye) 退役軍(jun) 人、隨軍(jun) 家屬、殘疾人。
2.入孵創業(ye) 實體(ti) 的營業(ye) 執照地址在基地地址範圍內(nei) ,申請時未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3.同一創業(ye) 者有多家創業(ye) 實體(ti) 入駐創業(ye) 孵化基地的,隻有一家企業(ye) 符合補貼條件。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創業(ye) 孵化基地運營主體(ti) 或主辦單位。
補貼標準:按每年每戶3000元標準給予補貼。
補貼期限:從(cong) 登記注冊(ce) 之日起算,最長不超過2年。
申請程序:1.補貼對象應於(yu) 孵化滿1年後的6個(ge) 月內(nei) 向孵化基地所在注冊(ce) 區或街道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提出補貼申請。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補貼申請之日起8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
2.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按規定公示補貼對象、補貼項目、補貼金額等,公示期為(wei) 5個(ge) 工作日。公示有異議的,經過調查不符合補貼條件的,不予補貼並告知申請人;公示無異議的,或有異議但經過調查異議不成立的,進入支付環節。
名詞解釋
1.初創企業(ye) :指在本市登記注冊(ce) 3年內(nei) 的未享受過創業(ye) 扶持補貼的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社會(hui) 組織。
2.自主創業(ye) 人員:指未享受過創業(ye) 扶持補貼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創業(ye) 者:
本市普通高校、職業(ye) 學校、技工院校在校學生;
畢業(ye) 5年內(nei) 的高校畢業(ye) 生;
畢業(ye) 5年內(nei) 留學回國人員;
法定勞動年齡內(nei) 港澳台居民;
具有本市戶籍的登記失業(ye) 人員、複員轉業(ye) 退役軍(jun) 人、隨軍(jun) 家屬、殘疾人。
3.小微企業(ye) 、中小微企業(ye) :指按《關(guan) 於(yu) 印發中小企業(ye) 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ye) 〔2011〕300號)、《關(guan) 於(yu) 印發〈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ye) 劃分辦法(2017)〉的通知》(國統字〔2017〕213號)、《關(guan) 於(yu) 執行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第1號修改單的通知》(國統字〔2019〕66號)等文件規定被劃為(wei) 相應類型,且在本市登記注冊(ce) 的企業(ye) 。國家和省出台新的規定,或行業(ye) 主管部門出台具體(ti) 劃型規定的,按相關(guan) 規定進行劃型。實際操作中,可結合市場監管部門的小微企業(ye) 名錄庫、工信部門的“中小企業(ye) 規模類型自測小程序”等途徑進行判斷。
4.高校畢業(ye) 生:指普通高等學校畢業(ye) 生。包括普通高等學校的全日製本專(zhuan) 科畢業(ye) 生,以及全日製和非全日製碩士、博士畢業(ye) 生。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ye) 教育類畢業(ye) 生,獲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學曆學位認證的國(境)外高校畢業(ye) 生,參照普通高等學校畢業(ye) 生享受本清單有關(guan) 扶持政策。“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的界定,可參照本條解釋。
5.畢業(ye) N年內(nei) :指畢業(ye) 學年以及以畢業(ye) 證落款日期為(wei) 基準,起算N年的特定時間段。
政策資源傾(qing) 斜,企業(ye) 品牌提升,投標加分,優(you) 先上市,財政補貼35萬(wan) 、減免40%所得稅,一對一服務
專(zhuan) 業(ye) 團隊、正規辦理、快速下證、流程可查、服務優(you) 質、價(jia) 格透明(創新創業(ye) 大賽、參賽團隊資助)
補貼對象:大學生、留學生、退伍、港澳居民,要求:紅本租賃憑證、實際辦公地址、現場核實場地
高新認定,規上企業(ye) ,實際研發支出10%,最高1000萬(wan)
創新人才獎:個(ge) 人納稅額20-30%,後備人才認定標準獎160萬(wan)
製造業(ye) ,上年度技術改造大於(yu) 10萬(wan) ,有改造項目備案,最高補貼1000萬(wan)
受科技研發資金年度總額控製,每單位每年限申報1個(ge)
上年度銷售5000萬(wan) ,連2年研發投入1000萬(wan) ,知產(chan) 15項,研發人員20人,場地500平米
由政府推動,以企業(ye) 或者事業(ye) 單位創新需求為(wei) 導向,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其團隊為(wei) 核心,以省內(nei) 研發機構為(wei) 依托,聯合進行科學技術研究的高層次科技創新平台。院士工作站旨在促進科技成果產(chan) 業(ye) 化,培養(yang) 創新人才隊伍,為(wei) 增強企事業(ye) 單位的自主創新能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博士工作站是指在企業(ye) 、科研生產(chan) 型事業(ye) 單位和特殊的區域性機構內(nei) ,經批準可以招收和培養(yang) 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組織,為(wei) 高技術人才與(yu) 企業(ye) 搭起了橋梁,是產(chan) 、學、研相結合的新路子。
全國企業(ye) 如需了解評估企業(ye) 可以申報哪些補貼項目、政策扶持、企業(ye) 項目申報、資質認證等,可以與(yu) 我們(men) 進行查詢評估與(yu) 合作,為(wei) 全國企業(ye) 單位提供一站式解決(jue) 方案,希望能幫到你。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和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決(jue) 策部署,幫助中小微企業(ye) 應對當前麵臨(lin) 的困難,促進中小微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由深圳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ye) 紓困及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
單個(ge) 項目最高獎1000萬(wan) (附申請條件)
近期更新了一則針對留學歸國人員的利好消息:將資助最高100萬(wan) 為(wei) 留學生提供創業(ye) 扶持等獎勵,吸引及鼓勵留學生在深圳創業(ye) 。
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期發布的關(guan) 於(yu) 知識產(chan) 權專(zhuan) 項補貼已經來襲
知識產(chan) 權貫標旨在促進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創造、運用、保護能力提高,使管理工作製度化、規範化、常規化,整體(ti) 推進全省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申請後可以提升企業(ye) 無形資產(chan) 價(jia) 值,鞏固企業(ye) 市場地位,可向科技主管部門申請戰略推進項目、專(zhuan) 利實施計劃等項目。
科技創新券、展會(hui) 補貼、上市補貼、工業(ye) 互聯網補貼、質量品牌雙提升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