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初創補貼

場租補貼、社保補貼、創業(ye) 資金、帶動就業(ye) 補貼、貸款免息補貼(補貼對象、申請流程、所需資料)

指導價(jia) : ¥10000

詳細介紹

場租補貼、社保補貼、創業(ye) 資金、帶動就業(ye) 補貼、貸款免息補貼(補貼對象、申請流程、所需資料)


權益:

①.1萬(wan) 內(nei) 送巡回城市分會(hui) 場商品展示;

②.1萬(wan) 上送主會(hui) 場商品展示;

③.3萬(wan) 內(nei) 送會(hui) 議手冊(ce) 內(nei) 頁展示;

④.3-5萬(wan) 送晚宴展示;

⑤.5萬(wan) 內(nei) 5場次演講展示機會(hui) ;

⑥.10萬(wan) 晚宴冠名;

⑦.15萬(wan) 巡回城市分會(hui) 場協辦單位;

⑧.25萬(wan) 主會(hui) 場協辦單位,企業(ye) 代表頒獎嘉賓


自主創業(ye) 人員補貼

  (1)初創企業(ye) 補貼

  補貼條件:1.自主創業(ye) 人員在其初創企業(ye) 連續正常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6個(ge) 月以上(本市普通高校、職業(ye) 學校、技工院校在校學生除外)。

  2.自主創業(ye) 人員在其初創企業(ye) 當前參保狀態正常。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自主創業(ye) 人員。

  補貼標準:每人10000元。屬於(yu) 合夥(huo) 創辦企業(ye) 的,合計補貼金額不超過10萬(wan) 元。

  補貼期限:一次性。

  申請程序:1.補貼對象應在完成創業(ye) 實體(ti) 商事登記或其他法定登記手續及社會(hui) 保險登記後,向初創企業(ye) 注冊(ce) 地所在區或街道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提出自主創業(ye) 人員身份核實申請。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4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

  2.補貼對象在其初創企業(ye) 登記注冊(ce) 之日起3年內(nei) 提出補貼申請。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補貼申請之日起8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

  3.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按規定公示補貼對象、補貼項目、補貼金額等,公示期為(wei) 5個(ge) 工作日。公示有異議的,經過調查不符合補貼條件的,不予補貼並告知申請人;公示無異議的,或有異議但經過調查異議不成立的,進入支付環節。

  (2)社保補貼。

  補貼條件:1.自主創業(ye) 人員在其初創企業(ye) 連續正常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滿3個(ge) 月的。

  2.自主創業(ye) 人員在其初創企業(ye) 當前參保狀態正常。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自主創業(ye) 人員。

  補貼標準:每月按本市社會(hui) 保險費最低繳納標準單位承擔部分的100%給予社會(hui) 保險費補貼,實際繳納部分低於(yu) 最低繳納標準的據實給予補貼。

  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6個(ge) 月(未正常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的月份須相應扣減)。

  申請程序:1.補貼對象應在完成創業(ye) 實體(ti) 商事登記或其他法定登記手續及社會(hui) 保險登記後,向初創企業(ye) 注冊(ce) 地所在區或街道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申請自主創業(ye) 人員身份核實。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4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

  2.補貼對象在其初創企業(ye) 登記注冊(ce) 之日起3年內(nei) 提出首次補貼申請。首次補貼發放月數最長可追溯3個(ge) 月。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補貼申請之日起8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後續補貼每3個(ge) 月根據社會(hui) 保險費繳納記錄自動發放。

  3.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按規定公示補貼對象、補貼項目、補貼金額等,公示期為(wei) 5個(ge) 工作日。公示有異議的,經過調查不符合補貼條件的,不予補貼並告知申請人;公示無異議的,或有異議但經過調查異議不成立的,進入支付環節。

  4.補貼期限內(nei) 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終止發放補貼:

  1)初創企業(ye) 已經停業(ye) 、注銷、吊銷的(組織機構代碼證無效);

  2)自主創業(ye) 人員不再是初創企業(ye) 出資人;

  3)自主創業(ye) 人員改由其他用人單位或以個(ge) 人身份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的。

  (3)場租補貼。

  補貼條件:1.自主創業(ye) 人員在其初創企業(ye) 連續正常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滿3個(ge) 月。

  2.自主創業(ye) 人員實際繳納場租滿3個(ge) 月,且在其初創企業(ye) 當前參保狀態正常。

  3.初創企業(ye) 租賃場地用於(yu) 經營(租賃地址與(yu) 注冊(ce) 登記地一致),相關(guan) 場地非法定代表人或經營者自有物業(ye) 。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自主創業(ye) 人員。

  補貼標準:1.自主創業(ye) 人員入駐市、區政府部門主辦的創業(ye) 孵化載體(ti) (以下簡稱主辦載體(ti) )創辦初創企業(ye) ,按照第一年不低於(yu) 80%、第二年不低於(yu) 50%、第三年不低於(yu) 20%的比例減免租金。主辦載體(ti) 對自主創業(ye) 人員創辦初創企業(ye) 已有租金減免或優(you) 惠,但低於(yu) 上述規定比例的,按上述比例予以減免或優(you) 惠;已有租金減免或優(you) 惠高於(yu) 上述規定比例的,不再享受本項租金減免。

  2.自主創業(ye) 人員在經市直部門及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hui) )認定或備案的創業(ye) 孵化基地、科技企業(ye) 孵化載體(ti) 、留學生創業(ye) 園等(以下簡稱認定載體(ti) )內(nei) 創辦初創企業(ye) ,按照第一年每月1200元、第二年每月1000元、第三年每月700元的標準給予租金補貼;實際租金低於(yu) 補貼標準的,按實際租金給予補貼。

  3.自主創業(ye) 人員在上述主辦載體(ti) 以及認定載體(ti) 外租用經營場地創辦初創企業(ye) 的,按每月最高不超過500元(每年最高不超過6000元)的標準,給予最長不超過3年的租金補貼;實際租金低於(yu) 補貼標準的,按實際租金給予補貼。

  4.屬複員轉業(ye) 退役軍(jun) 人、高校畢業(ye) 生的,補貼標準在第2、3點的基礎上提高30%。

  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6個(ge) 月(未正常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的月份須相應扣減)。

  申請程序:1.補貼對象應在完成創業(ye) 實體(ti) 商事登記或其他法定登記手續及社會(hui) 保險登記後,向初創企業(ye) 注冊(ce) 地所在區或街道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申請自主創業(ye) 人員身份核實。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4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

  2.補貼對象在其初創企業(ye) 登記注冊(ce) 之日起3年內(nei) 提出首次補貼申請。首次補貼發放月數最長可追溯3個(ge) 月。補貼對象自首次補貼申請之日起每滿3個(ge) 月提出補貼申請。補貼每3月發放一次,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補貼申請之日起8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

  3.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按規定公示補貼對象、補貼項目、補貼金額等,公示期為(wei) 5個(ge) 工作日。公示有異議的,經過調查不符合補貼條件的,不予補貼並告知申請人;公示無異議的,或有異議但經過調查異議不成立的,進入支付環節。

  4.補貼期限內(nei) 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終止發放補貼:

  1)初創企業(ye) 已經停業(ye) 、注銷、吊銷的(組織機構代碼證無效);

  2)自主創業(ye) 人員不再是初創企業(ye) 出資人;

  3)自主創業(ye) 人員改由其他用人單位或以個(ge) 人身份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的。

  (4)創業(ye) 帶動就業(ye) 補貼。

  補貼條件:1.自主創業(ye) 人員創辦初創企業(ye) 吸納勞動者就業(ye) ,並按規定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

  2.初創企業(ye) 為(wei) 招用人員連續正常繳納6個(ge) 月以上社會(hui) 保險費的,且招用人員當前參保狀態正常。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自主創業(ye) 人員。

  補貼標準:招用3人以下的按每人2000元給予補貼;招用4人以上的每增加1人給予3000元補貼,總額最高不超過3萬(wan) 元。不同初創企業(ye) 吸納同一勞動者就業(ye) 的不能再次申領補貼。

  申請程序:1.補貼對象應在完成創業(ye) 實體(ti) 商事登記或其他法定登記手續及社會(hui) 保險登記後,向初創企業(ye) 注冊(ce) 地所在區或街道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申請自主創業(ye) 人員身份核實。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4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

  2.補貼對象在其初創企業(ye) 登記注冊(ce) 之日起3年內(nei) 提出首次補貼申請,最後一次申請時間不得超過登記注冊(ce) 之日起4年。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補貼申請之日起8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

  3.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按規定公示補貼對象、補貼項目、補貼金額等,公示期為(wei) 5個(ge) 工作日。公示有異議的,經過調查不符合補貼條件的,不予補貼並告知申請人;公示無異議的,或有異議但經過調查異議不成立的,進入支付環節。

  4.補貼按年度申報,首次申報以實際吸納人數申報,後續年度申報按已淨增加人數申報。

  (5)創業(ye) 孵化補貼。

  補貼條件:1.區級以上人力資源部門認定的創業(ye) 孵化基地為(wei) 以下創業(ye) 者提供1年以上的創業(ye) 孵化服務並孵化成功(入孵團隊在孵化期內(nei) 登記注冊(ce) ),且協助創業(ye) 者完成自主創業(ye) 人員身份核實:

  1)本市普通高校、職業(ye) 學校、技工院校在校學生;

  2)畢業(ye) 5年內(nei) 的高校畢業(ye) 生;

  3)畢業(ye) 5年內(nei) 留學回國人員;

  4)法定勞動年齡內(nei) 港澳台居民;

  5)具有本市戶籍的登記失業(ye) 人員、複員轉業(ye) 退役軍(jun) 人、隨軍(jun) 家屬、殘疾人。

  2.入孵創業(ye) 實體(ti) 的營業(ye) 執照地址在基地地址範圍內(nei) ,申請時未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3.同一創業(ye) 者有多家創業(ye) 實體(ti) 入駐創業(ye) 孵化基地的,隻有一家企業(ye) 符合補貼條件。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創業(ye) 孵化基地運營主體(ti) 或主辦單位。

  補貼標準:按每年每戶3000元標準給予補貼。

  補貼期限:從(cong) 登記注冊(ce) 之日起算,最長不超過2年。

  申請程序:1.補貼對象應於(yu) 孵化滿1年後的6個(ge) 月內(nei) 向孵化基地所在注冊(ce) 區或街道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提出補貼申請。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自收到補貼申請之日起8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審核。

  2.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按規定公示補貼對象、補貼項目、補貼金額等,公示期為(wei) 5個(ge) 工作日。公示有異議的,經過調查不符合補貼條件的,不予補貼並告知申請人;公示無異議的,或有異議但經過調查異議不成立的,進入支付環節。

名詞解釋

  1.初創企業(ye) :指在本市登記注冊(ce) 3年內(nei) 的未享受過創業(ye) 扶持補貼的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社會(hui) 組織。

  2.自主創業(ye) 人員:指未享受過創業(ye) 扶持補貼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創業(ye) 者:

本市普通高校、職業(ye) 學校、技工院校在校學生;

畢業(ye) 5年內(nei) 的高校畢業(ye) 生;

畢業(ye) 5年內(nei) 留學回國人員;

法定勞動年齡內(nei) 港澳台居民;

具有本市戶籍的登記失業(ye) 人員、複員轉業(ye) 退役軍(jun) 人、隨軍(jun) 家屬、殘疾人。

  3.小微企業(ye) 、中小微企業(ye) :指按《關(guan) 於(yu) 印發中小企業(ye) 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ye) 〔2011〕300號)、《關(guan) 於(yu) 印發〈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ye) 劃分辦法(2017)〉的通知》(國統字〔2017〕213號)、《關(guan) 於(yu) 執行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第1號修改單的通知》(國統字〔2019〕66號)等文件規定被劃為(wei) 相應類型,且在本市登記注冊(ce) 的企業(ye) 。國家和省出台新的規定,或行業(ye) 主管部門出台具體(ti) 劃型規定的,按相關(guan) 規定進行劃型。實際操作中,可結合市場監管部門的小微企業(ye) 名錄庫、工信部門的“中小企業(ye) 規模類型自測小程序”等途徑進行判斷。

  4.高校畢業(ye) 生:指普通高等學校畢業(ye) 生。包括普通高等學校的全日製本專(zhuan) 科畢業(ye) 生,以及全日製和非全日製碩士、博士畢業(ye) 生。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ye) 教育類畢業(ye) 生,獲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學曆學位認證的國(境)外高校畢業(ye) 生,參照普通高等學校畢業(ye) 生享受本清單有關(guan) 扶持政策。“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的界定,可參照本條解釋。

  5.畢業(ye) N年內(nei) :指畢業(ye) 學年以及以畢業(ye) 證落款日期為(wei) 基準,起算N年的特定時間段。


政策直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