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盟綠色轉型政策的推動下,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逆勢增長,為(wei) 中國品牌電動車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分析認為(wei) ,雖然中國電動乘用車在歐洲市場仍處於(yu) 追趕者的位置,但隨著中國車企海外布局進一步深入,中國電動車有望在歐洲市場保持持續增長態勢。
德國專(zhuan) 業(ye) 汽車機構施密特汽車研究公司近期發布的《歐洲電動車市場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電動乘用車製造商品牌在歐洲18個(ge) 主要汽車市場總銷量達到23836輛,與(yu) 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超過13倍,市場份額達到3.3%,顯示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正迎來快速發展期。
現狀——
銷售增長勢頭迅猛,市場認可度不斷提高
近期,上汽大通MAXUS旗下電動車EV80成功摘得英國2020年汽車運輸獎中的年度清潔寬體(ti) 輕型客車獎,成為(wei) 第一個(ge) 贏得該獎項的中國電動車品牌。英國汽車運輸獎創辦至今已有35年曆史,是衡量汽車製造商、運營商以及行業(ye) 變革者市場貢獻的重要標杆。
上汽大通海外事業(ye) 部總經理楊峻嶺表示,截至2020年,上汽大通MAXUS已進入英國、挪威、愛爾蘭(lan) 、西班牙、荷蘭(lan) 等多個(ge) 歐洲國家市場。
克裏斯汀·貝格是挪威當地一家汽車租賃公司的負責人。貝格表示:“我從(cong) 2014年開始購買(mai) 電動車。上汽大通的產(chan) 品在性價(jia) 比方麵表現出色,而且在功能性、智能化等方麵也具有很強競爭(zheng) 力。”她認為(wei) ,挪威當地民眾(zhong) 了解中國是電動車以及電動車電池領域的全球領先者,對中國品牌的接受度很高,公司已經購買(mai) 約30輛EV30輕客用於(yu) 出租。
近年來,中國各主要電動車生產(chan) 商加大海外市場開拓力度,歐洲是重要目標市場。新能源車品牌愛馳是第一家獲得歐盟整車認證的中國品牌。去年初,愛馳在歐洲正式發布旗下新款電動車U5,目前已成功進入法國、德國、荷蘭(lan) 等多個(ge) 重要市場。中國電動車初創公司小鵬汽車,也在今年初正式宣布進入歐洲市場,並計劃在未來短時間內(nei) 推出多款新型電動車。此外,比亞(ya) 迪、吉利、蔚來等中國汽車品牌都將深耕歐洲市場作為(wei) 下一步業(ye) 務發展重點。
德國汽車管理中心負責人斯蒂芬·布雷澤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品牌在電動車領域非常有競爭(zheng) 力,這不僅(jin) 體(ti) 現在價(jia) 格上,還體(ti) 現在創新及整車工藝等各個(ge) 方麵。“中國在電動車領域的發展勢頭迅猛。可以預期,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電動車獲得歐洲市場認可。”
潛力——
當地利好政策驅動,中企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明顯
根據歐盟委員會(hui) 近期推出的《可持續與(yu) 智能交通戰略》,2030年前,歐盟範圍內(nei) 零排放汽車保有量將至少達到3000萬(wan) 輛。受歐盟日趨嚴(yan) 格的排放標準限製以及成員國不斷擴大的鼓勵政策影響,2020年歐盟新能源汽車銷量逆勢上揚。據統計,2020年歐洲電動車及插電混動車的新車銷量增加45%,達到125萬(wan) 輛,市場占有率接近10%。
歐洲新能源車市場的增長為(wei) 中國品牌電動車提供了良好機遇。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付強表示,在各項利好政策驅動下,隨著歐洲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穩步推進,以及民眾(zhong) 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歐洲電動車市場將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與(yu) 此同時,歐洲本土企業(ye) 目前存在的電動車車型儲(chu) 備不足、價(jia) 位區間兩(liang) 極分化等現象,也為(wei) 中國電動車品牌的進入創造了條件。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工業(ye) 資源與(yu) 環境研究室副主任李鵬飛認為(wei) ,電動汽車作為(wei) 一種新型耐用消費品,其研發、製造及服務,既要遵循傳(chuan) 統汽車工業(ye) 的邏輯,也要遵循消費電子產(chan) 業(ye) 的邏輯。“中國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產(chan) 品生產(chan) 國、出口國和消費國,擁有全球最豐(feng) 富的消費電子產(chan) 品門類,產(chan) 業(ye) 配套、技術應用和產(chan) 業(ye) 服務能力全球領先。這是支撐中國企業(ye) 通過強化電動車的消費電子產(chan) 品功能,贏得市場競爭(zheng) 的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所在。”
施密特汽車研究公司負責人瑪蒂爾斯·施密特表示,歐洲傳(chuan) 統汽車企業(ye) 轉向電動汽車的步伐相對謹慎,再加上歐洲各國政府采取的大規模刺激計劃,未來五年可能是中國電動車品牌在歐洲市場的活躍期。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汽車市場分析師伊安·弗萊切則指出,隨著歐盟新的減排目標實施,當地傳(chuan) 統汽車廠商將漸漸全麵轉向電動車生產(chan) 和銷售,中國電動車廠商可能麵臨(lin) 更大競爭(zheng) 壓力。
挑戰——
服務質量急需提升,技術創新仍待加強
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迎來快速發展的同時,仍麵臨(lin) 不小挑戰,特別是與(yu) 歐美主要汽車生產(chan) 商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據統計,2020年西歐主要汽車市場電動車銷量最大的三個(ge) 品牌分別為(wei) 大眾(zhong) 、雷諾日產(chan) 以及特斯拉,銷量均接近或超過10萬(wan) 輛。
施密特表示,與(yu) 熟悉歐洲市場的當地傳(chuan) 統汽車製造商相比,中國電動車企業(ye) 首先需要跨過的就是標準門檻。相比於(yu) 全球其他地區,歐洲市場有著更為(wei) 嚴(yan) 苛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監管標準。下一階段,歐盟還將不斷推出更嚴(yan) 格的行業(ye) 標準,包括針對電動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和電池循環利用率等重要標準進行立法,這將對包括中國品牌在內(nei) 的外國企業(ye) 帶來新的挑戰。
布雷澤爾認為(wei) ,市場認知也是當前中國品牌進入歐洲市場的重要障礙。“歐洲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更高,這就要求中國企業(ye) 在準確把握市場需求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提升服務等方式,提高品牌信任感和認可度。”
據了解,為(wei) 在歐洲市場進一步站穩腳跟,包括上汽大通、愛馳在內(nei) 的中國車企都在積極完善售後服務網絡,尋求與(yu) 當地需求實現更好對接。李鵬飛表示,當前,中國品牌電動車在歐洲市場還處在“試水”階段,要想徹底打開歐洲市場,麵臨(lin) 的最大挑戰是能否在電動車的關(guan) 鍵技術創新和產(chan) 業(ye) 化上持續取得突破。“在持續創新的基礎上,與(yu) 歐洲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生態圈共同發展,是中國電動車企業(ye) 在歐洲市場成功的關(guan) 鍵。”
施密特建議,在進入歐洲市場的初期,中國電動車企業(ye) 可考慮在自主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合資及並購等方式,尋求同歐洲當地生產(chan) 商更密切的合作,比如推動供應鏈本地化以及共用生產(chan) 線等。這樣不僅(jin) 可以更好地適應當地政策法規和行業(ye) 標準,還能夠獲得服務網絡建設等方麵的便利及優(you) 勢,並推出與(yu) 當地用戶需求更為(wei) 契合的車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