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閱讀 | 訂閱
市場研究

3D打印技術應用的未來:製造即服務

來源:3D打印智造網2018-11-26 我要評論(0 )   

在近期德國Formnext 2018展會(hui) 上,各大國際3D打印設備和材料巨頭,陸續發布了針對3D打印批量化生產(chan) 的支持策略,正式實施上市大多

在近期德國Formnext 2018展會上,各大國際3D打印設備和材料巨頭,陸續發布了針對3D打印批量化生產的支持策略,正式實施上市大多集中在2019-2020年,這代表了3D打印技術應用的轉型趨勢,值此節點,我們共同探討下3D打印服務商更長遠的方向與策略:



1、產業競合。3D打印服務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兩個特征:一、全球化 二、產業鏈合作。利用互聯網等技術,加上高效物流體係,3D打印服務可以7*24小時無地域化進行;同時3D打印服務真正的競爭對手是傳統製造生態,而非另一家3D打印服務商,其背後又是由3D打印設備、材料、軟件等構成的新型產業鏈生態,那麽問題來了,你真的找對了目標和競爭對手了嗎?還是應該共同促進產業生態繁榮?3D打印智造網作為3D打印服務定製交易平台,我想它對標的不是行業內任何一家企業,而應該是服務於生態企業,共同競爭的是富士康這種傳統的大規模製造工廠,發揮大規模協同個性化製造的優勢。

2、服務戰略。3D打印作為增材製造技術,既縮短了傳統製造產業鏈條,也可讓消費者直接麵向製造,這是典型的數字製造,即未來數字經濟最重要的一部分。那麽當新的製造生態和消費生態融合一起的時候,製造的本質也由原來的工具變成了服務。所以3D打印服務的to B最終會成為to C,你為此應該做些什麽嗎?

3、資本訴求。3D打印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資本,資本在下一波浪潮中也必然青睞於3D打印行業,那麽現在是資本最好的進入節點麽?答案是肯定的。首先3D打印應用正處在從打樣到批量生產的關鍵轉折點,這是產業爆發的前奏;另外目前國內上千家3D打印企業估值都還比較低,又總能挖掘出一些有價值和潛力的標的出來;再者智能製造是國家戰略,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但也請資本進入的時候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耐心,畢竟這個產業鏈非常長,最終隻有價值投資可以取勝。

4、政策紅利。2015年中國提出未來十年的製造轉型升級戰略,即主要運用3D打印、機器人、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升級傳統的製造業,從目前來看,國家的支持政策會越來越大,加上中美貿易戰,美國對中國實施的核心技術封鎖,我們也必須大力發展獨立的自主專利技術,完善新製造的產業鏈條。這對3D打印行業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利好,我們要堅定信心,抓住這個機遇。

以上是筆者現階段對3D打印服務走向的一些判斷,歡迎留言探討、批評指正。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ye) 規範,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hui) 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wei) 我們(men) 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hui) 經我們(men) 編輯修改或補充。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