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軌道交通新聞

中國零部件產業形成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勢頭

激光製造商情 來源:慧聰汽車配件網2011-01-29 我要評論(0 )   

2010 年 1 ~ 6 月,納入統計範圍的 55 家國內(nei) 汽車發動機企業(ye) ,累計生產(chan) 發動機 837.46 萬(wan) 台,與(yu) 2009 年同期相比增長 49.20% 。車用柴油機方麵, 2010 年前 6 個(ge) 月,納...

 

201016月,納入統計範圍的55家國內(nei) 汽車發動機企業(ye) ,累計生產(chan) 發動機837.46萬(wan) 台,與(yu) 2009年同期相比增長49.20%。車用柴油機方麵,2010年前6個(ge) 月,納入統計的24家柴油機企業(ye) 完成201.51萬(wan) 台產(chan) 量,與(yu) 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35.21%。車用汽油機方麵,納入統計的41家汽油機企業(ye) 完成635.56萬(wan) 台產(chan) 量,與(yu) 上年同期相比增長54.28%

從(cong) 區域來看,中國汽車零部件集群特征較為(wei) 明顯,其中比較大的幾個(ge) 汽車零部件區域為(wei) :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和東(dong) 北地區。其中長三角地區主要依托上海大眾(zhong) 、上海通用、奇瑞汽車、江蘇亞(ya) 星、南京金陵客車、南京菲亞(ya) 特等整車製造廠;珠三角地區主要依托廣州本田、廣州風神兩(liang) 大整車廠;東(dong) 北地區主要依托一汽集團,這三個(ge) 區域2009年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行業(ye) 工業(ye) 總產(chan) 值共占全國總產(chan) 值的54.3%

近年來,隨著我國整車銷量不斷擴大,零部件產(chan) 業(ye) 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勢頭,但與(yu) 國際零部件業(ye) 水平相比差距還很明顯,內(nei) 資零部件企業(ye) 的發展仍遠遠落後於(yu) 有外資背景的企業(ye) 。國內(nei) 的零部件行業(ye) 基本被外資掌控。

從(cong) 行業(ye) 規模情況看,在我國外商控股的汽車零部件商占整個(ge) 行業(ye) 總資產(chan) 的近35%,僅(jin) 次於(yu) 國內(nei) 的民營企業(ye) 規模。有外資背景的企業(ye) 在行業(ye) 總資產(chan) 中占到了40%以上的比例。#p#分頁標題#e#

從(cong) 產(chan) 品領域看,內(nei) 資零部件企業(ye) 生產(chan) 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和高能耗的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上,贏利能力明顯不足。在70%的普通零部件產(chan) 品中,本土企業(ye) 占據了70%以上的份額,部分產(chan) 品幾乎被本土供應商獨占。如車身零部件、變速箱零部件、製動泵助力器、GPS、刹車片等產(chan) 品。而外資企業(ye) 幾乎壟斷了國內(nei) 的關(guan) 鍵技術市場,在我國汽車電噴係統、發動機管理係統、ABS和安全氣囊等核心零部件的產(chan) 量中,外資企業(ye) 所占的比例分別為(wei) 100%100%91%69%,在三元催化器、自動天窗、空調係統、汽車坐椅總成、電動玻璃升降器、照明係統、自動變速箱、高壓燃料泵等係統和部件方麵,外資企業(ye) 占據70%以上的市場份額,進口自動變速器在國內(nei) 市場上的份額也高達78%

從(cong) 配套份額看,外資或合資企業(ye) 不僅(jin) 掌握著部分關(guan) 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還壟斷了為(wei) 整車廠,特別是合資企業(ye) 提供配套零部件的市場。盡管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對外資品牌整車國產(chan) 的國產(chan) 化率設定了標準,但由於(yu) 外資在國內(nei) 的總成零部件和高端產(chan) 品等核心部件領域占據壟斷地位,外資在爭(zheng) 取為(wei) 國內(nei) 主機廠配套方麵也明顯占了上風。在我國合資整車企業(ye) 中,美係車近95%采購外資、合資企業(ye) 的零部件;德係和日係車企88.9%89.5%的零部件采購自外資和合資企業(ye) ;自主品牌整車企業(ye) 50%左右的零部件采購於(yu) 外資、合資零部件企業(ye) 。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