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沒聽說過3D打印,那你就“out”了,因為(wei) 它已經悄然成為(wei) 全球最熱門的科技名詞,而國內(nei) 3D打印技術已能打印出無人駕駛小型飛機、文物、小零件、食物、自行車、小建築等。昨天,第七屆亞(ya) 洲國際激光應用技術論壇28日在深圳開幕,全國各地激光技術,特別是3D打印領域的專(zhuan) 家和企業(ye) 齊聚深圳,以國民經濟支柱行業(ye) 的激光應用為(wei) 主線,重點圍繞國內(nei) 激光應用需求,深入分析激光產(chan) 業(ye) 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推動激光應用技術的發展。
深圳激光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全國35%
激光技術比較抽象,但是它已經成為(wei) 我們(men)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據介紹,蘋果手機80%的製造技術與(yu) 激光有關(guan) ,奔馳、寶馬、F16戰鬥機、天宮一號等大型裝備都離不開激光技術。因此,有業(ye) 內(nei) 人士將激光、核聚變、集成電路、計算機並稱為(wei) 上世紀四大核心技術發現。
據悉,深圳激光產(chan) 業(ye) 從(cong) 一片空白到形成產(chan) 業(ye) 帶,從(cong) 毫無產(chan) 業(ye) 概念到成長了大批的從(cong) 業(ye) 人員,已經走過了不平凡的30年。目前,深圳已經成為(wei) 繼武漢之後國內(nei) 第二的激光產(chan) 業(ye) 聚集地,有200多家激光企業(ye) ,產(chan) 業(ye) 規模達100億(yi) 元,約占全國35%。
深圳的激光企業(ye) 主要集中在南山、寶安、龍崗三個(ge) 區,包括大族激光、光韻達、聯贏激光、光大激光、木森科技、創鑫激光、瑞豐(feng) 恒、奧瑞那等一批激光企業(ye) ,其中大族激光、光韻達屬於(yu) 上市企業(ye) (武漢激光上市企業(ye) 也僅(jin) 有兩(liang) 家)。大族激光去年的業(ye) 績高達43億(yi) 元,為(wei) 亞(ya) 洲產(chan) 值規模最大、全球第二的激光企業(ye) ,占深圳激光產(chan) 業(ye) 的40%多。
不過,令人尷尬的是,激光技術雖然已經發展了30多年,但是成果轉化為(wei) 商品的能力差,許多有市場前景的成果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發展3D打印產(chan) 業(ye) 成為(wei) 焦點
記者獲悉,此次論壇共包括超快激光技術與(yu) 微細加工解決(jue) 方案研討會(hui) 、大功率CO2激光技術與(yu) 鈑金解決(jue) 方案研討會(hui) 、光纖激光技術與(yu) 工業(ye) 解決(jue) 方案研討會(hui) 、半導體(ti) 激光技術與(yu) 製造解決(jue) 方案研討會(hui) 、中國3D打印(增材製造)技術應用論壇五個(ge) 方麵。而此次論壇上最受關(guan) 注的則是3D打印技術。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國內(nei) 的3D打印由清華大學的顏永年教授引入我國研發雖有20餘(yu) 年,但是由於(yu) 相關(guan) 部門重視不夠,政府財政支持不足,基本沒有推進3D打印技術的研發工作。直到去年12月14日,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增材製造技術國際論壇上透露,中國將提速3D打印技術的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並將組織研究製定3D打印技術路線圖、中長期發展戰略,推動完善3D打印技術規範和標準製定,研究製定3D打印產(chan) 業(ye) 發展的專(zhuan) 項財稅政策,這標誌著3D打印正式納入中國工業(ye) 主管部門的視野。
目前,國內(nei) 3D打印主要有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在他們(men) 的引領下,中國3D打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少3D打印聯盟相繼成立,3D打印企業(ye) 也層出不窮,3D打印也能打印出無人駕駛小型飛機、文物、小零件、食物、自行車、小建築等,令人耳目一新。
不過,在技術應用、市場推廣上還很不理想。事實上,就3D打印的理論研究而言,目前中國與(yu) 國際水平相差不遠,但將整個(ge) 產(chan) 業(ye) 所涉及的材料、機械、數控、軟件等領域集成起來做出一個(ge) 商品時,差距還是很大。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