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和數據表明,動力電池企業(ye) 不斷遭遇危機,碳酸鋰等動力電池原材料價(jia) 格也在節節下挫。不過業(ye) 內(nei) 人士對於(yu) 上遊原料產(chan) 能擴張是否過快存在爭(zheng) 議。
近期,有不少地方政府發布相關(guan) 規劃,明確將發展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產(chan) 業(ye) 鏈作為(wei) 地方轉型升級的突破點。擁有大量鋰雲(yun) 母資源的江西宜春市近日出台了《江西省宜春市鋰電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將建成鋰電企業(ye) 總部辦公中心、鋰電新能源產(chan) 業(ye) 人才服務中心、國家鋰電研發監督檢驗中心“三個(ge) 中心”,形成“一路兩(liang) 翼”(以宜春經開區和袁州區為(wei) 核心的鋰電高端製造基地,以奉新、高安、宜豐(feng) 、萬(wan) 載等為(wei) 輻射中心的產(chan) 業(ye) 配套基地)格局,力爭(zheng) 主營業(ye) 務收入突破1000億(yi) 元。
擁有豐(feng) 富鹽湖資源的青海省近年來也加大了鋰資源產(chan) 業(ye) 鏈投資力度,初步形成從(cong) 上遊碳酸鋰到電芯的產(chan) 業(ye) 基礎,逐步形成了一條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全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規劃明確提出,青海要建設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千億(yi) 元鋰電產(chan) 業(ye) 基地。
廣東(dong) 江門市日前也發布了《推進新能源電池產(chan) 業(ye) 發展工作方案》,明確未來將打造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區域新能源電池產(chan) 業(ye) 基地,到2020年產(chan) 值要超過300億(yi) 元,到2025年產(chan) 值超過800億(yi) 元。
一家中小動力電池企業(ye) 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受融資成本高、利潤縮減等因素影響,企業(ye) 日子並不好過。
公開資料顯示,一些大型的電池企業(ye) 處境同樣堪憂。猛獅科技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子公司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被銀行強行劃轉募集資金6295萬(wan) 元以及無法按期歸還募集資金等內(nei) 容。存在異動情況的募資賬戶資金原擬用於(yu) 福建猛獅“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鋰離子電池生產(chan) 項目”,資金被劃轉及賬戶被凍結,對該項目的正常建設產(chan) 生一定的影響。
動力電池行業(ye) 人士對記者表示,由於(yu) 補貼退坡、電池係統價(jia) 格下降、同質競爭(zheng) 激烈等原因,近兩(liang) 年將是動力電池行業(ye) 的洗牌年,預計下半年還將有公司遭遇困難。
上海有色網鈷鋰行業(ye) 分析師洪璐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動力電池上遊原料碳酸鋰價(jia) 格依舊下跌,而新增供應使得市場供應競爭(zheng) 激烈,為(wei) 爭(zheng) 奪客戶打起了價(jia) 格戰。除龍頭大廠報價(jia) 堅挺在10萬(wan) 元/噸以上,其餘(yu) 廠家報價(jia) 紛紛下探跌破10萬(wan) 元/噸關(guan) 口,預計年內(nei) 或破8萬(wan) 元/噸關(guan) 口。隨著上遊提取、冶煉產(chan) 能進一步釋放,碳酸鋰價(jia) 格還有進一步下行的可能。
她認為(wei) ,目前鹽湖提鋰以工業(ye) 級碳酸鋰為(wei) 主,尚未聽說有下遊企業(ye) 直接使用鹽湖提取的電池級碳酸鋰案例。鋰雲(yun) 母提鋰成本則偏高。部分地方打造新能源電池全產(chan) 業(ye) 鏈,需要綜合考慮下遊需求以及當地資源稟賦等因素。
安泰科分析師羅寧川認為(wei) ,今年上遊碳酸鋰價(jia) 格回落主要受下遊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電池企業(ye) 調整產(chan) 線等因素影響,需求端出現了下降。實際上,碳酸鋰新產(chan) 能釋放並不快,隻有1萬(wan) 噸左右。另有一些規劃產(chan) 能距離真正的達產(chan) 還有一定的時間,而且隨著碳酸鋰價(jia) 格下跌,已有項目叫停。(記者 王文嫣)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