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在全球各領域突飛猛進,據Gartner報道,醫療應用已是3D打印最重要的發展方向。據媒體(ti) 報道3D打印在我國多家醫院進入臨(lin) 床應用階段,西安交大一附院已為(wei) 4位患者植入了3D打印的生物材料“顱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也宣布,至15年6月已經為(wei) 40多名患者植入3D打印““骨骼”
廣西平南縣第二人民醫院
作為(wei) 時下國內(nei) 最熱門的科技概念之一,大家普遍理解的這些技術應該還在試驗室或某些尖端醫院,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國內(nei) 3D打印龍頭—珠海西通已經將3D打印成功應用到廣西的一家縣級醫院。
日前,廣西平南縣第二人民醫院骨科和珠海西通屬下的西通上海三維醫療事業(ye) 部合作—成功將三維技術應用於(yu) 臨(lin) 床治療。
醫院骨科脊柱關(guan) 節外科主任蒙德介紹--目前西通3D打印在該醫院主要被用於(yu) 製作臨(lin) 床手術醫療模型,術前將體(ti) 內(nei) 病變的骨骼或器官打印出來,供醫生和患者溝通已及製定手術方案。多年從(cong) 事骨科手術年的蒙德認為(wei) :“3D打印特別適合骨科,我們(men) 使用了西通的三維醫療方案為(wei) 我節省了70% 的手術工作量,原來預計8 個(ge) 小時的手束,現在2 個(ge) 多小時就能完成。”
蒙德主任有十多年的臨(lin) 床經驗,做了大量的外科手術,才成為(wei) 一名合格的外科手術醫生。但是3D打印技術正在改變他的手術方式,“3D打印技術就是利用計算機的技術來重建一個(ge) 物體(ti) 或者病人的圖像,然後把它輸入到計算機裏頭,這樣就這樣可以打印出來我們(men) 手術當中所需要的各種的定位裝置,固定裝置,甚至是我們(men) 做植骨用的一些模板都可以”。
蒙德介紹,在未來的植骨手術當中,頭顱模型、定位導板、以及固定骨頭的金屬鈦板,都是通過3D打印機來製作完成。
著名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預測,3D打印技術在醫療行業(ye) 將被迅速采用,預測2025年市場規模達到19億(yi) 美元,折合人民幣超百億(yi) 。正是在這背景下西通於(yu) 今年初在上海和台灣科技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合作成立了西通上海三維醫療事業(ye) 部。
西通公關(guan) 部經理賀思怡介紹,事業(ye) 部主要是向醫療機構提供谘詢服務包括:醫療3D圖像處理,虛擬手術規劃開發,個(ge) 性化手術設計,3D打印手術導板製作等,賀思怡還提到“目走入臨(lin) 床的打印骨骼和手術中使用的定位導板,還隻是3D打印的初級產(chan) 品,未來,打印人體(ti) 組織和器官也將成為(wei) 可能“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