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下午,市第九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接過莞工贈送的100套3D打印護目鏡。
記者了解到,這批應急全封閉護目鏡,是由東(dong) 莞理工學院3D打印與(yu) 智能製造研究中心研製。作為(wei) 盧秉恒院士團隊的骨幹成員,陳盛貴老師與(yu) 團隊中的幾位成員臨(lin) 時組建研發小組,在很短時間內(nei) ,在線辦公進行設計研發、購買(mai) 配件、加工組裝,製作了這批護目鏡。
科研“夫妻檔”著手研發工作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大,東(dong) 莞市醫用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緊缺,一線醫務人員生命健康受到嚴(yan) 重威脅。“看到一線人員冒著這麽(me) 大的風險值守崗位,我們(men) 從(cong) 事科研的人也希望能為(wei) 阻擊疫情出一份力。” 陳盛貴說。
陳盛貴的愛人李楠是教育學院(師範學院)的老師,當得知丈夫希望製作一批護目鏡支援防疫一線時,她想起自己2019年參與(yu) 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專(zhuan) 項”裏的一個(ge) 研究內(nei) 容“滑雪運動個(ge) 性化定製專(zhuan) 用護目鏡”,她認為(wei) 該項目前期的研究基礎很適合運用在應急護目鏡的設計上。於(yu) 是夫妻二人一拍即合,馬上與(yu) 團隊成員著手研發工作。
受疫情影響,分隔各地的小組成員平時隻能通過線上溝通交流。經過近兩(liang) 天的徹夜討論與(yu) 設計,第一、二版的護目鏡設計方案在2月13日問世。“設計方案出來後,我們(men) 迅速聯係平時合作的3D打印企業(ye) ,結合方案進行試驗,論證可行性。”陳盛貴介紹說。
300套護目鏡捐獻定點醫院
經過多次實驗論證後,團隊決(jue) 定使用光敏樹脂作為(wei) 鏡框的打印材料。團隊成員宮士威作為(wei) 主設計師,負責護目鏡的鏡框設計工作。“第一批護目鏡經過多人試戴體(ti) 驗,整體(ti) 反饋效果不錯。”宮士威說,“鏡框可以打印,但鏡片、柔性帶、過濾棉等配件隻能通過采購方式得到。”但受疫情影響,大部分生產(chan) 配件的工廠企業(ye) 還處於(yu) 停工狀態。對接企業(ye) 的團隊成員李昕主動聯係企業(ye) 並很快獲得支持,“有些企業(ye) 得知我們(men) 的用意後,主動幫我們(men) 聯係那些已經複工的工廠購買(mai) 配件。”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團隊終於(yu) 找齊合適的配件供貨源。
2月14日下午,小組成員將第一批共30套護目鏡送到學校的一線安保人員手上。
2月15日晚上,第二批護目鏡通過快遞送到各個(ge) 捐贈點。這批約300套的護目鏡將捐獻給廣東(dong) 、陝西、河南、湖北一線的定點收治醫院、部隊軍(jun) 工廠,以及其他單位防疫一線人員。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