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帶動就業,創新助力強省。圍繞目標,省總工會連續兩年舉辦“工友杯”職工創業創新大賽,吸引2萬餘職工參與,6500多個項目角逐,撬動投融資過億元,在廣大職工群眾中掀起了創業創新熱潮,打造了工會服務職工工作新品牌。本報今起聚焦“工友杯”大賽中湧現出的優秀職工創業創新項目,挖掘職工雙創熱潮背後的故事。
材料種類少,性能不穩定,嚴重製約3D打印技術發展和應用。武鋼有限技術中心研發團隊以矽鋼邊角餘料、廢鑄坯等冶金固廢為原料,通過真空霧化製備出一係列用於3D打印的鐵矽粉,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鋼鐵企業冶金固廢再利用開創新路。
12月10日,省總工會第二屆“工友杯”職工創業創新大賽頒獎現場,該項目斬獲“十佳創新獎”。
“以前武鋼的廢板坯、鑄坯賣的是白菜價,而它變成3D打印用金屬粉後,它的價值可提高10倍,實現點‘廢’成金。”項目負責人之一陳俊孚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用鐵矽粉作原材料,可解決3D打印行業中異形材料不易生產、製造、加工等問題,通過粉末一次成型,可降低成本,並提高工藝適用性和廣泛性。
矽鋼是武鋼獨有的鋼種,以矽含量高著名。多年來,廢棄的矽鋼通常會作為下一爐生產原料再煉製,實現場內循環。
“在轉爐環境中,矽元素直接通過氧化變成鋼渣,這是一種極大的浪費。”陳俊孚介紹,每年武鋼會產生大量矽鋼廢渣,如何將廢鋼中寶貴的矽元素保留下來,是他們團隊致力研究的課題。
挖掘矽的經濟價值,研發符合武鋼特色的產品。抱著這樣的初衷,2016年,這一創新項目啟動。
隨著3D打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陳俊孚注意到,用於3D打印的軟磁材料鐵矽粉,完全可以從矽鋼廢鋼中提煉出來。經過一係列科學調研和實驗,陳俊孚團隊采用真空霧化工藝,在非氧化條件下,將矽鋼廢鋼運用技術處理成鐵矽粉。
“同樣的材料,國際價格比我們貴30%。”陳俊孚說,該技術一麵世,就打破了國外進口產品的壟斷,實現了鐵矽粉的國產化。目前,該技術獲得多項國家專利,產品已廣泛應用於3D打印。團隊還與華科三維、中科院寧波材料研究所、深圳晶特製造等企業合作,實現產學研結合。
“工友杯”大賽評委們一致認為,該項目不但為鋼鐵企業的冶金固廢再利用開創一條新的路徑,同時也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提供了新思路,更響應了鋼鐵行業低能耗、高環保、綠色化的號召。
除了該創新項目,武鋼集團大數據公司的“武鋼大數據產業園”項目,也斬獲本屆工友杯“十佳創業獎”。滿滿收獲背後,得益於武鋼集團工會搭建“夢創工社”平台,服務職工創業,促進企業轉型,引領職工開展價值創造和創新行動。
“公司投入1000萬元設立補貼性扶持資金,每年用其收益與工會經費一起,近100萬元用於為創業項目和員工提供創業補貼、專項獎勵,開展創業服務活動等。”武鋼工會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武鋼先後經曆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寶武聯合重組、整合融合聚焦發展等一係列重大改革,為進一步推進員工自主創業,去年9月,在省總工會指導下成立“武鋼夢創工社”,為企業內部創業項目提供孵化平台。截至目前,該平台已孵化員工創業項目44個,服務員工2000餘人次。
材料種類少,性能不穩定,嚴重製約3D打印技術發展和應用。武鋼有限技術中心研發團隊以矽鋼邊角餘料、廢鑄坯等冶金固廢為原料,通過真空霧化製備出一係列用於3D打印的鐵矽粉,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鋼鐵企業冶金固廢再利用開創新路。
12月10日,省總工會第二屆“工友杯”職工創業創新大賽頒獎現場,該項目斬獲“十佳創新獎”。
“以前武鋼的廢板坯、鑄坯賣的是白菜價,而它變成3D打印用金屬粉後,它的價值可提高10倍,實現點‘廢’成金。”項目負責人之一陳俊孚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用鐵矽粉作原材料,可解決3D打印行業中異形材料不易生產、製造、加工等問題,通過粉末一次成型,可降低成本,並提高工藝適用性和廣泛性。
矽鋼是武鋼獨有的鋼種,以矽含量高著名。多年來,廢棄的矽鋼通常會作為下一爐生產原料再煉製,實現場內循環。
“在轉爐環境中,矽元素直接通過氧化變成鋼渣,這是一種極大的浪費。”陳俊孚介紹,每年武鋼會產生大量矽鋼廢渣,如何將廢鋼中寶貴的矽元素保留下來,是他們團隊致力研究的課題。
挖掘矽的經濟價值,研發符合武鋼特色的產品。抱著這樣的初衷,2016年,這一創新項目啟動。
隨著3D打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陳俊孚注意到,用於3D打印的軟磁材料鐵矽粉,完全可以從矽鋼廢鋼中提煉出來。經過一係列科學調研和實驗,陳俊孚團隊采用真空霧化工藝,在非氧化條件下,將矽鋼廢鋼運用技術處理成鐵矽粉。
“同樣的材料,國際價格比我們貴30%。”陳俊孚說,該技術一麵世,就打破了國外進口產品的壟斷,實現了鐵矽粉的國產化。目前,該技術獲得多項國家專利,產品已廣泛應用於3D打印。團隊還與華科三維、中科院寧波材料研究所、深圳晶特製造等企業合作,實現產學研結合。
“工友杯”大賽評委們一致認為,該項目不但為鋼鐵企業的冶金固廢再利用開創一條新的路徑,同時也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提供了新思路,更響應了鋼鐵行業低能耗、高環保、綠色化的號召。
除了該創新項目,武鋼集團大數據公司的“武鋼大數據產業園”項目,也斬獲本屆工友杯“十佳創業獎”。滿滿收獲背後,得益於武鋼集團工會搭建“夢創工社”平台,服務職工創業,促進企業轉型,引領職工開展價值創造和創新行動。
“公司投入1000萬元設立補貼性扶持資金,每年用其收益與工會經費一起,近100萬元用於為創業項目和員工提供創業補貼、專項獎勵,開展創業服務活動等。”武鋼工會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武鋼先後經曆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寶武聯合重組、整合融合聚焦發展等一係列重大改革,為進一步推進員工自主創業,去年9月,在省總工會指導下成立“武鋼夢創工社”,為企業內部創業項目提供孵化平台。截至目前,該平台已孵化員工創業項目44個,服務員工2000餘人次。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