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CS LETTERS》最近發表了英國格拉摩根大學Kang Li,Aiyun Yao等人的文章,報道了基於(yu) 半導體(ti) 激光器模塊和MgO:PPLN晶體(ti) 的綠光激光器。
綠光激光器在激光顯示、光存儲(chu) 、生物光子學等領域均有著廣泛的應用,但目前為(wei) 止綠光激光器仍然不能很方便的生產(chan) 出來。目前有幾種途徑得到綠光激光器。最常見的是利用摻Nd類激光器倍頻得到。此外還有一種方法被稱為(wei) VECSEL(vertical extern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此方法因為(wei) 結合了半導體(ti) 激光器和腔外倍頻方法的便利性,使得綠光激光器更加緊湊和小型化。而文章中提出的方法是直接利用近紅外的半導體(ti) 激光器模塊加上單次通過的倍頻晶體(ti) 組合得到綠光輸出,該方法在成本上更加低廉,且集成程度最高。
實驗裝置圖如下圖所示,半導體(ti) 激光器模塊長度僅(jin) 為(wei) 3.6 mm,其中包括了49個(ge) 窄條發射器,每個(ge) 發射器的光斑大小為(wei) 0.5 m×4 m,兩(liang) 個(ge) 方向的遠場發散角分別為(wei) 7°和22°,發射麵均鍍以1064 nm高透膜,透過率大於(yu) 99.9%以保護半導體(ti) 激光模塊。L1用來校準從(cong) 半導體(ti) 激光模塊的出射光。L2包括了49個(ge) 微型透鏡,每個(ge) 透鏡大小為(wei) 200 m。經過聚焦後1064 nm激光進入MgO:PPLN晶體(ti) 。MgO:PPLN晶體(ti) 大小為(wei) 10 mm×13 mm×0.5 mm,兩(liang) 麵均鍍以532 nm, 1064 nm減反膜,晶體(ti) 周期為(wei) 6.92 m。
圖5 該激光器實驗裝置圖
在工作電流為(wei) 45 A的情況下得到了最大的綠光輸出功率1.31 W,激光中心波長為(wei) 543.7 nm。對光束質量因子M2進行了精確測量,正交兩(liang) 個(ge) 方向分別為(wei) 12.1和2.9。利用此種方法得到的綠光激光器成本低廉,結構極其緊湊,長度僅(jin) 為(wei) 44.5mm。
編譯自:Compact 1.3 W green laser by intracavity frequency doubling of a multi-edge-emitter laser bar using a MgO:PPLN crystal, Optical Letters, Vol.34, No.22, November 15, pp.3472-3474(2009).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