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光電子器件和核心技術缺失是光穀光電子產(chan) 業(ye) 當前的‘軟肋’,但也是機會(hui) 。”在10月20日的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創新商業(ye) 模式峰會(hui) 上、光迅科技總工程師師劉文說。據悉,光穀光電子產(chan) 業(ye) 聯盟20日正式成立,今後聯盟企業(ye) 可借助“盛勢光電通”這一光電信息產(chan) 業(ye) 服務平台,解決(jue) 研發高附加值產(chan) 品時遇到的融資、人才和技術引進難題。
“掌握核心技術的好處顯而易見。”劉文說,國際著名光電子專(zhuan) 家、中科院院士王啟明課題組近年曾在河南扶持了一家民營企業(ye) ,專(zhuan) 門從(cong) 事某芯片的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項目獲得國家863計劃的支持,去年該芯片實現量產(chan) 後,迫使韓國公司的產(chan) 品價(jia) 格從(cong) 200元(人民幣)下降到80多元。
隨著國家“寬帶中國”和4G戰略的實施,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迎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但光穀光電子產(chan) 品低成本、同質化競爭(zheng) 激烈,在高端器件和核心技術方麵與(yu) 國外企業(ye) 仍有巨大差距。”劉文表示,全球高端光電子器件的發展日益向智能化、高集成化發展,設計和製造工藝越來越複雜,光穀企業(ye) “不發力,將來可能被市場拋棄”。
“光穀的光電子產(chan) 品在全國具有較大的影響力,但以信息服務為(wei) 代表的現代服務業(ye) 的缺失,製約了光穀光電信息產(chan) 業(ye) 跳躍式發展。”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微係統中心主任劉勝坦言,行業(ye) 內(nei) 存在資訊不透明、銷售壁壘高、賬期長、回款難、人才難覓等一係列問題,需要一個(ge) 行業(ye) 平台,整合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資源,抱團發展。
在10月20日的峰會(hui) 上,服務於(yu) 光穀光電子企業(ye) 的“盛勢光電通”產(chan) 業(ye) 服務平台正式成立啟用,該平台負責人楊春華介紹,加入平台的光穀企業(ye) 將成為(wei) 光穀光電子產(chan) 業(ye) 聯盟首批成員,企業(ye) 成員可通過平台了解國內(nei) 外科研和產(chan) 業(ye) 進展;同時促進專(zhuan) 業(ye) 化分工,形成優(you) 勢互補。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