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處於(yu) 債(zhai) 務危局的賽維LDK(NYSE:LDK),關(guan) 於(yu) 其國有化進程的傳(chuan) 言塵囂塵上。
7月25日,一位美國上市光伏企業(ye) 的高管對記者透露,目前江西省政府已與(yu) 賽維談判,如若最終談判順利,江西銅業(ye) (21.62,0.05,0.23%)等數家江西省級國有企業(ye) 將共同出資成立股份製企業(ye) ,聯合托管賽維,後者將變身江西省級國企。
作為(wei) 中國光伏業(ye) 的巨擘,賽維曾經創造了無數的輝煌:世界第一大矽片企業(ye) 、世界五大多晶矽企業(ye) 之一、2006年中國新材料產(chan) 業(ye) 最具成長性企業(ye) 、中國企業(ye) 迄今無法超越的在美國最大的一次IPO,賽維董事長彭小峰亦憑此一度躋身新能源首富。
當行業(ye) 步入寒冬期,現金流的不暢、近300億(yi) 的巨債(zhai) 壓身、供應商的逼債(zhai) ,賽維隨即走在破產(chan) 的風口浪尖中。
中國中材集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中國建材集團、保利協鑫等企業(ye) 名字於(yu) 此時在各大媒體(ti) 中相繼湧現,而這些名字無一例外的指向一個(ge) 目的:收購賽維。
7月22日,當彭小峰的一位朋友將該問題拋給他時,彭小峰說:賽維不會(hui) 破產(chan) ,也不會(hui) 賣。
變身江西國企?
政府在賽維中不可能占有股份,所以由上市企業(ye) 出麵更為(wei) 合適
截至2012年3月末,賽維總資產(chan) 337.10億(yi) 元,負債(zhai) 總計293.46億(yi) 元,負債(zhai) 率高達87%,而同時也是賽維連續4個(ge) 季度虧(kui) 損。
“江西銅業(ye) 6月份過來談過,但當時還沒有具體(ti) 結果。”一位接近賽維人士透露,在江西銅業(ye) 之前,河南省平煤神馬集團也曾過來商談入股事宜。
2月份,平煤神馬集團董事長梁鐵山前往賽維考察。3月,河南省國資委主任肖新明隨梁鐵山和平煤神馬集團總經理楊建國再赴賽維考察。
據記者了解,在平煤神馬之後,英利、保利協鑫兩(liang) 大光伏巨頭也曾與(yu) 賽維接洽過,但最終兩(liang) 大巨頭都沒敢接手賽維這一燙手山芋。
前述光伏高管告訴記者,有“中投二號”之稱的國新資產(chan) 管理公司曾到賽維去調研,國電集團旗下的國電科環也曾與(yu) 賽維接觸,“但兩(liang) 家公司最後都沒有與(yu) 賽維牽手”。
弘亞(ya) 世代投資谘詢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文平告訴記者,以賽維如今巨額的債(zhai) 務,央企方麵不敢接手,而由江西出麵,直接將其國有化,應該是比較合適的方式。
事實上,這並不是江西第一次幫助賽維。2010年,江西國際信托以2.19億(yi) 美元認購15%的股權,使得彼時賽維得以渡過財務難關(guan) ;2012年6月底,江西省財政從(cong) “賽維LDK穩定發展基金”劃撥出5億(yi) 元,幫助賽維率先償(chang) 還華融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到期的債(zhai) 務。
“因為(wei) 賽維是美國上市公司,政府在賽維中不可能占有股份,所以由上市企業(ye) 出麵更為(wei) 合適,也不違反規定。”劉文平說。
劉文平認為(wei) ,如若賽維最終被國有化,那麽(me) 最可能采取的是增資擴股方式,“直接收購彭小峰約42%的股權並不能解決(jue) 債(zhai) 務問題”,而采取增資擴股的方式,既解決(jue) 了國企身份難題,也得以順帶將債(zhai) 務問題解決(jue) 。
推動多晶矽上市
國有化之後,債(zhai) 務問題並不能立即解決(jue) ,還需市場的回暖和多晶矽業(ye) 務上市
此次債(zhai) 務危機已不是賽維第一次遇險。2009年第三季度,賽維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高達85.15%,銀行貸款總額達14.03億(yi) 美元。但這一次情況看起來更壞,負債(zhai) 總額是上次的4倍。
上述光伏高管稱,江西省政府先前曾找過同在江西的晶科能源,後者亦為(wei) 美國光伏上市企業(ye) ,但晶科能源猶豫再三,最終拒絕。“賽維的資質和先進設備就在那裏,如果最終國有化,那麽(me) 一旦光伏市場回暖,隻要管理不出問題,賽維還可以處在第一集團軍(jun) 位置。”
該高管同時表示,國有化之後,300億(yi) 的債(zhai) 務問題並不能立即解決(jue) ,最終要的解決(jue) 路徑還是市場的回暖和賽維多晶矽業(ye) 務的上市。“國有化之後,資本市場對賽維的多晶矽業(ye) 務會(hui) 有更多認可,而多晶矽業(ye) 務的上市可能會(hui) 選在光伏回暖的2013年或2014年。”
2009年初,賽維在新餘(yu) 馬洪耗資120億(yi) 元投建的15000噸多晶矽項目,這筆投資被認為(wei) 是當時國內(nei) 最大的多晶矽生產(chan) 線,但也成為(wei) 賽維埋下債(zhai) 務炸彈的重大導火索。
彼時,多晶矽現貨市場價(jia) 格高達200美元/公斤,如若一直維持該價(jia) 格,那麽(me) 賽維將可以繼續享有新能源前行者的榮耀,然而2010年第三季度光伏市場突變,多晶矽價(jia) 格一路下行,目前現貨價(jia) 格已定在22-26美元/公斤區間。
彭小峰當時的計劃是,將多晶矽業(ye) 務分拆成立子公司,單獨赴港上市,由此成功解決(jue) 債(zhai) 務問題。
為(wei) 此,2011年年初,賽維不惜與(yu) 四家國資背景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簽署“對賭”協議,出讓賽維旗下多晶矽公司部分股權,以苛刻的條件獲得2.4美元的投資。然而市場的風雲(yun) 突變,資本對光伏的追捧不再,賽維多晶矽業(ye) 務赴港上市由是擱淺。
多晶矽技術專(zhuan) 家、成都恒海化工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恒告訴記,賽維1.5萬(wan) 噸的多晶矽生產(chan) 線多為(wei) 美國GT SOLAR設備,雖然在目前看來設備價(jia) 格很高,但勝於(yu) 穩定高效,攤到10年成本中,其實比國產(chan) 設備出爐矽料成本更低。
“賽維隻是行業(ye) 替罪羊,很多人希望賽維倒下,隻是希望留下的剩餘(yu) 市場能救活自己。”王恒對此表示悲涼。
另一方麵,中國商務部已決(jue) 定在多晶矽領域對韓國發起反傾(qing) 銷調查、對美國發起“雙反”調查,兩(liang) 大舉(ju) 措均有可能對賽維形成利好——2012年中國進口多晶矽總值將達到20億(yi) 美元。
作為(wei) 焦點中的人物,彭小峰以戰略激進馳名業(ye) 界,並認為(wei) 他是賽維LDK目前如此大的債(zhai) 務炸彈的最大承擔者,但是沒人否認他的努力。
彭小峰也對記者解釋,光伏行業(ye) 是具有未來屬性的,“寒冬的時候隻占20%的時間,剩餘(yu) 的80%是正常的”,賽維會(hui) 走過去,並且活得很好。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