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2屆中國光伏大會(hui) 暨國際光伏展覽會(hui) 上,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表示,盡管光伏企業(ye) 目前麵臨(lin) 嚴(yan) 峻的市場困境,但是光伏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正處於(yu) 蓄勢待發的階段,隨著光伏發電價(jia) 格的下降,中國有望在今後兩(liang) 到三年內(nei) 進入光伏平價(jia) 消費時代。
光伏進入平價(jia) 消費後,不再需要政府的資金補貼,但是卻仍然需要出台合理的政策,使這一新興(xing) 電力市場得以健康發展。而中國雖有完整的政策體(ti) 係、充足的資金和相應的配套措施支持可再生能源和光伏發電的市場發展,但也存在諸多問題。
專(zhuan) 家認為(wei) ,目前中國光伏發電的市場發展的最大障礙不是成本問題,不是資金問題,也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市場發展和政策實施中遇到的具體(ti) 操作和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嚴(yan) 重影響了光伏市場的發展,中國需要協調一致的政策環境和健康規範的商業(ye) 環境,從(cong) 而進一步推動中國光伏市場的蓬勃發展。
光伏產(chan) 業(ye) 蓄勢待發平價(jia) 消費兩(liang) 至三年可期
盡管由於(yu) 經濟不景氣、貿易摩擦加劇等原因,世界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出現暫時困難,但未來光伏產(chan) 業(ye) 向好發展的根本趨勢沒有逆轉。2011年全球光伏發電累計安裝量達到70GWp,根據歐洲光伏產(chan) 業(ye) 協會(hui) 在2011年基礎上給出的2012-2016未來5年全球市場保守預測,按照適中速度和政策驅動速度兩(liang) 種情景,2016年全球光伏市場累計安裝量將分別達到207.946GWp和342.810GWp。顯然,大趨勢表明,光伏市場依然處於(yu) 持續高速發展階段。
而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國作為(wei) 世界第一光伏生產(chan) 大國正在走向向光伏應用大國。最新公布的國家“十二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中國太陽能發電的累計裝機將達到21GW,比最早討論的5GW的目標多出了16GW,彰顯了我國大力發展光伏產(chan) 業(ye) 的信心和決(jue) 心。我國“十二五”及2020年光伏發電規劃發展目標為(wei) 累計安裝量分別達到21GWp和50GWp,實現目標後,2015和2020年光伏發電對我國總發電量的貢獻分別為(wei) 0.4%和0.87%,比例仍然很小,發展潛力巨大。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的分析,在歐洲,電網對居民的零售電價(jia) 大約在0.2-0.25歐元/kWh,而光伏發電的合理電價(jia) 大約在0.10-0.15歐元/kWh,光伏發電比電網發電還要便宜,達到了平價(jia) 消費的水平。而2012年中國西部的合理光伏電價(jia) 大約為(wei) 1.0元/kWh(年滿發1500小時),中國東(dong) 部的合理電價(jia) 大約為(wei) 1.3元/kWh(年滿發1100小時)。中國東(dong) 部平均白天工商業(ye) 用電價(jia) 格在0.925元,如果光伏成本再下降30%,即可以達到平價(jia) 消費的水平。隨著技術進步和產(chan) 業(ye) 發展,光伏發電成本進一步下降,中國也有望在今後二至三年內(nei) 進入光伏平價(jia) 消費時代。
資金充足政策支持光伏市場發展亟需協調
我國光伏發電係統安裝量近幾年發展迅速,這得益於(yu) 2009年3月國家財政部、科技部等頒布實施的金太陽示範工程以及2011年發展改革委頒布實施的上網電價(jia) 政策。在上述政策的推動下,2011年我國完成了2.7GWp光伏係統的安裝,其中並網發電位2.2GWp,使我國同年底的累計安裝量達到3.5GWp。
王斯成表示,中國有完整的政策體(ti) 係、充足的資金和相應的配套措施支持可再生能源和光伏發電的市場發展,但仍存在諸多問題。他認為(wei) ,目前中國光伏發電的市場發展的障礙不是成本問題,不是資金問題,也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市場發展和政策實施中遇到的具體(ti) 操作和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問題。
以配電側(ce) 並網的分布式發電來說,無論是金太陽示範工程還是光電建築項目,都屬於(yu) 配電網並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這兩(liang) 個(ge) 國家項目都是屬於(yu) 初投資補貼,用戶側(ce) 並網,抵消電網電量的商業(ye) 模式。目前還存在用戶側(ce) 並網難、合同能源管理難推行等問題。
在用戶側(ce) 並網的問題上,按照項目原則,所有金太陽示範項目都應當允許光伏係統在用戶側(ce) 並網,以抵消電網電量的方式運行。但是在實際實施中,地方電力公司常常要求光伏係統升壓並入公共配電網。這樣一來,開發商需要增加升壓站的投資,而且隻能享受到脫硫燃煤電價(jia) ,而不是零售電價(jia) ,使得項目的經濟效益受到損害。到目前為(wei) 止,電網公司並沒有給出用戶側(ce) 並網的技術原則,致使地方電力公司在核準用戶側(ce) 並網的光伏項目時無章可依。
按照金太陽示範工程的規定,對於(yu) 項目開發商和建築業(ye) 主非同一主體(ti) 的項目,可以按照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實施,即安裝光伏係統後,建築業(ye) 主將節省的電費支付給光伏開發商。電網公司認為(wei) 是“變相賣電”,屬於(yu) 違反電力法,很多地方不予支持。另一方麵,在開發商和建築業(ye) 主之間也常常因為(wei) 利益分配的問題產(chan) 生矛盾。因此需要針對此類項目出台規範的合同能源管理辦法和交易標準,否則開發商將麵臨(lin) 很大的潛在風險。
除了上述問題,還存在收費標準不明確、技術標準和管理辦法嚴(yan) 重滯後、企業(ye) 之間拖欠款嚴(yan) 重、補貼資金不能及時到位以及中小型企業(ye) 融資困難等。總之,上述問題不解決(jue) 將會(hui) 直接影響到光伏發電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標準先行超前部署完善法規貫徹執行
2011年我國光伏發電累計安裝量達到3.5GWp,雖然這隻占70GWp的全球光伏發電累計安裝量的5%,與(yu) 我國總能耗占全球20%相比,光伏的安裝量顯然太小,加速光伏發電市場開拓依然是我國今後的迫切任務。
針對國內(nei) 光伏產(chan) 業(ye) 的發展,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許洪華表示,太陽能發電在未來能源構架中最可能占主導地位,未來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要超前部署,係統推進。瞄準太陽能技術前沿,跨領域、有計劃的支持一批創新性課題和產(chan) 業(ye) 化與(yu) 應用重點課題,麵向全產(chan) 業(ye) 鏈,提高轉換效率,降低成本。
王斯成則建議,光伏產(chan) 業(ye) 應技術標準和管理辦法先行,可由電網公司牽頭,管理部門和光伏業(ye) 界協助,真正做到科學、透明、可操作。另外要明確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中涉及到的各項收費標準,盡快製定針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合同能源管理辦法,允許光伏開發商在非自有建築上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並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與(yu) 建築業(ye) 主實現利益分配。
麵對美國對華光伏雙反、歐盟反傾(qing) 銷立案,趙玉文分析,當前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最迫切、最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是科學有序的開拓國內(nei) 光伏市場,其關(guan) 鍵在於(yu) 如何完善和整合現有的法規政策。他認為(wei) ,應完善“上網電價(jia) 法”實施細則,按照不同資源製定不同的上網電價(jia) ,在電價(jia) 上體(ti) 現各利益攸關(guan) 方的權益,並且要加強監管,使法規在全國有效實施。另外要把“金太陽”和“光伏建築”示範工程的補貼政策一並提升到“上網電價(jia) 法”體(ti) 係中,學習(xi) 和借鑒歐洲經驗,使我國光伏市場的發展更加科學、健康。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