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3年底調研的情況,無錫尚德、常州的天合光能從(cong) 去年年底到2014上半年,訂單已滿了,數量同比有大幅增長。國內(nei) 市場消化產(chan) 能的比例在加大,歐盟訂單減少,不少都流向了國外的新興(xing) 市場國家”,26日,在南京海關(guan) 年度新聞發布會(hui) 上,南京海關(guan) 統計處處長唐仁軍(jun) 表示,江蘇的光伏產(chan) 業(ye) 從(cong) 2013下半年開始,已有了回暖跡象。
根據南京海關(guan) 的數據統計,自2013年9月份開始,江蘇太陽能電池出口值在25個(ge) 月後重回增長軌道,到去年12月份已連續4個(ge) 月保持了同比增長態勢。
在出口市場方麵,江蘇光伏產(chan) 業(ye) 大量的出口流向都是“奔向”歐盟,但從(cong) 去年下半年開始,對歐盟的出口減少了一半,而對日本、印度、南非等新興(xing) 市場的出口增長卻有明顯增加,逐漸形成出口多元化格局。
唐仁軍(jun) 稱,2013江蘇對歐盟出口太陽能電池18.3億(yi) 美元,占同期江蘇太陽能電池出口總值的31.8%,而在2011和2012年,這個(ge) 比重分別高達73%和69%;去年同期,江蘇對日本、印度和南非分別出口太陽能電池13.9億(yi) 美元、3.4億(yi) 美元和2.3億(yi) 美元,分別增長了3倍、2.1倍和13倍。
江蘇的一些光伏企業(ye) ,也稍微感受到了“回暖”跡象。江蘇中能矽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呂錦標稱,該企業(ye) 2013銷售的多晶矽片比2012年增加了35%,矽片增加了60%,今年上半年的訂單也排得差不多了,“2014的狀況就目前來看比前一、兩(liang) 年有好轉”。
麵對這樣的數字,江蘇省光伏產(chan) 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許瑞林卻冷靜地表示,要謹慎看待回暖,“給人的印象好像是江蘇的光伏產(chan) 業(ye) 走出低穀了,但其實還要觀察一段時間,最關(guan) 鍵是要看市場”。
許瑞林稱,他更願意把目前的情況形容為(wei) “寒冬初過,瓶頸仍在”。在他看來,產(chan) 業(ye) 的瓶頸在於(yu) 光伏產(chan) 品的成本還是很高,目前還不能真正做到平價(jia) 上網發電,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補貼;而在國際市場方麵,非洲、日本和東(dong) 南亞(ya) 的市場容量畢竟有限,美國目前又在做“二次雙反”,所以還是要冷靜看待“寒冬初過”。
“這個(ge) 產(chan) 業(ye) 需要有理智的發展,重要的是產(chan) 業(ye) 發展規模要與(yu) 市場發展同步。企業(ye) 除了要研究國際市場,還要理解並運用好中國國內(nei) 的光伏政策”,許瑞林表示。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