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美軍激光武器成功擊落導彈 靠它抵禦中國導彈狂潮

星之球科技 來源:人民網2019-05-08 我要評論(0 )   

為(wei) 對付中俄等“潛在威脅”,美國不斷將籌碼加注到“科幻武器”上。美空軍(jun) 研究實驗室宣稱,最新型“自衛式高能激光演示器先進技術

為對付中俄等“潛在威脅”,美國不斷將籌碼加注到“科幻武器”上。美空軍研究實驗室宣稱,最新型“自衛式高能激光演示器先進技術演示計劃”(SHiELD)在測試中成功擊落多枚來襲導彈。美國海軍的野心更大,計劃為宙斯盾驅逐艦加裝激光武器以抵禦“中國導彈狂潮”。不過,專家表示,即便這些計劃進展順利,美國戰術激光武器係統實用化還需要至少十年時間,需要解決體積、重量、供電以及射程等一係列問題。

2021年開始在戰機上測試

美國軍方背景的《星條旗報》6日稱,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導彈靶場進行的一係列測試中,充當SHiELD測試樣品的“激光武器係統演示器”與飛行中的幾枚空射導彈“交戰並將其擊落”。雖然尚不清楚這種激光武器是“一個接一個”地連續擊落目標,還是在單獨的測試中分別將它們擊落,但主管該項目的威廉·庫勒少將表示,利用激光武器擊落導彈的能力,將使美軍在“拒止性環境”中進行空中作戰變得可能——它可以快速摧毀來襲導彈,從而改變當前戰機遭遇導彈襲擊時隻能被動逃避的局麵。美國“極客”網站6日稱,美空軍研究實驗室定向能理事會主任凱利·哈米特宣稱,這次重要的演示表明,定向能係統有望成為“遊戲改變者”。



4月23日進行測試的“激光武器係統演示器”

報道稱,SHiELD計劃始於2017年。美空軍打算在2021年前降低SHiELD係統的尺寸和重量,以便安放到“超音速飛機”上,這可能是指戰鬥機和B-1B戰略轟炸機。該計劃要求將激光武器以吊艙形式安裝在機翼或機身下方,從而擊毀敵人發射的防空導彈和空對空導彈。美空軍還考慮在加油機上測試激光武器,特種部隊則有興趣將空對地激光器裝備在AC-130炮艇機上。

海軍同時推動多種激光武器

相比空軍,美國海軍在激光武器的研發上有過之而無不及。《星條旗報》稱,美海軍之前在海灣地區的一艘軍艦上測試激光武器,以防禦無人機和小型船隻。美國海軍計劃在未來十年內擴大艦隊中的定向能武器使用。

美國《海軍時報》7日題為“海軍從未如此接近裝備激光和其他定向能武器”的報道稱,盡管技術挑戰仍然存在,但美海軍今年將在一艘兩棲船塢登陸艦上測試一個150千瓦的光束合成光纖激光器。作為美海軍研究辦公室“固態激光技術成熟係統計劃”的產物,2014年美海軍曾在“龐塞”號登陸艦測試過30千瓦的SEQ-3激光係統。美國海軍計劃今年在兩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安裝“光學炫目攔截器”,另有最多6艘的改裝在規劃中。這種低能激光器旨在“製盲”無人機,而不是擊毀戰艦。

美海軍陸戰隊水麵部隊主管羅恩·博克索爾透露,2021年將在導彈驅逐艦上安裝更強大的“戰艦殺手”。他提及的激光武器被稱為“水麵海軍激光武器係統”,它被接入到“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宙斯盾作戰係統中。美海軍領導人希望這種定向能武器能追蹤導彈甚至擊毀敵方艦艇。美國國會研究服務中心10月的一份報告稱,如果該係統得到部署,將是另一個“遊戲規則改變者”。



美國空軍希望2021年開始在飛機上測試激光武器

報道稱,使用激光係統來保衛美國戰艦的主要好處將在西太平洋顯現。“一個越來越自信和強大的中國可以製造大量廉價導彈,旨在壓製美國的精確防禦。令人擔心的是,美國驅逐艦在高強度作戰中有可能打空彈艙中的反導攔截導彈。而激光武器以更便宜的方式對抗這些來襲導彈,為其他目標保留彈藥”。

激光武器成熟還需十年

中國專家表示,美國空軍現役的機載激光武器主要是紅外定向幹擾係統,通過激光束幹擾來襲紅外製導導彈的導引頭,主要裝備直升機和運輸機。如果未來激光武器能摧毀空對空導彈和地對空導彈,並裝備到戰鬥機上,將給空戰模式帶來很大變革,但這也意味著必須大幅降低激光係統的體積並提高功率。

專家表示,目前激光武器的主要難點在於體積、能耗和射程。戰術性質的激光武器可能首先在艦艇上實用化,因為空間相對充足,艦船電力係統為激光武器提供了便利。《海軍時報》承認,從理論上講,激光武器可同時與多個目標交戰,但受限於艦上光束數量、供電所需的電量、惡劣天氣等因素,目前激光武器的射程仍然低於“標準-6”防空導彈。美軍估計,激光係統發展成熟並得到普及,至少需要十年時間。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