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涉及到一些物理知識,從(cong) 科學定義(yi) 上,光子也是粒子, 被稱為(wei) “規範玻色子”,激光也是粒子被激發後的不穩定狀態形成的。
粒子在受到外部光子刺激後,高低能層級對向躍遷產(chan) 生“受激輻射”現象,輻射出與(yu) 刺激它的光子同等性質的光,甚至弱光能激發出強光,經過“受激輻射”的放大效應後,光的能量變得更高,由此產(chan) 生了激光。
所以,如果非要杠的話,把激光歸類為(wei) 粒子武器也不是不可以,但這性質就與(yu) 指著猿猴說人科=人一樣。
軍(jun) 事上一般將激光稱為(wei) “高能射線武器”或“定向能武器”,要麽(me) 就幹脆叫“激光武器”,現代激光武器化技術才剛剛摸著點門道,所以各方麵都沒拿激光武器去搞什麽(me) 標準化名詞定義(yi) 。
如果反過來解讀的話,所謂的“激光武器”在很多時候都算不上“武器”,隻能是“工具”,比如戰機的激光製導、半主動激光製導,短程戰術導彈的激光駕束,坦克的激光測距等等,如果除開高能激光炮、激光攔截係統等硬殺傷(shang) 能量武器,大部分激光武器與(yu) “粒子武器”這種概念上被定性為(wei) 殺傷(shang) 性兵器的東(dong) 西有本質的不同。
“粒子武器”是個(ge) 比較寬泛的模型概念,迄今所有號稱“粒子炮”的動漫卡通影視作品基本都是扯。
“粒子”這個(ge) 概念本就大的可以,人類定義(yi) 的自由態存在的最小物質都是粒子,像光子、電子、質子等等都是,從(cong) 基本粒子概念扯的話可以扯到輕子、誇克、玻色子這些構成,所以這話題比較令人無語,我們(men) 隻需要明白基本概念即可。
比如一些科幻小說中定義(yi) 的“瞬間轉移”的實現方法,就是把人瞬間分解成粒子,然後加速到接近光速或幹脆超光速(以腦洞而論),讓人超越時空或到達某一地點再重組回來,實際上這種做法已經可以看做是一種粒子炮了。
人類目前能進行粒子加速的最強設備是歐洲的“強子對撞機”,它的目的是通過對粒子的加速,促成粒子之間的撞擊,然後測量出發散的亞(ya) 原子粒子,尋找“超對稱粒子”等現象,破解“物質質量來源”的奧秘。如果說世界上最像“粒子炮”的東(dong) 西,恐怕就是這個(ge) 對撞機了,它能將兩(liang) 束質子加速到14萬(wan) 億(yi) 電子伏特的高能態。
不過,對撞機這門“粒子炮”雖然在粒子的受激邏輯上與(yu) 激光有共同點,但基本概念卻是不同的,就算二者真的做成了“炮”,其攻擊效應也是完全不同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