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由中國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聯盟和《財經智庫》等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製造論壇在廣東(dong) 佛山舉(ju) 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shu) 長範恒山在演講中表示,製造業(ye) 做強做優(you) 要堅持"三個(ge) 引領",即必須要堅持戰略引領,把促進製造業(ye) 的創新發展作為(wei) 國家長期堅持毫不動搖的基本方針;堅持戰略品牌引領,品牌的創造反過來引領和推動高質量發展;還要堅持問題引領,把製造業(ye) 創新發展置於(yu) 世界最好水準的比照下,放在外部激烈競爭(zheng) 的倒逼環境下找差距。
以下是範恒山發言摘錄:
抱歉,因為(wei) 時間緊的關(guan) 係就沒有準備PPT,我結合會(hui) 議主題講一些觀點。剛才朱偉(wei) 市長在致辭中提到,去年底佛山的GDP已經超過萬(wan) 億(yi) ,達到了1.08萬(wan) 億(yi) ,這非常了不起,我以為(wei) 這是製造業(ye) 的功勞和勝利。剛才李毅中部長講到佛山的工業(ye) 比重超過了55%,我問了朱偉(wei) 市長,佛山的製造業(ye) 的占比已超過了85%。所以製造能強企、能強市、也能強國。製造業(ye) 跟別的產(chan) 業(ye) 不一樣,比如說房地產(chan) 產(chan) 業(ye) 可以強企,甚至在一個(ge) 時期內(nei) 可以強市,但是永遠強不了國家。談到製造業(ye) ,就大而言,我國早就是世界第一了,製造業(ye) 的規模位居世界首位。但到今天為(wei) 止,我們(men) 仍然是大而不強。盡管我們(men) 製定了《中國製造2025》戰略,國家采取了許多的措施來推進製造業(ye) 的發展,但直到今天,許多基礎性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jue) 。所以我想不局限於(yu) 工業(ye) 互聯網建設與(yu) 應用這個(ge) 內(nei) 容,從(cong) 更宏觀、更全麵一些的角度談一談我國製造業(ye) 創新發展的問題,主要內(nei) 容是優(you) 化路徑促進中國製造爭(zheng) 先走強。
互聯網非常重要,工業(ye) 互聯網非常重要,但是單靠互聯網恐怕難以讓中國製造爭(zheng) 先走強,需要多措並舉(ju) 。我們(men) 不僅(jin) 要使國家製造業(ye) 變大,還要變強、變優(you) ,這不僅(jin) 僅(jin) 是我們(men) 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國際環境倒逼的一種選擇。我們(men) 正在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所涉及到的關(guan) 鍵就是主體(ti) 或角色的變化。在這些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已經被推向了前台,脫不開、躲不掉。既然已經走向前台,就必然會(hui) 受到各個(ge) 方麵的注視,說得嚴(yan) 峻一點就是遭遇各方麵的“圍堵”。而麵對各式各樣的圍堵,如果我們(men) 不能利用新的產(chan) 業(ye) 革命和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爭(zheng) 先走強的話,就會(hui) 連現在的地位也保不住。並不是說你當不了老大就一定能當老二,如果不爭(zheng) 先走強,你的結果可能是老大當不了,老二也做不了,這就是我們(men) 麵臨(lin) 的選擇。而要使中國能夠走進世界舞台中央,並且在舞台中央能夠真正立得住,就產(chan) 業(ye) 而言,必須把製造業(ye) 做大做強做優(you) ,占領世界的製高點,這一點非常重要。
但是我們(men) 怎麽(me) 樣把中國製造做大做強做優(you) ,特別是做強做優(you) ,關(guan) 鍵在於(yu) 優(you) 化發展的路徑,一定要采取一些關(guan) 鍵的措施,一定要把一些關(guan) 鍵的方麵做好。在我看來,可以實施“三三戰略”,當然“三三”這個(ge) 說法是想讓大家聽起來記起來更為(wei) 方便,具體(ti) 的說,就是要堅持“三個(ge) 引領”、強化“三個(ge) 支撐”、促進“三個(ge) 賦能”。
首先是“堅持三個(ge) 引領”。
第一個(ge) 是要堅持戰略引領。這些年我們(men) 在製造業(ye) 發展方麵是走了彎路的,關(guan) 鍵是在戰略上缺乏確定性、沒有一以貫之。戰略上不確定或者搖擺,在實踐過程中就必然會(hui) 走彎路。有一些時期,我們(men) 對房地產(chan) 這類產(chan) 業(ye) 的發展是情有獨鍾的,可謂“欲禁還放”或“欲擒還縱”,這在實踐中就帶來了對其他產(chan) 業(ye) 特別是實體(ti) 經濟、包括製造業(ye) 的擠壓。房地產(chan) 經營能夠賺到大量的錢,而製造業(ye) 很辛苦卻賺不到錢,誰還會(hui) 做?所以,首先我們(men) 要堅持戰略引領。一方麵,要真正確立發展製造業(ye) 在國家發展中的基礎與(yu) 核心地位,把促進製造業(ye) 的創新發展作為(wei) 國家長期堅持、毫不動搖的基本方針,切實圍繞製造業(ye) 發展和提升協同配套推進其他產(chan) 業(ye) 發展和環境條件建設。要適應新的形勢與(yu) 任務,對接新的科技與(yu) 產(chan) 業(ye) 革命成果,吸收借鑒先進經驗與(yu) 做法,分階段製訂製造業(ye) 發展的總體(ti) 規劃和專(zhuan) 項規劃,建立務實的推進機製,確保實施的進度與(yu) 效果。如果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我們(men) 爭(zheng) 先走強的目標是可以達到的。另一方麵,要把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作為(wei) 促進製造業(ye) 發展的重中之重。發揮體(ti) 製優(you) 勢、集中強力資源,奮力搶占重點領域、關(guan) 鍵環節技術創新的製高點。昨天召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中央領導為(wei) 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授獎,這很重要。其實我們(men) 還可以用更大的力度來促進科學家攻克關(guan) 鍵核心技術,我們(men) 投入的力度還不夠大;相比較而言,所出的成果還沒有多年前我們(men) 搞“兩(liang) 彈一星”的時候那樣密集。那時,環境逼迫加舉(ju) 國體(ti) 製,科學家們(men) 在很短的時間內(nei) 攻克了很多關(guan) 鍵的技術,有些技術跟世界的距離並不遠。所以如果不重視這個(ge) 方麵,不去努力實現更多關(guan) 鍵核心領域技術突破,製造業(ye) 就難以爭(zheng) 先走強,其它領域的發展也缺乏堅實的基礎。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ge) 是要堅持品牌引領。強大的製造業(ye) 必然是高質量發展的製造業(ye) ,而高質量發展必然催生品牌,品牌的創造反過來又引領和推動高質量發展。佛山製造為(wei) 什麽(me) 發展得好?我看到一個(ge) 資料說,佛山建立的“全國知名品牌的示範區”就有13個(ge) ,這說明佛山品牌引領做得好,成為(wei) 推動製造業(ye) 發展的一個(ge) 關(guan) 鍵舉(ju) 措。佛山的民營企業(ye) 格蘭(lan) 仕去年的銷售收入就超過300億(yi) ,其中品牌起到了很重要的帶動作用。其實所謂配套不僅(jin) 僅(jin) 是生產(chan) 過程、工藝環節之間的配套,也涉及到生產(chan) 和銷售之間的配套。有了高質量的產(chan) 品,靠什麽(me) 樣的機構來銷售?銷售機構的品牌亮不亮、信譽高不高,直接影響到消費市場的拓展。所以品牌體(ti) 現在各個(ge) 環節,首先體(ti) 現在製造環節,對每個(ge) 環節都至關(guan) 重要,品牌的多寡往往成為(wei) 衡量一個(ge) 國家和地區製造業(ye) 強弱和競爭(zheng) 力高低的重要標準。發展製造業(ye) 要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切實加強品牌引領。比較遺憾的是,即便是我國發展比較好的地區如珠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等知名品牌都不多,世界級品牌更是有限。要在全麵提升質量的基礎上,培育創造和宣傳(chuan) 弘揚中國製造業(ye) 品牌,使其成為(wei) 帶動中國製造業(ye) 發展的重要手段。這是第二點,要堅持品牌引領。
第三個(ge) 要堅持問題引領。要把製造業(ye) 創新發展置於(yu) 世界最好水準的比照下,放在外部激烈競爭(zheng) 的倒逼環境下,也放在人民群眾(zhong) 嚴(yan) 格檢驗、嚴(yan) 厲挑剔的氛圍下來找問題、找差距。當前,我們(men) 應該抓好“一低一高”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方麵要抓“低”,就是從(cong) 普通老百姓日常生產(chan) 生活所需要的製造產(chan) 品的質量抓起。為(wei) 什麽(me) 現在國內(nei) 人群的消費有一萬(wan) 多億(yi) 人民幣體(ti) 現在國外消費市場,而它們(men) 所購買(mai) 的大部分是奶粉、牙膏之類的普通生活用品?說明我們(men) 的產(chan) 品質量包括一些普通生產(chan) 生活用品的質量還沒有過關(guan) 。有些高端的產(chan) 品我們(men) 缺乏必要的條件暫時還沒有搞上去,似乎還可以理解,但普通的日常用品質量達不到要求,就說不過去了。所以,要把這個(ge) 問題切實解決(jue) 好,從(cong) 最低的做起,把“低”的做好了,做好“高”的就有了基礎和經驗,也就一定能搞上去。另一方麵同時要抓“高”,就是要抓好 “四基”一類的關(guan) 鍵領域、關(guan) 鍵環節。剛才李毅中部長講,現在講5G的多、講“四基”的少,我非常讚同他的觀點。沒 有“四基”,也就是說,沒有核心基礎的零部件或元器件、沒有先進基礎工藝、沒有關(guan) 鍵基礎材料、沒有產(chan) 業(ye) 技術基礎,製造業(ye) 發展就相當於(yu) 建立在沙灘之上,其它一切也無從(cong) 談起。所以要在強化“四基”的基礎上,提升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領域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水平、完善產(chan) 業(ye) 鏈條,形成自主發展能力。
其次是強化“三個(ge) 支撐”。
第一個(ge) 要強化環境支撐。也就是要全力打造國際最好的、有利於(yu) 製造業(ye) 創新發展的體(ti) 製政策環境。前不久我跟朱偉(wei) 市長等在中央電視台參加央視財經論壇特別節目的時候,討論的就是營商環境。我不是人在佛山就說佛山的好話,我們(men) 全麵觀察研究佛山,能夠體(ti) 會(hui) 到佛山的營商環境在全國的確是屬於(yu) 一流的。沒有這個(ge) 營商環境,好的投資者,好的創新資源就不會(hui) 來。其實在這方麵也不要說得太玄,營商環境是很具體(ti) 很實在的東(dong) 西。投資者創業(ye) 者不一定盯著某個(ge) 地方的高收入和好硬件,但卻很重視舒心、溫暖和信用,要的是政策穩定、法規透明,執法一致,讓他有安全感,對投資前景充滿信心,好的環境等於(yu) 給投資者、創業(ye) 者吃了定心丸。所以,環境的支撐很重要。我以為(wei) ,環境的支撐主要涉及到這樣四個(ge) 方麵:一是有穩定透明的法規體(ti) 係,能夠確保市場公平,能給投資者長期投資帶來信心;二是有有力有效的激勵機製,能夠高效集聚創新資源,形成創新動力;三是有及時務實的政府服務,能夠解決(jue) 發展中碰到各種的難題與(yu) 困難;四是有適宜實惠的財政、金融政策,能夠支撐和推動製造業(ye) 長期發展。關(guan) 於(yu) 這一點,我注意到李毅中部長講製造業(ye) 發展時,特別講到要降低製造行業(ye) 的增值稅。的確,我們(men) 有些行業(ye) 稅收很低,但對製造業(ye) 的征稅卻不低。這說明我們(men) 口頭強調要發展做強製造業(ye) ,但具體(ti) 政策卻並沒有向這方麵聚焦,一定要讓搞製造業(ye) 的人們(men) 感覺到揚眉吐氣,能在這個(ge) 領域享受到適宜的政策支持。我長期在國家發改委工作,對政策方麵的情況有一些了解,我覺得相關(guan) 政府部門對製造業(ye) 的政策支持還需要改善和加強。
第二個(ge) 要強化平台支撐。要以區位、資源等為(wei) 基礎,服從(cong) 國家戰略導向,圍繞推進製造業(ye) 創新發展,培育打造或優(you) 化提升各種功能平台,形成有機連接、相互推動的支撐體(ti) 係。平台支撐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積累的很重要的經驗,拿廣東(dong) 來說,國家打造的前海、橫琴、南沙等功能平台,哪一個(ge) 沒有在今天對國家的發展起到重大的示範推動作用和探索引領作用?製造業(ye) 的發展一樣需要平台支撐,通過這些功能平台實現示範、引領和帶動。其重點,一是加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依托它們(men) 形成製造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的攻堅基地和先進技術的策源地;二是加強改革創新試驗區與(yu) 製造業(ye) 發展的對接,依托它們(men) 探索形成製造業(ye) 創新發展的有效製度環境和治理體(ti) 係;三是改造提升各類產(chan) 業(ye) 園區,依托它們(men) 打造與(yu) 前沿技術及時對接,充分體(ti) 現時代發展要求、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特色製造基地;四是優(you) 化新區功能,依托它們(men) 打造產(chan) 學研協同、產(chan) 業(ye) 鏈緊扣的現代製造業(ye) 集群。在推動製造業(ye) 創新發展方麵,功能平台的特殊作用絕不能忽視。
第三個(ge) 要強化鏈條支撐。我們(men) 都知道產(chan) 業(ye) 鏈條的重要性。一方麵我們(men) 要看到全球化的發展、分工的細化,比較優(you) 勢的發揮等帶來了各個(ge) 國家之間產(chan) 業(ye) 環節的緊密結合、產(chan) 業(ye) 鏈條的跨區域的銜接。但另一方麵我們(men) 也要看到,一旦國際關(guan) 係緊張,這種格局就會(hui) 受到挑戰甚至會(hui) 被打破。這兩(liang) 年的進行的貿易戰給了我們(men) 深刻的啟示。我們(men) 在很大程度上經受起了貿易戰的考驗,來自於(yu) 我們(men) 數十年來形成的比較完善的產(chan) 業(ye) 配套體(ti) 係,而作為(wei) 正在崛起的第一大發展中國家,我們(men) 在進一步構建良好的產(chan) 業(ye) 鏈條方麵應有堅定的意誌和更好的行動。對付更加慘烈的貿易戰的其它形式的圍堵,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就顯得非常重要。而現在我們(men) 有了數字技術,有了工業(ye) 互聯網,能夠越空間跨區域進行鏈條對接。要有效結合傳(chuan) 統工具現代技術、加強同區域和跨區域配合,建立健全重要產(chan) 業(ye) 的配套體(ti) 係,實現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價(jia) 值鏈等的完整整組合和無縫對接,進一步完善產(chan) 業(ye) 配套能力,提高內(nei) 部循環發展水平和自我創新能力。在這方麵,我們(men) 具有良好的條件與(yu) 堅實的基礎,我國的工業(ye) 體(ti) 係非常完整,包含41個(ge) 大類、207個(ge) 中類和666個(ge) 小類,關(guan) 鍵是怎麽(me) 利用好這個(ge) 基礎和條件。在產(chan) 業(ye) 鏈條特別是製造業(ye) 鏈條建設方麵,我們(men) 不能一味地依靠外部市場,還需要堅持自主創新。對這一點我們(men) 應有清醒的認識,應有紮實的準備。
其三,要推動“三個(ge) 賦能”。
第一個(ge) 要推動數字賦能。今天論壇討論的工業(ye) 互聯網問題,就是數字賦能問題。數字技術是新技術的重要代表和集中體(ti) 現,在今天產(chan) 業(ye) 的數字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產(chan) 業(ye) 的競爭(zheng) 水平,必須大力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與(yu) 製造業(ye) 的有機融合,實現製造業(ye) 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數字賦能的關(guan) 鍵是兩(liang) 句話,即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而推進數字賦能製造業(ye) 要緊扣三個(ge) 方麵下功夫:一是推進製造業(ye) 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wei) 數字技術與(yu) 製造業(ye) 兩(liang) 者深度融合創造條件。二是全麵建設並形成高水平的製造業(ye) 數字基礎設施,包括搭建麵向各行業(ye) 的工業(ye) 互聯網公共服務平台,打造靈敏能動的製造業(ye) 創新載體(ti) 。在數字化轉型方麵,難點不在於(yu) 大企業(ye) ,而在於(yu) 中小企業(ye) ,大企業(ye) 有自己的數字平台、互聯網平台,但90%的中小企業(ye) 在數字化轉型方麵既有意願問題,還有載體(ti) 問題,而意願和載體(ti) 問題都涉及到成本問題,所以打造服務於(yu) 中小企業(ye) 的工業(ye) 互聯網公共服務平台就顯得很重要。三是全方位高質量建設製造業(ye) 數字信息庫,形成完備的、高效率的製造業(ye) 信息收集、儲(chu) 存、處理和運用係統。在這裏我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要認識到數字化賦能對所有國家和地區帶來的機遇是共同的、平等的,我們(men) 不可能阻止別人利用這個(ge) 機遇,我們(men) 能夠做需要做的就是先走一步、高開一階,這樣我們(men) 就能占居主動。時不我待,別人搶占先機就意味著我們(men) 對機遇的喪(sang) 失,對這一點我們(men) 要有十分清醒的認識。
第二個(ge) 要推動精神賦能。在這個(ge) 方麵能夠比較強的體(ti) 現中國特色,因而我們(men) 可以比別人做得更好一點。精神的力量不可低估。製造業(ye) 有精神賦能,不僅(jin) 會(hui) 帶來高速度,而且會(hui) 帶來高質量。日本、德國為(wei) 什麽(me) 一直保持著製造業(ye) 領先的狀態,其中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精神賦能。對於(yu) 製造業(ye) 來說,最核心的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我國的固有傳(chuan) 統,是我們(men) 民族的優(you) 良品質,回顧曆史,精神賦能曾給我們(men) 攻堅克難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在推進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很容易忽視已經積累起來的、帶動中國創新發展的精神賦能。所以在今天建設製造業(ye) 強國,必須強化精神賦能,把愛國為(wei) 民、愛崗敬業(ye) 、精益求精、犧牲奉獻和創新進取鏤刻在人們(men) 的心底裏和靈魂中。
第三個(ge) 要推動文化賦能。獨特是文化賦能的實質,對於(yu) 製造業(ye) 來說,文化賦能的本質是形成產(chan) 品的特色。任何一個(ge) 產(chan) 品都是某種文化的載體(ti) ,而不同的文化呈現著不同的產(chan) 品形象,而這又直接影響著產(chan) 品的質量和銷量。所以,在一樣追求產(chan) 品的質量的同時,要把文化賦能作為(wei) 形成不一樣的、具有特殊吸引力的產(chan) 品的重要手段,通過精心的文化凝練、精當的文化創意、精致的文化設計,使同類製造品由“又一個(ge) ”變為(wei) “這一個(ge) ”,展現獨特的社會(hui) 形象和獨有的市場魅力,也體(ti) 現特殊的品味和超常的價(jia) 值。文化賦能帶有特殊製定或私人定製的味道,而在數字化的生產(chan) 條件下,私人定製同樣可以像大批量的一般產(chan) 品生產(chan) 享受低廉的製作成本。文化賦能集中體(ti) 現了國家或區域的特色,是我們(men) 提升製造業(ye) 質量、做強中國製造的重要路徑。
歸納起來說,在工業(ye) 互聯網建設與(yu) 應用方麵,全世界各國麵臨(lin) 的機遇都是同等的,在這方麵我們(men) 要力爭(zheng) 先走一步、高開一階;而做強做優(you) 中國製造業(ye) ,不僅(jin) 要在加快工業(ye) 互聯網建設與(yu) 應用方麵下功夫,也要多管齊下,要特別注重發揮我國的比較優(you) 勢。隻有這樣,我們(men) 才能以超常的速度和節奏實現中國製造的爭(zheng) 先走強。這就是我的一些看法,謝謝大家!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