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飛機製造,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鋁合金材料及其生產(chan) 裝備一直是我國大飛機製造的“卡脖子”問題。10月24日,上交大全等軸晶3D打印裝備在昆山周市組裝下線,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昆山晶微新材料研究院研製的首台500公斤液態金屬3D打印智能設備,實現了連續液態金屬3D打印的增材成型方法,而且產(chan) 品為(wei) 全等軸晶組織,鋁的強度、均勻性、一致性等性能指標,都遠遠優(you) 於(yu) 傳(chuan) 統鑄造工藝,技術已成功申請了海內(nei) 外30多項發明專(zhuan) 利。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yu) 工程學院院長孫寶德說:“打破國外對高性能大規格金屬材料製備的技術壁壘,發展我們(men) 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裝備和技術。能夠實現對國際上的彎道超車,做出更好的材料,占領世界金屬材料製備的前沿。”
當前我國大飛機關(guan) 鍵鋁合金材料基本依賴進口,這一項目去年落戶昆山,將有力推動實現重要航空鋁材生產(chan) 技術自主可控,破解我國大飛機製造關(guan) 鍵材料“卡脖子”難題。現場還進行了上交大全等軸晶3D打印裝備訂購合同簽約儀(yi) 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