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激光新聞

3D打印深入人心,如何攻克心髒病研究難題?

星之球科技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2021-04-14 我要評論(0 )   

心髒病,又稱“沉默殺手”。在世衛組織發布的《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中,當前全球十大死因裏,心髒病就位列全球首要死因。事實上,過去20年來,盡管心髒病的年齡標...

心髒病,又稱“沉默殺手”。在世衛組織發布的《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中,當前全球十大死因裏,心髒病就位列全球首要死因。
事實上,過去20年來,盡管心髒病的年齡標化死亡率自1990年來下降了33.5%,但隨著發病趨勢變化,其仍然凸顯成為(wei) “頭號殺手”。自2000年以來,心髒病死亡人數增加了200多萬(wan) ,2019年增至近900萬(wan) 。
心髒病的造成是脂肪和膽固醇組成的斑塊會(hui) 在血管壁上積聚,從(cong) 而阻礙血液的流動。然而,當前研究然而不完全了解這些斑塊如何在動脈和靜脈中形成和聚集。基於(yu) 此,近日,阿德萊德大學李佳紋博士和斯圖加特大學SimonThiele博士使用3D微型打印技術開發了世界上最小的柔性血管內(nei) 窺鏡,成功破解了這一難題。
血管內(nei) 窺鏡以前,光纖內(nei) 窺鏡——尤其是基於(yu) 光學相幹層析成像(OCT)的內(nei) 窺鏡,是醫學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近十年來,OCT內(nei) 窺鏡越來越多地用於(yu) 臨(lin) 床前研究和提高診斷準確率。
超微內(nei) 窺鏡可以大幅降低對微小的器官 (例如,肺內(nei) 細支氣管和心髒冠狀動脈)的損傷(shang) 。一個(ge) 具有高分辨率、大聚焦深度的OCT內(nei) 窺鏡可以獲得很多重要的臨(lin) 床信息和應用。例如,在心血管內(nei) 檢測膽固醇結晶、薄纖維帽和巨噬細胞,從(cong) 而預測病人突發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然而,現有的OCT內(nei) 窺鏡製造方法(例如,用微型棱鏡、GRIN透鏡或者光纖透鏡)無法同時實現微型化、高分辨率、消球麵像差和消像散,隻能在小範圍內(nei) 實現高分辨率,超過這個(ge) 深度,由於(yu) 像差等因素的影響,成像質量就大幅度降低。
為(wei) 了突破這個(ge) 技術瓶頸,研究人員通過使用雙光子飛秒激光3D打印技術在光纖截麵直接打印出超微自由曲麵光學元件(外徑約0.125毫米,見圖2.b)並製成內(nei) 窺鏡(圖2.c)。此超微光學元件不僅(jin) 能避免對脆弱和狹窄的組織或器官的損傷(shang) ,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3D打印的自由曲麵實現像差消除,從(cong) 而大幅提高成像質量。
通過使用此內(nei) 窺鏡,該團隊在小鼠和人體(ti) 血管樣品中采集到易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特征信息。這或將在未來成為(wei) 精確評判病人病情、輔助介入治療及活體(ti) 病理研究等諸多領域的應用。而這一應用也將進一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心髒病發作和心髒病進展的原因,並可以實現改善治療和預防效果。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