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三星電子宣布分拆LCD業(ye) 務集中發展、LG計劃今年上半年將投資第8代OLED生產(chan) 線後,日本索尼公司18日也宣布,將同台灣麵板廠友達合作生產(chan) 下一代OLED電視機,為(wei) 後LCD電視市場預先布局。
反觀中國麵板廠,當日、韓雙方已在新一代平板顯示技術上有所作為(wei) 的時候,中國的麵板廠還沉浸在能自主生產(chan) 55寸、110寸大尺寸液晶屏的喜悅當中。從(cong) 技術的角度講,根據京東(dong) 方方麵的介紹,OLED與(yu) LCD相比,兩(liang) 者隻是在工序上有一個(ge) 環節的差異,而且包括京東(dong) 方在內(nei) 的國內(nei) 麵板廠也在OLED技術上有布局。
隻是韓國、日本麵板廠在OLED整機產(chan) 品上推動速度之快是中國企業(ye) 始料未及的。“不能再以過去的液晶產(chan) 業(ye) 周期來衡量現在新技術的周期了”,帕樂(le) 谘詢資深董事羅清啟提醒道。
今年1月份,三星電子和LG電子在拉斯維加斯的CES消費電子展上均展出了55英寸OLED屏幕的整機樣機,索尼宣布與(yu) 友達的合作顯然是針對韓國企業(ye) 的市場主動性,“我們(men) 知道索尼必須與(yu) 第三方進行某種形式結盟,因為(wei) 他們(men) 要獨力在OLED電視領域贏得更大份額會(hui) 很困難。考慮和友達結盟並不令人意外。對台灣和日本來說,雙方的興(xing) 趣相投。如果不采取行動,一定會(hui) 有市場份額缺口,這個(ge) 缺口將是來自韓國的競爭(zheng) ”,路透社援引野村投資人證券分析師NobuoKurahashi的話說。
日本企業(ye) 是針對韓國企業(ye) ,那麽(me) 韓國在OLED技術上的布局為(wei) 何要如此迅猛?根據羅清啟的分析,韓國企業(ye) 的矛頭指向正是日本企業(ye) 。羅清啟說,在液晶麵板產(chan) 業(ye) ,印象中好像是韓國企業(ye) 占主導地位,但事實則是日本企業(ye) 占據著技術支配地位,液晶麵板的材料和裝備技術都集中於(yu) 日本,韓國、台灣包括中國大陸麵板企業(ye) 在材料和裝備上都處於(yu) 支配地位。
羅清啟認為(wei) ,日韓之間存在著劇烈的技術代別競爭(zheng) ,而當下韓國企業(ye) 是要在OLED的材料、裝備、麵板與(yu) 整機等環節中跳脫出日本的框架,這也是為(wei) 何韓國政府大力支持企業(ye) 投資OLED的原因。
中國企業(ye) 中,京東(dong) 方亦有220億(yi) 的鄂爾多斯第5。5代AM-OLED項目,然而業(ye) 內(nei) 認為(wei) ,這個(ge) 投資200多億(yi) 元的新項目,卻不得不麵臨(lin) 技術專(zhuan) 利、產(chan) 業(ye) 配套和未來產(chan) 能放大帶來的盈利壓力等三大問號。此外,成都長虹虹視、昆山維信諾、順德彩虹等在中小尺寸OLED領域布局,廣州創維華工、順德彩虹也開始建設4。5代中試線。
對於(yu) OLED與(yu) LCD之間的關(guan) 係,京東(dong) 方副總裁張宇不久前曾向中國家電網表示,“兩(liang) 者之間絕不是替代關(guan) 係,OLED將來必定是在平板顯示領域裏對LCD的一種補充。”
事實上張宇之所以有上述觀點有很大原因是在於(yu) OLED產(chan) 品昂貴的價(jia) 格,對OLED製造商來說,影響消費者接受度的最大阻礙正是價(jia) 格。三星和LG的55寸機型據傳(chuan) 價(jia) 格為(wei) 10000美元,是同尺寸LCD電視的10倍。因此能找到大幅降低成本實現量產(chan) 方法的公司,將搶得市場先機。而目前,三星、LG已大麵積的進行OLED產(chan) 品試水,有分析認為(wei) 留給中國企業(ye) 在液晶上的機會(hui) 隻剩#p#分頁標題#e#3-5年,屆時液晶價(jia) 格將大幅跳水,OLED技術將替代LCD。
“在產(chan) 品更新速度加快的前提下,如果還認為(wei) 一個(ge) 技術的更替需要很長的周期,這樣的觀念就要落後了”。羅清啟最後再次提醒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