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低落的大環境下,不少行業(ye) 都出現了危機。而LED照明行業(ye) ,得益於(yu) 國家和地方補貼政策相繼出台,則是一片欣欣向榮之貌。在燈具城、大超市標識為(wei) LED照明的燈具隨處可見,省電、節能是它主打的標簽。記者在超市中調查時可以看到,一些小型的照明燈的介紹上這樣寫(xie) 道:“一個(ge) 月隻用一度電!”由此可見使用LED照明的省電程度。
然而今年3月,深圳市宣布廢止LED產(chan) 業(ye) 規劃政策,外界一度將之解讀為(wei) 避免出現第二個(ge) “光伏”。據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今年以來,LED背光和照明市場需求旺盛,芯片、封裝和應用廠商訂單飽滿。LED爆發將於(yu) 今年四季度開啟,接下來將迎來7至8年的繁榮期。
企業(ye) 看好LED行業(ye) 前景
權威數據預測,到2020年全球照明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yi) 美元,較2010年的1340億(yi) 美元增長11.9%。雖然整體(ti) 規模增長不大,但是照明產(chan) 品結構會(hui) 發生明顯變化。其中,LED照明市場份額將由2010年的50億(yi) 美元左右增加到750億(yi) 美元。也就是說10年擴張15倍。此外,根據台灣拓撲產(chan) 業(ye) 研究所的數據,目前全球LED照明的滲透率僅(jin) 為(wei) 10%,到2015年或最遲2020年,滲透率達到50%。
據悉,七喜控股日前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yu) 自然人孫德兵合資設立子公司“廣州七喜光電有限公司”,經營LED應用產(chan) 品,擴張公司業(ye) 務範圍。據公告介紹,廣州七喜光電有限公司注冊(ce) 資本1000萬(wan) 元。七喜控股表示,新成立子公司主要產(chan) 品並不涉及LED核心技術,由此公司麵臨(lin) 市場競爭(zheng) 激烈,產(chan) 品更新換代速度快挑戰。
澳洋順昌也於(yu) 日前公告,公司擬以5.12元/股定增1億(yi) 股募資約5億(yi) 元,用於(yu) 投資LED外延片及芯片產(chan) 業(ye) 化項目(一期)。根據澳洋順昌公布的定增預案,LED外延片及芯片產(chan) 業(ye) 化項目(一期)項目總投資為(wei) 8.08億(yi) 元,其中擬使用募資4億(yi) 元。定增剩餘(yu) 的1億(yi) 元用於(yu) 補充母公司流動資金。
對於(yu) 此次LED的項目前景,澳洋順昌表示,項目建成達產(chan) 後,預計達產(chan) 後年銷售收入7.2億(yi) 元,年稅後利潤1.69億(yi) 元。澳洋順昌去年的凈利潤隻有1.04億(yi) 元,也就是說,LED項目(一期)建成後,公司凈利潤將增加1.63倍,對澳洋順昌未來發展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來自LED一線企業(ye) 家感受同樣樂(le) 觀,認為(wei) “產(chan) 業(ye) 爆發在即”。兆馳股份董事長顧偉(wei) 表示,“LED產(chan) 業(ye) 成長空間巨大,成為(wei) 第二個(ge) 光伏絕無可能”。原因在於(yu) LED屬於(yu) 消費類電子,消費類電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應用非常廣泛,市場極其廣闊。
品牌廠商顯優(you) 勢
LED照明在取代傳(chuan) 統照明的過程中,必然要經曆價(jia) 格急劇下降的階段。但價(jia) 格的下降應當建立在整個(ge) 產(chan) 業(ye) 技術、規模都已日趨成熟的基礎上。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以犧牲質量為(wei) 代價(jia) ,毫無底線的血拚價(jia) 格,這樣奪取的市場,有如鏡中月、水中花,經不起敲打。
如今國內(nei) 主流消費群體(ti) 的理念已經發生變化,低價(jia) 已經漸成低質量的代名詞,而對於(yu) 品牌所帶來的產(chan) 品溢價(jia) 也有了較高的接受度。國內(nei) 太多的企業(ye) 嚐過沒有品牌的痛苦,但品牌的建立絕非一朝一夕之功。GSC主任眭世榮認為(wei) :“在企業(ye) 轉型,尤其是品牌升級和品牌多元化的關(guan) 鍵點,需要結合現代科學、更加係統的塑造品牌形象和品牌認知,傳(chuan) 統的營銷模式網絡營銷時代已大大束縛了品牌的發展。品牌認知和品牌價(jia) 值的提升,是基於(yu) 人性和大腦神經的反應,通過整合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五感的互動體(ti) 驗模式來占領目標消費者的大腦,這是塑造有效品牌的關(guan) 鍵所在。”
LED市場空間大,準入門坎低,品牌廠商和山寨廠商一直搏殺激烈。一些山寨產(chan) 品甚至較品牌廠商更具價(jia) 格“優(you) 勢”。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未來具備生產(chan) 規模優(you) 勢和產(chan) 品性價(jia) 比優(you) 勢的品牌廠商將最終勝出。首先,較之於(yu) 山寨廠商,規模型企業(ye) 在芯片采購中具備較強的議價(jia) 能力;其次,品牌廠商在產(chan) 品設計工藝上,技術創新方麵更具競爭(zheng) 力。山寨產(chan) 品雖然價(jia) 格便宜,主要原因是采用了廉價(jia) 芯片和驅動電源,同時散熱裝置也存在偷工減料。
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hui) (光亞(ya) 展)曆來是全球照明企業(ye) 的競技場,近年來晉升為(wei) 全球最大規模的照明&LED展覽盛會(hui) ,更是成為(wei) 了LED照明企業(ye) 開拓市場,打造品牌的國際舞台。第18屆光亞(ya) 展將於(yu) 今年6月9日至12日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hui) 廣州琶洲展館舉(ju) 行。而眾(zhong) 多品牌廠商也將亮相展會(hui) 。例如普瑞塞特將在本次展會(hui) 上展示自主研發的LED單燈(調光)控製係統、路燈與(yu) 景觀燈智能控製係統及可手機遙控的遠程智能照明控製器等產(chan) 品及解決(jue) 方案。而木林森股份打造的高端品牌光源世家,善從(cong) 人性化的角度考慮產(chan) 品構造與(yu) 安全性能,再選用優(you) 良材質製造而成,高效節能,光線柔和,零噪音、壽命長等特點是光源世家LED照明燈具的共同特性。產(chan) 品皆遵循RoHS管理體(ti) 係,符合美國能源之星節能標準。
機會(hui) 與(yu) 危機並存
雖然LED行業(ye) 利好不斷,但產(chan) 業(ye) 終究脫離不了宏觀經濟環境,2011年下半年以來的經濟低迷,讓本來就定位相對高端的LED照明企業(ye) 感到了寒意。加上政府補貼刺激導致的產(chan) 能過剩,讓LED照明產(chan) 品的利潤開始下滑。據了解,在過去兩(liang) 年中LED照明產(chan) 品的價(jia) 格連續下滑三成。
從(cong) 近期各大LED上市公司發布的2012年年報顯示,LED全產(chan) 業(ye) 鏈的處境都不好。如處於(yu) 產(chan) 業(ye) 鏈上遊的LED芯片、外延片的企業(ye) 裏,華燦光電、士蘭(lan) 微、幹照光電、德豪潤達2012年凈利潤分別下滑了29.93%、40.11%、39.02%、57.14%。LED封裝企業(ye) 長方照明、雷曼光電、鴻利光電、國星光電凈利潤分別下滑了27.45%、31.59%、35.27%、67.36%。
據了解,LED照明產(chan) 能過剩也存在結構性的問題,過剩的產(chan) 能主要集中在上遊芯片企業(ye) ,原因是由於(yu) 此前中國LED芯片主要依賴進口,產(chan) 能缺口巨大,引發地方投資熱潮,從(cong) 無到有,2010年LED芯片國產(chan) 化率達到60%。上遊芯片產(chan) 能的過剩傳(chuan) 導到終端產(chan) 品上,形成了同質化競爭(zheng) 和低水平複製。此外由於(yu) LED照明行業(ye) 的標準尚不完備,標準、認證體(ti) 係不完善;產(chan) 品互換性差;產(chan) 品質量可靠性差;檢測指針不統一等被視為(wei) LED照明產(chan) 品的“多宗罪”。
同時,LED還麵臨(lin) 知識產(chan) 權危機。近10年來,半導體(ti) 照明市場快速增長,LED知識產(chan) 權成為(wei) 國際半導體(ti) 照明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的焦點。縱觀全球LED知識產(chan) 權格局,產(chan) 業(ye) 的核心專(zhuan) 利仍由日本的日亞(ya) 化學公司、豐(feng) 田合成公司、美國科銳公司、飛利浦流明公司及德國的歐司朗公司等5大廠商主導。雖然近些年我國大陸地區LED專(zhuan) 利申請數量大幅增長,但我國在全球LED知識產(chan) 權格局中的地位並沒有因此得到根本改善。
我國LED專(zhuan) 利主要集中於(yu) 中下遊領域,中遊封裝、下遊應用環節的專(zhuan) 利占申請總量的64%。在關(guan) 係到產(chan) 業(ye) 長遠發展的關(guan) 鍵技術環節,仍缺乏核心專(zhuan) 利。從(cong) 專(zhuan) 利類型上看,我國LED專(zhuan) 利以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zhuan) 利為(wei) 主,發明型專(zhuan) 利占比較低,其中國內(nei) LED實用型專(zhuan) 利占比為(wei) 59%,外觀設計專(zhuan) 利占比為(wei) 15%,而LED發明專(zhuan) 利占比僅(jin) 為(wei) 26%。
如今,知識產(chan) 權已成為(wei) LED企業(ye) 競爭(zheng) 的戰略性武器。先進入市場的LED企業(ye) 將知識產(chan) 權作為(wei) 戰略性武器以確保“先發優(you) 勢”。LED產(chan) 業(ye) 中的先進入企業(ye) 為(wei) 確保先發優(you) 勢積極布局專(zhuan) 利網,阻擊後發企業(ye) 進入LED市場。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