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彩電已經開始從(cong) led向OLED電視,全高清向超高清電視轉型,這意味著全球彩電企業(ye) 新一輪的洗牌已經開始。當下,「領頭羊」韓企正憑借技術優(you) 勢,試圖搶占更多市場,中、日企業(ye) 將可能陷入「美蘇爭(zheng) 霸」式的技術競賽中。
過去:LED時代中日韓上演「三國鼎立」
日係企業(ye) 主導產(chan) 業(ye) 的格局一去不複返,取而代之的是中日韓三國鼎立的局麵。當下圍繞LED電視的競爭(zheng) ,中日韓企業(ye) 采取了不同版本的策略。以TCL、康佳為(wei) 首的中國企業(ye) 再度押寶互聯網電視,意在通過第三方內(nei) 容和服務實現產(chan) 品的增值;以三星為(wei) 代表的韓係企業(ye) ,則快速布局全產(chan) 業(ye) 鏈,試圖在技術、內(nei) 容的雙重優(you) 勢上全麵壓製;日係企業(ye) 跟風應對。
策略成敗決(jue) 定銷量。2012年,韓係企業(ye) 彩電出貨量達到全球市場的40%,其中三星電視出貨量5130萬(wan) 台,占韓企總出貨量的63%;中國彩電緊隨其後,日係企業(ye) 則屈居第三。
現在:韓企力推技術革新或迎來變局
進入2013年,UHD、OLED成了彩電行業(ye) 兩(liang) 個(ge) 最具代表性的關(guan) 鍵詞。然而,麵對看上去一片繁榮的UHD市場,也不乏質疑聲。日前,就有業(ye) 界人士表示擔憂,UHD電視市場尚處於(yu) 導入期,盡管各廠商概念頻出,甚至不惜降價(jia) 促銷,但目前由於(yu) 超高清標準圖像壓縮技術、HdmI傳(chuan) 輸及播放標準規格遲遲不出台,讓現在的UHD電視有些尷尬。
這樣的擔憂不無道理,雖然各廠商通過自身技術和4K麵板實現對全高清的超越,但對未來UHD標準缺乏前瞻性,大多4K電視可能播放不了未來的UHD片源。
接軌未來UHD標準已成為(wei) 行業(ye) 的一大命題。在這一點上,韓係企業(ye) 似乎更具前瞻性。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隻有三星UHDTV擁有升級到支持未來UHD標準的能力,通過具備HEVC譯碼的UHD圖像處理引擎和智能升級卡實現的下一代HDMI,實現數據譯碼與(yu) 數據傳(chuan) 輸的雙重任務,應對未來的超高清標準。無論未來國際、國內(nei) 標準將如何界定,三星UHDTV將輕鬆同步,這無疑對消費者選購產(chan) 生決(jue) 定性影響。
三星UHD電視搭載了黑水晶超清晰技術的UHD麵板,提升了色彩和透光率,呈現超高明暗對比度;同時可將任何畫質都轉化為(wei) 超高清播放,解決(jue) 了UHD片源難題,這也成為(wei) 消費者青睞三星UHD電視的重要原因。
如果說以三星為(wei) 代表的韓企在UHD技術和應用上占領了製高點,那麽(me) 在次世代OLED技術上,更是先發製人。近日,三星、LG同時在華推出曲麵OLED電視。相比之下,中日企業(ye) 反應平淡。鬆下和索尼組建合資公司,連手開發OLED技術。而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認為(wei) ,「OLED成本高、耗電大、壽命短,短期內(nei) 不會(hui) 普及。」
未來:中國彩電企業(ye) 需早做應對
從(cong) 追趕到並立,再到領先。韓係彩電企業(ye) 用事實證明,技術的領先可以演變為(wei) 應用的領先,而應用的領先則直接轉化為(wei) 不斷擴大的市場份額。不難發現,對於(yu) 消費者需求前瞻性的預判和始終保持技術的領先是成功的關(guan) 鍵。
對於(yu) 中國彩電企業(ye) 而言,麵對韓係企業(ye) 高標準UHD技術的競爭(zheng) ,價(jia) 格僅(jin) 占一時之利,核心技術的研發將成為(wei) 關(guan) 鍵;而在OLED電視之爭(zheng) 中,起跑在線的差距成為(wei) 先天缺陷,未來中國彩電企業(ye) 如何破題需早做應對。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