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不是一般的火。
然而當你真的看到3D打印機出來的樹脂產(chan) 品和過程的時候,恐怕還是會(hui) 對這個(ge) 熱門技術有一點失望。打印時間長、精度不夠、色彩也不那麽(me) 逼真。不過沒關(guan) 係,這些都不阻礙3D打印成為(wei) 大熱門,畢竟它仍處於(yu) 初級階段,而且發展成熟以後,確實會(hui) 改變製造業(ye) 的生產(chan) 方式,也會(hui) 讓我們(men) 的生活發生一些變化。
當人們(men) 都在關(guan) 注3D打印的機器是如何工作的,3D打印究竟能做出什麽(me) 的時候,已經忽視了3D打印未來最賺錢的部分之一:材料。美國巨頭3D System測算,未來3年,材料部分將成為(wei) 3D行業(ye) 最大的利潤來源。還記得惠普打印機是怎麽(me) 賺錢的嗎?沒錯,賣硒鼓墨盒!這是否對你讀懂3D打印行業(ye) 也有些啟發呢?
利潤從(cong) 哪兒(er) 來
材料將更賺錢 現多被國外壟斷
未來3D打印技術的發展,肯定是對材料的要求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高。我國材料相關(guan) 行業(ye) 的發展是怎樣的?
姚山:我認為(wei) 未來3D打印材料和技術是互相促進互相發展的一個(ge) 過程。僅(jin) 僅(jin) 看到奧巴馬政府支持3D打印的政策是不夠的,應該看到他還有一個(ge) 材料基因組的計劃。這兩(liang) 個(ge) 計劃是並行的。材料方麵要通過多尺度數學建模、計算機仿真等數字化新技術,實現新材料的快速研發。實際上3D打印解決(jue) 了材料成型的問題,過去複雜的形狀結構可以用新的方法來成型。但是材料成型以後,還要解決(jue) 工程應用所必需的材料性能的問題,除了成型性以外的其他材料性能上的要求,比如防腐、強度硬度等等。這就對新材料提出了要求。如果有新的材料能夠達到傳(chuan) 統工藝做出來產(chan) 品的性能,那會(hui) 很有市場價(jia) 值。
在鑄造領域,3D打印可以做出來很複雜的鑄型,但是要配合新的鑄造合金,使得鑄造出的樣件性能達到傳(chuan) 統的鍛件水平或更高,就可以對工業(ye) 產(chan) 生更大影響,甚至達到“以鑄代鍛”。鑄造有個(ge) 好處就是在複雜形狀製造上有優(you) 勢,但是在性能上不如鍛造的產(chan) 品。如果有新的鑄造材料研製開發出來,就可以製作高端的製件。
過去為(wei) 什麽(me) 不做材料的研發?因為(wei) 成型技術不成熟,即使有再好的材料也無法用鑄造的方法成型。3D打印技術已提供了新的成型技術,下一步一定可以促進新的材料的發展。
未來3D打印的材料領域會(hui) 怎樣發展?是出現很多種,還是有某些通用的?
姚山:將來適應3D打印的一些新材料肯定會(hui) 層出不窮的出現。因為(wei) 目前國外的材料比較貴,國內(nei) 有些研究人員也看到了這種市場或者說需求,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特長,去開發新材料,甚至是新的材料體(ti) 係。
樹脂材料主體(ti) 是做模型用的,這個(ge) 領域主要是降低成本。新的技術或新材料的產(chan) 生會(hui) 使成本下降。我相信在比較短的時間內(nei) ,大量材料會(hui) 湧現出來。還有金屬粉,比如鈦粉、不鏽鋼粉,就有人做,但是由於(yu) 需求量小,成本比較高,將來金屬成形技術成熟了,這方麵的成本也會(hui) 下降。
目前材料價(jia) 格高的主要原因還是國外的專(zhuan) 利和壟斷。還有一個(ge) 原因是我們(men) 需求量比較少,沒有必要自己做。按照我個(ge) 人的判斷,製造業(ye) 一旦重視起來,三到五年我們(men) 的需求量上來了,成本一定會(hui) 下降。
我們(men) 的材料領域在哪個(ge) 方麵比較薄弱?
姚山:我目前覺得樹脂類的材料可能比較弱。金屬粉體(ti) 需求量比較小,比較高端,國內(nei) 應該不比國外差多少。生物應用材料大多在做基礎研究,既需要解決(jue) 成型問題,還要麵對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等問題,還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現在需求量比較大的還是常規的3D打印材料,液態樹脂的、樹脂粉、尼龍粉、蠟粉等,國外壟斷了很多,我們(men) 下一步還是應該在這個(ge) 領域尋求更大的發展。
哪些領域最靠譜
航空航天、汽車最成熟 生物醫療最熱門
目前做的比較成熟的是哪些行業(ye) 呢?這些行業(ye) 是怎樣的模式?
姚山:咱們(men) 比較成功的第一類是航空航天,這種比較高端、複雜的行業(ye) 製件,我們(men) 國內(nei) 水平和國際可以說是相當的或者說是同步的。在這個(ge) 體(ti) 係中,水平上可能差距不大,甚至有些地方我們(men) 還比他們(men) 做得好。3D打印在這個(ge) 領域的應用應該說是比較成熟的市場。但是由於(yu) 航空航天製造領域的特點,傳(chuan) 統方法工藝成本也非常高,應用3D打印的方法,可能成本比傳(chuan) 統方法要低、製造周期更短。這樣就使得這項技術在這個(ge) 行業(ye) 發展的比較快,應用比較成功。
另外一個(ge) 成功行業(ye) 是汽車行業(ye) 。據我了解3D打印的市場份額有30%多是在汽車行業(ye) 。新產(chan) 品的研製、新車型的開發階段大量采用了3D打印技術。汽車行業(ye) 已經趨近於(yu) 成熟。國內(nei) 有些汽車廠商已經開始考慮,學習(xi) 國外的方法,甚至已經引入了3D打印技術。其實十幾年前我國汽車行業(ye) 已經用了這種方法,比如說大連柴油機采用了這個(ge) 技術做過新產(chan) 品開發。所以說國內(nei) 的汽車行業(ye) 對3D打印這項技術認識還是比較早的,隻是數量上還不夠。
汽車行業(ye) 是怎樣具體(ti) 應用的呢?
姚山:首先是車體(ti) 設計,新設計的車型如果做一套正規模具成本會(hui) 非常非常高,可以通過3D打印技術,製造試製用的模具或者替代模具的一種產(chan) 品來製造白車身,速度很快,成本也不高。甚至如果隻從(cong) 外形來講,可以用樹脂等材料打印出來,讓大家評判、實際感覺新車的外觀,看看是不是能接受,這不是工程應用,僅(jin) 僅(jin) 是看外形的,這樣可能很短時間、很低成本就能完成車型的設計。還有就是新型發動機的研製,發動機很多都是鑄造成型的。如果要是傳(chuan) 統方法做模具去實現鑄造,成本很高。用3D打印
技術就可以不用模具,實現一些新的發動機的試製,可以縮短周期,降低成本,尤其是縮短周期,效益更加明顯。
3D打印這項技術在生物應用方麵,是否和實際應用還有很大距離?
姚山:生物醫藥的應用是最熱門的領域和方向。因為(wei) 生物應用大都是個(ge) 體(ti) 化的,不適合批量生產(chan) ,比如牙齒、骨骼的修複,除了材料強硬度性能要求以外,還有生物相容性等問題,而且是一個(ge) 高附加值的領域。未來肯定是一個(ge) 很重要的方向。這裏麵涉及材料問題非常多。所以我個(ge) 人覺得還沒有到社會(hui) 大眾(zhong) 應用的狀態,除了一些假牙的製作倒是有可能。其他的比如要把金屬製成的骨骼體(ti) 係和生物多種材料複合到一起打印,還沒有到實際應用的狀態。
誰有積極性
期待企業(ye) 創新性投入 仍需政策引導
這個(ge) 行業(ye) 現在麵臨(lin) 的問題是什麽(me) ?需要怎樣的支持才能讓3D打印真正進入生產(chan) 生活?
姚山:今年科技部的支撐計劃和863計劃已經有一些項目在支持3D打印。遼寧、江蘇、山東(dong) 很多地方,從(cong) 省裏到市裏,也有一些項目方麵的支持或出台引導性的政策。我現在個(ge) 人認為(wei) ,不完全是政府認識和政策上的問題,主要還是企業(ye) 的積極性沒有完全調動起來。
企業(ye) 是要看具體(ti) 的應用和效果,這畢竟是一個(ge) 新技術,如果這項技術在某些企業(ye) 取得了顯著效果,企業(ye) 的需求量會(hui) 隨之而增長。企業(ye) 前期做這些事情肯定投入大、成本高、有風險,政府可以通過稅收、項目支持、扶持政策,讓他們(men) 先做起來。隻要一做起來,後續市場變大了,不用政府再投入了,這個(ge) 市場也會(hui) 發展的很好。所以說引導很重要。我們(men) 的企業(ye) 大多是跟蹤型的,不太願意創新性投入,隻有少數企業(ye) ,或者那些有敏感性的人,他們(men) 才願意做這件事。但他們(men) 的投入很高。但我們(men) 的企業(ye) 大多是跟風型的,某一個(ge) 企業(ye) 做好了,後續很多企業(ye) 都跟進了。現在應該說是培育和孵化的階段,成熟度已經比較高,需要一些引導的政策。
現在有一些鑄造、裝備製造企業(ye) 也在和我聯係。可以說早期認為(wei) 這項技術能帶來效益、有這個(ge) 認識的人群已經出現了,但是真正能有市場成熟度,我判斷還需要兩(liang) 三年。等這些先走一步的人群,創造了價(jia) 值,贏得了回報,後麵會(hui) 有大批的人跟進這個(ge) 市場。
怎樣看待3D打印和傳(chuan) 統工業(ye) 製造領域的關(guan) 係?
姚山:3D打印這個(ge) 技術從(cong) 新產(chan) 品研發角度講,應該說有絕對優(you) 勢。等產(chan) 品定型以後,到大批量生產(chan) ,它的優(you) 勢會(hui) 變小。但是並不一定沒有應用。比如傳(chuan) 統製造也是先把模具做出來,然後用壓力加工等方法成型。但是模具也是單件的、小批量的產(chan) 品,如果用3D打印去做模具,就是很好的應用。3D打印可以和傳(chuan) 統的技術有一個(ge) 很好的融合,對傳(chuan) 統製造技術和工藝流程帶來一種改變。
大家不要把3D打印和傳(chuan) 統技術相對立,好像3D打印一定要取代傳(chuan) 統。不是這樣的。我覺得3D打印第一步是融合傳(chuan) 統,改變部分流程或工藝,最後可能隨著材料技術的發展,3D打印可能直接走到應用。另外,由於(yu) 材料、機器成本比較高,企業(ye) 沒有能力買(mai) 大量裝備。我聽說美國有一家做假牙的公司,一個(ge) 企業(ye) 有150台3D打印機。這個(ge) 例子提示我們(men) ,3D打印一定不能批量嗎?這是一個(ge) 相對的概念。現在的情況是設備成本高,台套數量少,暫時無法形成批量生產(chan) 的狀態。如果成本降下來,也可能形成批量的製造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