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wei) 國家戰略層麵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國內(nei) 平板顯示產(chan) 業(ye) 的發展日新月異,得到了國家和政府的著意扶持,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平板顯示產(chan) 業(ye) 的升級改造勢在必行。近年來,大陸投產(chan) 、在建和擬建的高世代液晶麵板產(chan) 線發展局麵如火如荼,大尺寸液晶麵板的自給率不斷提升,打破了國外在平板顯示產(chan) 業(ye) 中端——液晶麵板領域的壟斷,取得了話語權,但國內(nei) 平板顯示產(chan) 業(ye) 要深入發展,甚至跨越式發展,實現液晶麵板配套產(chan) 業(ye) 本土化還不容樂(le) 觀,上遊設備材料嚴(yan) 重製約著國內(nei) 平板顯示產(chan) 業(ye) 的進一步發展。
一、中遊取得突破自給率逐年提高
據DIGITIMESResearch預估,2016年大陸地區大尺寸TFT-LCD麵板產(chan) 能占全球產(chan) 能比重為(wei) 21%,中小尺寸TFT-LCD麵板產(chan) 能比重則更高,達到35.7%,整體(ti) TFT-LCD麵板產(chan) 能占全球比重則將由2011年的6.5%迅速增加至2016年的23.7%,與(yu) 韓國、台灣兩(liang) 地形成三大生產(chan) 重心。
就大陸大尺寸TFT-LCD產(chan) 能的發展進行分析,隨著國內(nei) 高世代液晶麵板線的相繼建成和投產(chan) ,到2016年所開出的大尺寸液晶麵板產(chan) 能可滿足大陸彩電品牌廠商所需TV麵板60%的自給率。屆時,大陸6代液晶麵板線及以下產(chan) 能將主要以中小尺寸液晶麵板為(wei) 主,應用於(yu) 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而多條8.5高世代液晶麵板線以生產(chan) 大尺寸液晶麵板為(wei) 主,以供應電視、顯示器等設備所需。
二、上遊設備材料領域須充實提高
如果從(cong) 京東(dong) 方在北京建5代線算起,我國平板顯示產(chan) 業(ye) 發展至今已有10年。10年間,我國幾乎從(cong) 零開始,建起了一個(ge) 規模宏大的TFT-LCD產(chan) 業(ye) 。現在我國已建和在建的生產(chan) 線有21條,包括4條4.5代線、4條5代線、2條5.5代線、3條6代線和8條8.5線,總投資達2000億(yi) 元,年生產(chan) 能力達5000萬(wan) 平方米,產(chan) 品涵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台式計算機、電視機等各類顯示終端的顯示屏,其所產(chan) 生的直接或間接年產(chan) 值達到數千億(yi) 元。
如此巨大的投資極大地拉動產(chan) 業(ye) 鏈上遊的需求,帶動基板玻璃、液晶材料、偏光片、彩色濾光片、光學薄膜、觸摸屏、背光源等相關(guan) 原材料、元器件及相關(guan) 設備等上遊產(chan) 業(ye) 的發展。據測算,2016年之後,我國TFT-LCD產(chan) 業(ye) 每年至少需要液晶材料250噸、1億(yi) 平方米基板玻璃(含彩膜用玻璃)、1億(yi) 平方米偏光片、5000萬(wan) 平方米彩色濾光片、十幾億(yi) 平方米光學薄膜、幾億(yi) 背光源組件以及數以億(yi) 計的驅動IC等,其總價(jia) 值將接近千億(yi) 元。
麵對如此巨大的商機,本土上遊設備材料發展如何呢?目前大部分的配套服務仍靠國外廠商支持,國內(nei) 上遊設備材料的發展滯後,嚴(yan) 重製約了平板顯示產(chan) 業(ye) 發展,這些主要關(guan) 鍵配套材料,當前還沒有一種關(guan) 鍵配套材料取得全麵突破,並形成能夠提供量產(chan) 產(chan) 品的企業(ye) 群體(ti) 。作為(wei)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之一,國家會(hui) 繼續扶持新型顯示產(chan) 業(ye) 。而我國液晶配套產(chan) 業(ye) 隻有解決(jue) 好核心技術、規模、發展環境問題,才能得到長足發展。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彭紅兵表示,京東(dong) 方、華星光電、天馬、中電熊貓等幾個(ge) 龍頭企業(ye) 加起來,大概也隻有國外一些知名麵板企業(ye) 規模的幾分之一,其核心的問題主要是配套,支撐產(chan) 業(ye) 能力不足,滯後於(yu) 麵板產(chan) 業(ye) 發展。
在主要關(guan) 鍵配套材料方麵,如玻璃基板、液晶材料、偏光片、偏光片、驅動IC等,全球幾大供應商市場占有率非常高,而TFT設備方麵,特別是前段產(chan) 線設備方麵幾乎是一片空白。
1、基板玻璃:實際研發尚顯不足
基板玻璃作為(wei) 構成液晶顯示器件的一個(ge) 基本部件,也是我國配套產(chan) 業(ye) 環節中的一個(ge) “軟肋”。盡管該部件隻占液晶麵板總成本的17%,但最為(wei) 嬌貴,運輸成本非常高,且其產(chan) 量直接影響到5代線以上彩色濾光片等零部件的產(chan) 量。然而我國基板玻璃多依賴進口,實際從(cong) 事基板玻璃生產(chan) 的企業(ye) 也比較少。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包括量產(chan) 、在建、延期以及擬建的本土化液晶基板玻璃生產(chan) 線總計30條。其中4.5G生產(chan) 線3條,5G、5.5G生產(chan) 線17條,6G生產(chan) 線10條。2012年,我國基板玻璃的總供給麵積不足1300萬(wan) 平米。如果這些生產(chan) 線全部量產(chan) ,預計在2015年前後基本可以滿足我國6G以下麵板產(chan) 線的需求,但我國液晶麵板產(chan) 線未來將以8.5G為(wei) 主,當前國內(nei) 的基板玻璃還不能滿足這方麵的需求。到2015年大陸將有8條8.5代液晶麵板產(chan) 線實現量產(chan) ,需要更多8.5代玻璃基板進行配套,而國內(nei) 本土廠商隻能做到6代玻璃基板,還沒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可見,本土玻璃基板企業(ye) 與(yu) 國際巨頭間差距很大。目前,北京京東(dong) 方8.5代線主要由美國康寧公司配套;華星光電8.5代產(chan) 線由日本旭硝子配套;而在建的蘇州三星8.5代產(chan) 線和廣州LGD8.5代產(chan) 線也大多由康寧、旭硝子等國際巨頭配套,本土企業(ye) 艱難插足。
目前,全球TFT-LCD的玻璃基板供應中有90%以上的份額集中在美國康寧、日本旭硝子、電氣硝子、板硝子等幾大廠商手中。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ye) 協會(hui) 液晶分會(hui) 秘書(shu) 長梁新清表示,對我國基板玻璃企業(ye) 來說,良率、成本、技術、質量和專(zhuan) 利五個(ge) 方麵是今後提升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的主要方向。
據了解,目前,國內(nei) 公司中,彩虹、東(dong) 旭(含中光電)兩(liang) 家為(wei) 國內(nei) 基板玻璃的主要供貨廠家,但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產(chan) 品質量,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使產(chan) 品更具競爭(zheng) 力。
目前,我國玻璃基板產(chan) 業(ye) 還處於(yu) 初建階段。在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ye) 協會(hui) 液晶分會(hui) 名譽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高鴻錦看來,當企業(ye) 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之後,就需要擴大市場占有率,使自己站穩腳跟。否則,已取得的成果很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中得而複失。因此,現階段我國玻璃基板企業(ye) 能否適當管控好投資衝(chong) 動顯得尤為(wei) 重要。
2、液晶材料:創新能力亟待加強
液晶材料雖隻占液晶麵板成本的約3%,但對液晶麵板的質量起著關(guan) 鍵的作用,也是液晶顯示產(chan) 業(ye) 不可或缺的關(guan) 鍵性材料。由於(yu) 其用量較少,下遊液晶麵板廠商對液晶材料的價(jia) 格敏感性很低。
近兩(liang) 年,隨著我國出台的一係列推動液晶材料國產(chan) 化的政策引導,薄膜場效應晶體(ti) 管(TFT)液晶材料的國產(chan) 化開始出現轉機。盡管如此,由於(yu) 起步較晚,國內(nei) 相關(guan) 企業(ye) 的技術水平有限,我國液晶材料產(chan) 業(ye) 的總體(ti) 生產(chan) 規模和技術實力與(yu) 器件產(chan) 業(ye) 的發展不相稱,更與(yu) 國際先進水平有不小的差距。
以我國TFT液晶產(chan) 業(ye) 2012年的銷售和使用量為(wei) 例,基於(yu) 國內(nei) 在量產(chan) 的TFT-LCD產(chan) 線,2012年國內(nei) TFT液晶的需求量按滿產(chan) 約90噸,考慮產(chan) 品的切換以及稼動率等因素,實際液晶采購量應該在70噸左右。石家莊誠誌永華顯示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奎坦言,“但國內(nei) 兩(liang) 家主要液晶供應商石家莊誠誌永華和江蘇和成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貨量大概隻有6噸左右,隻占國內(nei) 市場的8.5%,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被德國Merck、日本的JNC和DIC幾家公司所占有。”從(cong) 對比數據上可以看出,目前我國液晶國產(chan) 化的比例非常低,而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中最大的技術瓶頸是國內(nei) 企業(ye) 的整體(ti) 發展力量薄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產(chan) 品。另外,國內(nei) TFT-LCD生產(chan) 廠家對使用國產(chan) 化材料的積極性還不高也是原因之一。#p#分頁標題#e#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