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產(chan) 業(ye) 和農(nong) 業(ye) 也能送作堆!第23屆“台北國際光電周”17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亮點包括植物工廠、生醫光電、3D列印、穿戴式醫療裝置與(yu) 奈米科技,其中植物工廠呼應綠能經濟與(yu) 氣候變遷趨勢,展出植物生長燈、水耕設施、檢測和環控節能係統等設備,相當吸睛。
光電科技工業(ye) 協進會(hui) 董事長石大成表示,光電科技促成了現代“資訊化社會(hui) ”,而未來的“生態化社會(hui) ”也需要光電科技來實現,如將LED和科技管理導入農(nong) 漁畜牧領域,使農(nong) 業(ye) 科技化,相符合未來人類邁向的“綠活”生活型態。
農(nong) 委會(hui) 主委陳保基致詞時強調,農(nong) 業(ye) 和光電技術的結合,能為(wei) 跨領域合作開創無限可能。他舉(ju) 例說,植物工廠體(ti) 現了農(nong) 業(ye) 在栽培技術和植物樣態上的發展,觀賞魚產(chan) 業(ye) 很有潛力像蘭(lan) 花外銷產(chan) 業(ye) 一樣亮眼。
現場展出多種植物工廠設備。業(ye) 者解釋,大型植物工廠的層架內(nei) 裝有植物專(zhuan) 用的LED燈,與(yu) 一般LED光譜不同,為(wei) 配合光合作用,植物燈頻譜偏藍光與(yu) 紅光,且根據個(ge) 人需求不同,也可調成冷、暖白光,配合手機APP遙控,操作十分方便。業(ye) 者說,多層架型植物工廠配備水循環流通係統,經測試可種植百餘(yu) 種植物,適合量產(chan) 需求者使用。
另有業(ye) 者展出僅(jin) 水族箱大小的家用栽培器,最高可疊至4層,使用者無須先行購苗,可直接由種子培育至成株,另配備過濾網及通風扇,隻要在家中通風處插電就能使用。栽種上不用換水也不用施肥,使用營養(yang) 液即可。
業(ye) 者解釋,除家用外,植物工廠一般有2種獲利途徑,一是葉菜類的大量量產(chan) ,如小白菜、青江菜、萵苣等十字花科植物;二是種植難度高的人參、牛樟芝等高經濟價(jia) 值作物,隻要使用特定的LED頻譜和管控係統,就能培育生長條件較苛的季節性作物。
農(nong) 委會(hui) 農(nong) 試所也推出種苗工廠,大小最大可擴及一般溫室大小,采用太陽光與(yu) 人造光並用概念,加裝風扇、遮陽簾等裝置,可再加裝感測器偵(zhen) 測溫度、濕度、風速等環境條件,設定參數後就可打造半自動管控係統,預計將推廣至全國育苗場使用。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