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4日星期一,是一個(ge) 很重要的日子,對於(yu) 3D打印行業(ye) 而言尤其如此。在這一天,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3D打印出了在太空中的第一個(ge) 3D對象。當前下午4點28分,國際空間站的3D打印機為(wei) 自己的擠出機打印了一個(ge) 麵板。
那麽(me) ,這台太空3D打印機的下一個(ge) 任務是什麽(me) 呢?一個(ge) 搭扣!是的,在太空3D打印機打印完擠出機麵板之後,它的下一個(ge) 任務似乎沒那麽(me) 吸引人。但是,這不是普通的搭扣。它是由宇航員 Yvonne Cagle設計的,Cagle在以前的太空任務中一直擔任太空醫生的角色。她是基於(yu) 宇航員在進行太空任務時的實際需求設計的這個(ge) 搭扣。這個(ge) 搭扣將被用在一個(ge) 鬆緊帶上,在宇航員身上紮緊時可以防止肌肉萎縮,並保護人體(ti) 在零重力狀態下的心髒健康。這個(ge) 鬆緊帶也是特製的,可以防止關(guan) 節受傷(shang) 。當與(yu) 搭扣搭配在一起用在大肌肉群上,可以很有效地防止肌肉萎縮、促進血液循環。
“沒有搭扣,它隻是一個(ge) 很好的鬆緊帶,並不能產(chan) 生更高的壓力,以保護肌肉和神經。”Cagle說。
這個(ge) 鬆緊帶搭扣的製造被排在這台太空3D打印機眾(zhong) 多任務中的第一位。這台3D打印機是由美國加州一家名為(wei) Made in Space的公司製造的,主要用於(yu) 讓宇航員們(men) 製造一些零部件用於(yu) 更換,以避免出現那種為(wei) 了某個(ge) 小小零件就不得不削減太空任務和返回地球維修和保養(yang) 的情況。此外也為(wei) 宇航員們(men) 帶來了一定的自主權和安全感。
Cagle的搭扣並不是宇宙飛船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會(hui) 在幫助宇航員在所有的太空飛行任務中保持良好的身體(ti) 狀態上發揮顯著的作用。
對於(yu) 搭扣的設計最主要的要求是,使之堅固,足以適應空間飛行。Cagle與(yu) Made in Space和 Singularity大學密切合作,做出了這個(ge) 搭扣的設計。據天工社了解,Cagle使用的是歐特克公司的Fusion 360設計軟件。
NASA尚未設定宇航員在太空中打印這個(ge) 搭扣的確切日期——預計它將在2015年的某個(ge) 時點,其最終設計將分成三個(ge) 不同的部分打印,每一個(ge) 部分大約有4.5英寸×1英寸大。在太空中3D打印搭扣並不隻是一個(ge) 宣傳(chuan) 噱頭。因為(wei) 搭扣是輕量級的,它很可能會(hui) 在一次發射中就被損壞,而在太空中打印就會(hui) 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據了解,當這件搭扣在太空中完成時,Made in Space將已經完成了其第二代的太空3D打印機的製造。按照計劃,這台新的太空3D打印機將於(yu) 2015年春季晚些時候完成。目前在空間站上使用的3D打印機隻能使用ABS材料,而新一代的太空3D打印機將能夠打印更多的材料,甚至包括從(cong) 一個(ge) 小行星上采集的材料!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