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市場研究

Gartner:啟動成本高延緩了對3D打印機的投資

3D打印商情 來源:天工社2014-12-10 我要評論(0 )   

2014年第二季度,Gartner公司進行了一項全球調查,以確定組織單位正如使用3D打印技術或計劃使用3D打印技術。最終的調查結果顯示,較高的購置和啟動成本延緩了對於(yu) 3D打...

     2014年第二季度,Gartner公司進行了一項全球調查,以確定組織單位正如使用3D打印技術或計劃使用3D打印技術。最終的調查結果顯示,較高的購置和啟動成本延緩了對於(yu) 3D打印機的投資 。

    接受調查的330人全部來自雇員人數超過100名的組織單位,這些單位都正在使用或正計劃使用3D打印技術。60%的機構表示,高啟動成本是造成實施3D打印計劃延遲的主要因素。

    “3D打印對於(yu) 廣大的企業(ye) 和早期采用的消費者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雖然該技術已經在醫療、航空航天等製造領域有了廣泛的應用。但成本仍是購買(mai) 者首要關(guan) 注的因素。”Gartner的研究主管Pete Basiliere說。“3D打印機廠商必須與(yu) 他們(men) 的客戶密切合作,以找出該技術可能被忽視了的潛在應用,並提高其產(chan) 品的成本收益比率。那些希望嚐試這項技術,而不願意投入過多的機構應當考慮與(yu) 當地的3D打印服務機構合作。”

    調查結果還顯示,雖然原型設計、產(chan) 品的創新和開發是3D打印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但該技術也被廣泛用於(yu) 製造方麵的應用(見下圖)。

圖:為(wei) 何要使用3D打印

來源:Gartner(2014年11月)

    “企業(ye) 級的3D打印市場已經從(cong) 起步時的設計和原型應用朝著創造短期量產(chan) 的最終成品方向發展。”Basiliere先生說。“基於(yu) 這些結果和其他調查問題給出的答案,我們(men) 預測到2018年,近50%的消費者、重工業(ye) 和生命科學製造商將使用3D打印技術生產(chan) 出供他們(men) 消費、銷售或服務的產(chan) 品的零部件。”

    盡管情況在不斷變化,53%的受訪者表示,研發設計或製造方麵的管理人員是公司3D打印策略的主要影響者。CIO、CTO和其他運營部門確實發揮了作用,但不是主要的決(jue) 策者。

    “一個(ge) 有趣的發現是,壓倒性的受訪者認為(wei) ,使用一台3D打印機作為(wei) 其供應鏈的一部分,通常會(hui) 降低現有的流程的成本,特別是研究和產(chan) 品開發的費用。”Basiliere先生說。“最終產(chan) 品的成本平均降低了4.1%到4.3%,這是一個(ge) 可觀的數字。這表明,該技術的早期采用者發現了明顯的好處,這有可能推動該技術的進一步普及。”

    當選擇一台3D打印機時,37%的受訪者將打印件的質量排在決(jue) 定因素的首位;而28%的人認為(wei) 價(jia) 格是最重要的;隻有9%的受訪者認為(wei) 打印速度、打印機可以使用的材料範圍,或可打印部件的大小範圍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注:請注意,這是針對企業(ye) 級用戶的調查。)

    在受訪者中,37%的受訪者所在的單位中隻有一台3D打印機,而18%的單位擁有10台或更多。每個(ge) 單位擁有3D打印機的平均數為(wei) 5.4台。

    “顯然,這個(ge) 市場未來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長,但廠商需要努力營銷,顯示這項技術可以如何應用並帶來競爭(zheng) 優(you) 勢。”Basiliere先生說。

    有興(xing) 趣的朋友可以到Gartner公司的網站上購買(mai) 這份報告,以獲得更為(wei) 詳細的信息。該報告的名稱為(wei) 《3D打印機市場調查揭示的技術、打印機和供應商的決(jue) 策對於(yu) 企業(ye) 需求的驅動(3D Printer Market Survey Reveals Enterprise Demand Drivers for Technology, Printer and Vendor Decision Making)》。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