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瓶頸被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是限製3D打印發展的首要問題。近日,武漢紡織大學成立3D打印材料研究所,計劃對已研製成功的可供3D打印的光固化樹脂、光固化蠟材料進行市場化開發,將助推我國3D打印技術普及到手工製模、人像打印等商用領域。
此次成立的3D打印材料研究所由該校材料學院、紡織學院和化工學院的10餘(yu) 位海歸教授、博士組成,人員配置覆蓋了光固化樹脂、尼龍粉末等3D打印材料領域。
武漢紡織大學副校長薑明華教授說,研究所的優(you) 勢在於(yu) 整合了多學科資源,可以試驗合成出多種可供3D打印的新材料。以光固化樹脂為(wei) 例,此前,武漢紡織大學開發出了適用於(yu) 3D打印的光固化蠟和高性能光固化樹脂材料,該材料采用納米增韌劑和芳綸短纖維、漿粕增強劑改性丙烯酸酯類樹脂,使得固化後複合材料具有低收縮率、高精度等優(you) 點。
據了解,該技術還明顯拉低了該產(chan) 品的成本,價(jia) 格僅(jin) 相當於(yu) 國際同類產(chan) 品的三分之一。
為(wei) 早日實現產(chan) 學研結合,該研究所目前正與(yu) 東(dong) 莞一家3D打印企業(ye) 聯合建設年產(chan) 500噸3D打印用樹脂生產(chan) 線,預計實現年產(chan) 值2億(yi) 元,項目計劃3年內(nei) 建成。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