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軌道交通新聞

機器人與勞動力的成本賽跑

星之球科技 來源:榮格2017-08-17 我要評論(0 )   

近200年來,製衣過程都需要縫紉機與(yu) 人類精巧雙手的配合,然而,美國的一家公司對這種傳(chuan) 統的生產(chan) 方式發起了挑戰。該公司曆時7年開

近200年來,製衣過程都需要縫紉機與人類精巧雙手的配合,然而,美國的一家公司對這種傳統的生產方式發起了挑戰。該公司曆時7年開發出世界上第一款縫紉機器人Sewbo,希望通過縫紉的全自動化,讓服裝生產回流美國。
 
由於勞動力成本高昂,發達國家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環節,持續向低成本的發展中國家轉移,造成發達國家製造業“空心化”。國際金融危機後,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紛紛提出重振製造業戰略,機器人成為助力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武器”。一方麵,機器人的成本不斷降低,有助於縮小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勞動力的成本差距,在綜合考慮運輸成本、庫存、靠近終端市場等因素後,一些原本在低工資國家才具成本優勢的產業或產業鏈環節,在發達國家也變得有利可圖;另一方麵,機器人與智能傳感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組合,推動了工廠由自動化向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生產線的柔性化程度顯著提高,企業可以根據客戶要求進行定製化生產,縮短產品的生產和交付周期,滿足快速變化和個性化的市場需求。
 
發展中國家缺資金、少技術,但具備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因此,其經濟起飛往往依賴於服裝製造等資金、技術和技能門檻低的行業。隨著機器人越來越便宜、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高收入國家的綜合生產成本與低收入國家變得不相上下,低收入國家的許多工作崗位將被機器人所取代,也因此將被鎖定於“低水平均衡陷阱”。一些已經實現經濟起飛的發展中國家也受此衝擊,麵臨勞動密集型產業喪失國際競爭力、過早“去工業化”的風險。
 
機器人的發展無疑具有改變世界產業格局的潛力,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機器人技術取得更大的進步,從而呈現出相對勞動力的綜合成本優勢。盡管許多工作崗位在技術上完全可以用機器人替代,考慮到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供應充足,人工生產成本更低,因此機器人換人並不具備經濟上的合理性。事實上,盡管Sewbo縫紉機器人能做出衣服來,但可靠性遠不如人,成本也高於人力,並不足以支撐服裝業回流美國。
 
事實上,一個產業或產業鏈環節真實的生產成本,不僅取決於工資與機器成本之間的權衡,還受製於一個國家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礎設施水平,產業配套的完善程度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發達國家重建產業配套體係,也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
 
從這個角度看,機器人取代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地位,要走的路還很漫長。然而,發展中國家也不能對機器人潛在的顛覆性影響視而不見,必須抓住機器人與勞動力進行成本賽跑的時間窗口,加快進行資本、技術和人力資源的積累,努力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培育出超越勞動力成本的新的競爭優勢。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