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維雲網認為,價格下探是激光電視走量重要“緣由”。激光電視隨著產業鏈、產品線的成熟,產品體驗不斷提升、產品價格不斷下降。目前4K激光電視價位已經落入10000+到20000元的區間。價格大幅領先同尺寸液晶電視產品。這事實性的 讓80英寸以上彩電市場成為“激光電視”的獨秀舞台,液晶等技術產品隻能做“象征性的存在”。
截至2018年上半年,激光電視市場均價(jia) 下降至1.92萬(wan) 元。價(jia) 格下降,消費者對激光電視的認知也在不斷地提高,所以激光電視在普通家庭的應用市場可觀。雖然激光電視目前逐步在大眾(zhong) 市場“受寵”,但是據奧維雲(yun) 網調查統計,目前激光電視的安裝、配送、售後、服務等問題是依然是消費痛點。因此,激光電視廠商在保持產(chan) 品性能的同時,如何在“軟實力”上凸顯品牌硬度,也是未來今年激光電視是否真正持續保持高速發展重要“因素”。
激光電視在這一市場不僅(jin) 具有起步早、成本低的特點,再加上激光電視仿生反射式成像還具有健康護眼的特點,這將促使激光電視成為(wei) 未來許多終端顯示廠商爭(zheng) 奪的焦點。

在產業內部,相關的企業還沒有對激光電視在新一輪戰略技術儲備上的清晰定位,難以拋棄LED、OLED等現有的產業規模,造成技術上領先、但產業上滯後的尷尬,這與中國企業曆來不注重研發,習慣於“拿來主義”有一定的關係。不過,一旦在激光電視上形成產業化的規模優勢,激光半導體成本高等製約產業發展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我國已經形成半導體激光器、全固態激光器、彩色激光顯示技術鏈,目前我國在激光顯示技術方麵與國際同步,並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錯過了顯像管顯示和平板顯示之後,激光電視可能是實現彎道超車的“殺手鐧”,半導體激光器的國產化和規模化迫在眉睫。雖然德國、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都在我國之前取得成功,但難以保證壽命、可靠性以及降低成本,所以至今沒有大規模商用。
激光電視是一個朝陽行業,多給予一些政策上、資金上的支持。特別是在激光顯示產業聯盟的建立方麵,還需要政府部門的牽線搭橋。我國要將在激光電視上的技術優勢轉為產業化優勢,產業融合和構建標準是當務之急。
激光電視產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可帶動相關關鍵技術領域的跨越式發展,形成新的高新技術產業群,並可能產生輻射放大效應,取得更顯著的經濟效益。抓住國際顯示產業的升級換代的機遇,盡快實現激光電視的產業化,實現顯示產業的更新換代,刻不容緩。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