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混凝土結構的展館
記者從(cong) 河源市龍川縣政府獲悉:國內(nei) 首家建築3D打印展館,昨日在河源市龍川縣建成開放並正式啟用。
據了解,2019年底,中建二局華南公司在河源市龍川縣陽光智造公司打印了原位“輪廓工藝”3D打印雙層建築,打印完成淨用時不到60小時。在不尋常中求索“尋常”,工程師們(men) 借助科技之力,將建築與(yu) 3D打印結合,完成對現有建築技術的再造。
記者昨日走進3D打印建築現場,一棟7.2米高的雙層小樓映入眼簾,在一棟棟摩天大廈拔地而起、眾(zhong) 多地標性建築彰顯特色的今天,這棟看似普通的建築物卻吸引了業(ye) 界、媒體(ti) 、大眾(zhong) 們(men) 驚歎的目光。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在該雙層建築原址升級打造國內(nei) 首家建築3D打印展館,設置有“3D打印展廳、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先鋒驛站、辦公區”四大區,兼具企業(ye) 展示、科技體(ti) 驗、人才培養(yang) 、辦公等多重功能,旨在展示現代建築產(chan) 業(ye) 技術魅力,表達工程師們(men) 對3D打印技術的探索與(yu) 思考,推動現代建築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
3D打印出來的房子,到底有啥不一樣?記者了解到,這棟建築雖然為(wei) 3D打印混凝土結構,使用起來和傳(chuan) 統建築功能大體(ti) 一致,但是建築牆體(ti) 也可以達到隔音、隔熱、防潮的效果,且使用壽命可達50年。據介紹,3D打印建築以數字模型文件為(wei) 基礎,運用可黏合混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構造建築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原位“輪廓工藝”3D打印多層建築,成功擺脫模板化施工、實現個(ge) 性化建造。
中建股份技術中心和中建二局華南公司聯合立項課題《建築3D打印技術研究與(yu) 應用示範》成立之初,建築3D打印的研究剛剛起步,從(cong) 材料到建築3D打印的設備研發及可借鑒資料都很少,並且建築3D打印技術屬於(yu) 多專(zhuan) 業(ye) 跨領域的綜合技術專(zhuan) 業(ye) 範圍涵蓋了材料、機械、自動化、微機控製。
經過3年的技術攻關(guan) ,技術團隊已經完成了架體(ti) 結構、多種3D打印材料體(ti) 係、輸料係統、控製軟件的開發工作,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的突破,打印所需材料、設備、工藝及控製軟件均為(wei) 自主開發,已獲得15項國家專(zhuan) 利授權,技術成果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獲選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科技創新示範案例”。
該棟建築背後透露出的是建築師們(men) 一次又一次追求建築高度、跨度、深度和廣度的努力和探索。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