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報道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0月5日發表馬克·埃皮斯科波斯的文章《“鐵光束”:以色列如何在戰爭(zheng) 中用激光毀滅敵人導彈》,摘編如下:
以色列國防軍(jun) 的4層導彈防禦“盾牌”技術實力不凡,但造價(jia) 昂貴且不易操作,在作戰和後勤方麵存在諸多缺陷,以色列方麵由此對激光技術重新激發出興(xing) 趣。
與(yu) 人們(men) 的普遍看法相反,就以高能激光為(wei) 基礎的武器而言,其理念既不新穎,也談不上新潮。自本世紀初以來,以色列方麵就一直在沿此思路進行項目評估,當時提出用激光導彈防禦係統取代“鐵穹”短程防空係統。“鐵穹”項目最終勝出,以色列國防部當時得出的結論是,激光技術尚不成熟,還無法成為(wei) 一項成本效益高且具有完備運行能力的投資項目。
但以色列拉斐爾先進防務係統有限公司於(yu) 2009年恢複了以激光為(wei) 基礎的導彈防禦係統的研發工作。
拉斐爾係統公司在2014年新加坡航展上公布了一種早期概念模型,名為(wei) “鐵光束”高能激光器。該係統使用雙千瓦級固態激光,可安裝在很多類型的車輛上。
消息人士對該係統的確切細節說法不一,但目前據認為(wei) ,“鐵光束”最大有效射程為(wei) 7公裏。此外據媒體(ti) 報道,“鐵光束”的雙高能光導纖維激光在接觸到目標大約4秒後便可摧毀導彈、無人機或炮彈。
《國家利益》此前概述了“鐵穹”係統麵臨(lin) 的兩(liang) 大問題:成本效率低且無力應對密集攻擊戰術。如果“鐵光束”的實際性能可達到預期水平的話,那麽(me) 該係統就有可能徹底消除第一個(ge) 問題,同時還可大大緩解另一個(ge) 問題。“鐵穹”每實施一次攔截的成本大約要10萬(wan) 到15萬(wan) 美元。與(yu) 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鐵光束”每發射一次僅(jin) 需2000美元,攔截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2014年的加沙衝(chong) 突表明,以色列的對手已學會(hui) 通過飽和式攻擊來利用“鐵穹”係統的弱點,即在距離以色列邊界數英裏的範圍內(nei) 幾乎同時發射數百枚火箭彈。“鐵光束”可打破蜂群戰術,該係統可在超短程攔截方麵把“鐵穹”係統解脫出來,後者過去也一直苦於(yu) 應對此類攔截工作。“鐵光束”的攔截和維護成本都很低,以色列國防軍(jun) 由此可在特定時間部署更多的激光武器。
“鐵光束”的射程極為(wei) 有限,這意味著,它永遠無法取代以色列現有的導彈防禦體(ti) 係。但它可以成為(wei) 以色列國防軍(jun) 摧毀極短程導彈——特別是分擔抵擋飽和式攻擊——的能力的基石。
但“鐵光束”項目當前因官僚問題處於(yu) 無著落狀態,有關(guan) 防務預算持續不斷的爭(zheng) 論導致多個(ge) 項目遭到挾持,“鐵光束”項目便是其中的一個(ge) 。
5月4日,在以色列南部斯代羅特,以軍(jun) “鐵穹”防禦係統發射導彈攔截從(cong) 加沙地帶發射的火箭彈。 新華社/法新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