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歐洲聲望極高的著名設計協會---北威州設計中心在德國城市埃森設立了紅點設計獎,經過61年的發展,這一獎項已成為世界知名設計競賽中最大最有影響的競賽之一。
起底紅點設計獎
參與紅點設計獎角逐的產品首先要新,上市不得超過2年。嚴苛的評選標準更賦予了這個獎項很高的含金量。如今,好的工業產品絕不會是一個冷冰冰的物件,它們匯集了人類的智慧與情感,因此紅點獎評委會格外注重產品的革新性、美觀性、功能性和情感性。

三大獎項組成了紅點設計獎家族:產品設計獎、傳播設計獎、設計概念獎。在這裏我們要著重提一下設計概念獎:它將目光瞄準未來,致力於成為未來設計方向和潮流的晴雨表,重視產品在成型前的設計創意概念階段。設計概念獎分為29個大類別,獲獎產品絕對同時擁有出類拔萃的設計概念和高品質的設計外形。
紅點獎被公認為國際性創意和設計的認可標誌,獲得該獎意味著產品外觀及質感獲得了最具權威的"品質保證",同時,獲獎作品還將得到最大範圍的推廣和認知。所以,每位設計師都為贏得紅點獎引以為豪。
2016年的紅點設計獎共匯集了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件作品,其中的79件作品拿下了最佳設計獎,來自德國的獲獎產品有17件,包括萬寶龍書寫工具和格拉蘇蒂腕表等,中國也有6個產品斬獲這一獎項。

在與紅點設計獎得主的交流中人們注意到,他們的靈感真真切切地來源於生活,創造出的作品又反哺生活。比如來自意大利的Viviana Degrandi,曾經獲得過紅點設計獎,她的作品是一套6隻大小不同的碗,將收納整理詮釋得相當完美。
中學以來她就對小物件著迷,喜歡通過一點調整,改變物件的使用方式,從而讓生活變得更簡單。她也樂於研究肢體語言和禮節風俗,這些都巧妙地體現在人們對於小物件的使用方式上。Viviana會對這些細節進行上百次推敲,因此設計出的每個物件都富含意義,讓它們和使用者間產生化學反應,讓生活變得詩情畫意。
紅點博物館的無尚榮耀
對於紅點設計獎得主來說,將作品展出於紅點博物館實乃無尚榮耀。世界上共有三座紅點博物館,一座位於新加坡,一座位於台北,還有一座就坐落在德國埃森。埃森曾經是魯爾區有名的煤礦區,而今的紅點博物館就設立在礦業同盟礦區的一個巨大的鍋爐房內。這座建築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當時的原貌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昔日冰冷的廠房搖身一變藝術的殿堂,工業和藝術本就是雙生花。紅點博物館是關稅同盟12號礦更新策劃案的核心。博物館共五層,每層樓都是按其不同的類別展示曆年獲得紅點設計獎的產品,所展示的產品門類之多,產品之豐富,製作之精良,代表了各時代不同的設計理念和消費理念。
展廳內保留了高大的鍋爐設備鋼架結構,斑駁的磚牆,生鏽的鐵質構件,完全是十九世紀西方大工業時期的產物,粗獷而強悍;改造後穿插期間的現代工業材料、玻璃、拋光的合成材料、合金鋼具、燈具等細膩而精湛,兩者所產生的對比與融合相映成輝。
進入二層大廳,在足有三層樓高的空間中,懸掛著一輛現代工業的標誌物——全金屬車體,它的兩側一邊是廢棄的高大鍋爐設備,一邊是磚牆高築,其中點綴著無數曆年的獲獎作品,那種時空交錯的感覺就是最經典的蒙太奇!
圖片源自網絡
館內展品依具體量、材質、類別的不同,被安置於不同的展示位置,有從天懸掛的紡織物展示,高達三到四層樓;有放置在粗糙磚牆前的衛浴潔具、陶瓷產品;有沿生鏽鐵製台階拾階而下擺放的家用吸塵設備;有席地而置的圓球燈具和精美家具;還有專門設計的家居空間、工作空間、廚房設施,極具現代設計思維的展台、展架、展位以及現代視覺設計的空間展示。親臨其境,不能不為這些獨具匠心的設計所驚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