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me) ,下麵我們(men) 先看一看今年光博會(hui) 上展出的光纖激光器。
首先是國內(nei) 光纖激光器領頭羊之一的創鑫激光,創鑫激光在今年的光博會(hui) 上的亮點是其展出的“通過國家科技成果認證”的25000W超高功率光纖激光器,這也是本次展會(hui) 上展出功率最高的一台光纖激光器。此外還有同樣是“通過國家科技成果認證”的4000W單模光纖激光器,這也是創鑫激光本次展會(hui) 上的又一亮點。創鑫在中高功率連續激光器的技術快速提升,已經與(yu) 國內(nei) 大量激光裝備企業(ye) 合作,經受住了市場和用戶的考驗。

同樣是國產(chan) 激光器品牌領頭羊之一的銳科激光,在去年推出12000W連續光纖激光器後,又在今年展會(hui) 上展示了20000W的光纖激光器。作為(wei) IPG在國內(nei) 激光市場的有力競爭(zheng) 者,銳科激光的迅速發展在推動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國產(chan) 化的同時,客觀上也加速了國產(chan) 光纖激光器市場的競爭(zheng) 白熱化。

SPI今年展出了其6-10kW的連續光纖激光器,這家衍生於(yu) 南安普頓大學光電子研究所的英國光纖激光器製造商近年來逐漸擴大了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規模。SPI在發展脈衝(chong) 激光器、MOPA激光器等有獨到的技術,並且在銅、鋁、合金等的應用有良好的加工效果。SPI在整合了原來英國的JK Lasers後,不久前再購買(mai) 了一座新工廠,規模穩步擴大。然而該公司對高功率光纖激光器不是太執著,在2018年推出8KW功率,2019年的10KW功率來得很遲。SPI的光纖激光器10KW功率段在今年的光博會(hui) 上也並不是非常亮眼,但近兩(liang) 年來憑著豐(feng) 富的金屬加工經驗積累SPI也不斷在全球擴大市場銷售。

Lumentum展出了4kW和8kW光纖激光器新品,主打光通信的Lumentum也發現了光纖激光器市場的可圖之利,試圖在光纖激光器市場爭(zheng) 奪自己的一席之地。

熱刺激光位於(yu) 北京,原來是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CO2激光器,在行業(ye) 內(nei) 享有名聲,該公司發展光纖激光器大概是近2年的事。今年熱刺也展出了其高功率光纖激光器,而最高功率則高達15000W,令人驚訝。

在凱普林光電的展位上,也出現了3-6kW的光纖激光器。其主要產(chan) 品為(wei) 半導體(ti) 激光器件的凱普林光電也加入了光纖激光器大軍(jun) 當中。

專(zhuan) 注於(yu) 光纖激光器的福建中科光匯也同樣展出了1萬(wan) 瓦的光纖激光器。

四川思創優(you) 光展出其6000W以及10KW以上的光纖激光器

吉林長春的永利激光一直是專(zhuan) 業(ye) 的二氧化碳激光器製造商,如今也推出了多款光纖激光器,包括緊湊型的單模光纖激光器。

韓國最大的激光企業(ye) 伊歐科技(EO TECHNICS)展出了6000W的光纖激光器

上海飛博激光的緊湊型光纖激光器

Convergent的3000W光纖激光器

上麵提到的企業(ye) 有些是一直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光纖激光器研發製造,有些則是“半路出家”,而除了上述列舉(ju) 的企業(ye) ,事實上還有深圳聯品激光、傑普特光電,天津瑞晟先發,山東(dong) 海富光子,中電晶銳,美國恩耐、IPG等企業(ye) ,很多激光公司已經加入到光纖激光器市場的競爭(zheng) 中,同時也說明了中高功率光纖激光器技術瓶頸、門檻已經基本上被突破。
隨著連續光纖激光器過去兩(liang) 年大幅降價(jia) ,越來越受到金屬加工用戶的青睞,帶動了激光器企業(ye) 普遍增長率超過40%,因此吸引了更多做激光器的企業(ye) 試圖從(cong) 這股光纖激光熱潮中獲利。在國產(chan) 光纖激光器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這是十分正常的現象,表明了國產(chan) 光纖激光器正在迅速發展,就像前兩(liang) 年的納秒紫外,皮秒激光器一樣。
目前國內(nei) 的光纖激光器企業(ye) 遍地開花無疑證明了現在是一個(ge) 屬於(yu) 光纖激光的時代,然而蛋糕的增長速度比不過產(chan) 能增長,而且應用終端是極易受到製造業(ye) 加工需求影響,產(chan) 能一旦打開了就可以保持,那麽(me) 可以預見很快連續光纖激光器將進入一個(ge) 產(chan) 能過剩的狀態。從(cong) 事光纖激光器是挑戰與(yu) 機遇並存的,一方麵它的利潤空間和市場銷量還算可觀,另一方麵它的技術研發成本、運營成本是較高的。
未來一兩(liang) 年很有可能會(hui) 有更多的企業(ye) 參與(yu) 進來,這種快速發展的情況可能會(hui) 持續兩(liang) 三年年,但是像所有的技術一樣,它終將達到飽和狀態。屆時,光纖激光市場將會(hui) 進行整合,不可能所有這些企業(ye) 都能存活下去。個(ge) 別一些規模較大的領先企業(ye) 當然會(hui) 安然無恙,憑借著品牌和市場占有率仍然可以維持。但是對於(yu) 國內(nei) 一些較小的公司,等待他們(men) 的或許被收購,亦或是死亡,可能最多隻有幾家公司可以存活下去。光纖激光器市場的整合或許在未來兩(liang) 三年逐漸開始,光源層麵的洗牌應該會(hui) 率先啟動,接下來就該是激光裝備了,那時又將會(hui) 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