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以IPG為(wei) 代表的國外品牌占據著國內(nei) 光纖激光器的大部分市場,但國內(nei) 激光廠商正在加快追趕步伐。4月18日,銳科激光(300747)(300747,SZ)發布了上市後的首份年報,2018年實現營業(ye) 收入14.62億(yi) 元,實現歸屬淨利潤4.33億(yi) 元,分別同比增長53.63%、56.0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激光產(chan) 業(ye) 整體(ti) 發展較好,下遊應用領域不斷擴大,除銳科激光外,大族激光(002008)、金運激光(300220)、大恒科技(600288)、光韻達(300227)等上市公司也實現了淨利潤增長。
激光上市公司淨利大多增長
2018年登陸創業(ye) 板的銳科激光早期產(chan) 品為(wei) 脈衝(chong) 光纖激光器,主要麵向激光打標市場。2016年後,銳科激光中高功率連續光纖激光器係列產(chan) 品的份額逐漸增加,市場應用逐漸向激光切割和焊接等領域拓展。
2018年報顯示,去年銳科激光的連續光纖激光器產(chan) 品實現營收11.15億(yi) 元,營收占比達76.28%,已遠遠超過脈衝(chong) 光纖激光器。銳科激光稱,2018年fun88官网平台產(chan) 業(ye) 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新興(xing) 行業(ye) 如半導體(ti) 、麵板、新能源汽車等對激光設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浙商證券(601878)研報認為(wei) ,短期來看,2018年下半年以來下遊工業(ye) 企業(ye) 資本開支逐步收縮,行業(ye) 同比增速及預期指引放緩;中長期看,隨著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OLED、半導體(ti) 等新興(xing) 領域需求有力拓展增量空間,根據測算,由新興(xing) 領域投資拉動的激光設備的市場需求在百億(yi) 以上,將有力支撐激光產(chan) 業(ye) 中長期持續發展。
在行業(ye) 整體(ti) 向上的情況下,激光上市公司2018年業(ye) 績普遍增長。激光龍頭企業(ye) 大族激光發布的業(ye) 績快報顯示,去年實現營收110億(yi) 元,實現歸屬淨利潤17.21億(yi) 元,同比增減幅度分別為(wei) -4.60%、3.38%;金運激光2018年實現營業(ye) 收入2.13億(yi) 元,同比增15.05%,歸屬淨利潤714萬(wan) 元,同比扭虧(kui) 為(wei) 盈;光韻達2018年實現營收5.8億(yi) 元,實現歸屬淨利潤6823萬(wan) 元,分別增長13.04%、11.17%;大恒科技2018年營業(ye) 收入33.42億(yi) 元,歸屬淨利潤5064萬(wan) 元,分別同比增長12.68%、45.33%。
剛剛過會(hui) 的準上市公司帝爾激光也出現業(ye) 績高增長,去年營業(ye) 收入3.65億(yi) 元,歸屬淨利潤1.68億(yi) 元,分別同比增長120.59%、150.13%。不過在激光領域進行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的華工科技(000988)卻出現增收不增利,2018年營收和歸屬淨利潤為(wei) 52.33億(yi) 元、2.84億(yi) 元,同比增減幅度為(wei) 16.79%、-12.51%。
麵臨(lin) 產(chan) 品價(jia) 格下降隱憂
雖然激光上市公司大多數業(ye) 績上漲,但也麵臨(lin) 著盈利天花板的問題。銳科激光4月18日發布的2019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nei) 實現營收3.99億(yi) 元,同比增長24.27%,但歸屬淨利潤為(wei) 1億(yi) 元,同比降低10.88%。
對此,銳科激光表示,光纖激光器市場增速相比去年同期一季度大幅放緩,產(chan) 品銷售單價(jia) 大幅下調,導致毛利率減少。
事實上,過去幾年銳科激光的產(chan) 品單價(jia) 整體(ti) 呈現下滑態勢。2018年3月份提交的《招股說明書(shu) (申報稿)》顯示,2015-2017年,銳科激光的脈衝(chong) 光纖激光器均價(jia) 分別為(wei) 1.69萬(wan) 元/台、1.25萬(wan) 元/台、1.25萬(wan) 元/台,連續光纖激光器均價(jia) 分別為(wei) 15.15萬(wan) 元/台、13.06萬(wan) 元/台、13.47萬(wan) 元/台。
國信證券研報認為(wei) ,2019年國產(chan) 激光器企業(ye) 正處於(yu) 上市關(guan) 鍵時點,預計市場競爭(zheng) 將會(hui) 更加激烈,國內(nei) 光纖激光器市場3000W以下產(chan) 品價(jia) 格預計會(hui) 進一步下降。
此前,銳科激光通過光纖、泵浦源、光隔離器等部分核心元器件自製,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保持了較高的毛利率,淨利潤仍在增長。但在產(chan) 品價(jia) 格下降趨勢下,這樣的盈利空間能否持續還需進一步觀察。
對於(yu) 產(chan) 品價(jia) 格下降的影響及應對計劃,4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銳科激光董秘辦並發送了采訪郵件,但截至發稿未獲回複。
而其他激光上市公司的2019年一季報業(ye) 績也基本出現盈利下滑的情況。2019年一季度業(ye) 績預告顯示,1-3月份大族激光預計歸屬淨利潤盈利1.28億(yi) 元-1.64億(yi) 元,同比下降55%-65%;金運激光預計歸屬淨利潤盈利約310萬(wan) 元-363萬(wan) 元,同比下降15%-27;光韻達預計歸屬淨利潤盈利706萬(wan) 元-1008萬(wan) 元,同比下降0%-30%。華工科技則出現業(ye) 績增長,今年一季度預計盈利8800萬(wan) 元-1億(yi) 元,同比增長44.86%-64.61%。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