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市場研究

激光雷達:2023年有望迎從1到N拓展

來源:遠瞻智庫2023-04-28 我要評論(0 )   

2023 年隨著 消費有望重啟、搭載激光雷達新車型的進一步發布,以及補盲激光雷達等有望放量等因素驅動下,預計行業(ye) 將迎來從(cong) 1 到 N 的突破。我國激光雷達廠商受益於(yu) 國內(nei) ...

2023 年隨著 消費有望重啟、搭載激光雷達新車型的進一步發布,以及補盲激光雷達等有望放量等因素驅動下,預計行業(ye) 將迎來從(cong) 1 到 N 的突破。我國激光雷達廠商受益於(yu) 國內(nei) 新能源車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以及自身出色的量產(chan) 交付能力成為(wei) 全球市場主要參與(yu) 者。

2022 年為(wei) 激光雷達量產(chan) 元年,2023 年預計實現從(cong) 1 到 N 拓展


2022 年為(wei) 激光雷達行業(ye) 量產(chan) 交付元年,蔚來、理想、小鵬等多家造車新勢力廠商均已推出 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如 2022年起蔚來 ES7/EC7/ES8、小鵬 G9/P5 2022 款、理想 L9/L8MAX/L7MAX 等多款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陸續發布。根據禾賽科技招股書(shu) 數據,2022 年禾賽 ADAS 激光雷達出貨量為(wei) 6.2 萬(wan) 台;我們(men) 根據 Marklines 汽車銷量數據測算,2022 年圖達通激光雷達出貨量約 4.9 萬(wan) 台,速騰聚創約 4.4 萬(wan) 台,大疆覽沃約 1.4 萬(wan) 台。隨著搭 載激光雷達的小鵬 P7 改款、比亞(ya) 迪仰望 U8/U9、蔚來全新 ES6/EC6、新款極氪 001 等車 型有望於(yu) 2023 年發布,產(chan) 業(ye) 有望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定量測算:預計 2027 年我國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近 300 億(yi) 元


根據我們(men) 此前於(yu) 2022 年 7 月 14 日發布的報告《長光華芯:光耀中國芯,激光芯片國產(chan) 化 領軍(jun) 者》中的定量測算,預計 2022 年國內(nei) 乘用車載激光雷達銷量有望達 29 萬(wan) 個(ge) 。但考慮 到 2022 年國內(nei) 疫情影響,部分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延遲發布,導致激光雷達行業(ye) 整體(ti) 上量 節奏不及預期,我們(men) 對此前測算做出如下調整,並新增 2026~2027 年預測:


1) 根據乘聯會(hui) 發布的數據,2020 年、2021 年、2022 年我國乘用車銷量分別為(wei) 1928.8 萬(wan) 、 2014.6 萬(wan) 、2054.3 萬(wan) 輛;我們(men) 預計至 2027 年我國乘用車銷量達 2290 萬(wan) 輛,對應 2023~2027 年 CAGR 為(wei) 2%。


2) 考慮到國內(nei) 疫情影響部分新車型交付進度,我們(men) 將 2022 年 L2.5 滲透率由此前預測的 5.4%下調至 5.2%,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相關(guan) 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我 們(men) 認為(wei) L2.5 級別乘用車有望快速放量,在滲透率方麵保持快速提升趨勢,預計 2027 年達 30%。但另一方麵,由於(yu) 高等級 L4 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技術仍待成熟且法律法規 仍存在不確定性,我們(men) 預計到 2026 年才可實現規模化生產(chan) ,在此基礎上我們(men) 預計 2026/2027 年年 L4 及以上合計滲透率分別為(wei) 1%/4%。


3) 均價(jia) 方麵,考慮到半固態成本及性能或率先滿足乘用車規要求,我們(men) 假設搭載於(yu) 乘用車 上的激光雷達為(wei) 半固態式,2022 年半固態激光雷達銷售單價(jia) 約為(wei) 5000 元,我們(men) 認為(wei) 在未來規模化量產(chan) 、上遊零部件供應鏈成熟,以及補盲激光雷達放量等因素驅動下,價(jia) 格有望持續下行,假設 2023/2024/2025/2026/2027 年價(jia) 格年降為(wei) -20%/-17%/-15%/-12%/-12%,則對應價(jia) 格分別為(wei) 4000/3320/2822/2483/2185 元。


基於(yu) 以上數據及假設測算,預計 2022 年國內(nei) 乘用車搭載的激光雷達出貨量為(wei) 16 萬(wan) 個(ge) ,至 2027 年有望提升至 1363 萬(wan) 個(ge) ,對應 2023~2027 年 CAGR 為(wei) 143%;2022 年國內(nei) 乘用車 搭載激光雷達出貨金額為(wei) 8 億(yi) 元,至 2027 年有望提升至 298 億(yi) 元,對應 2023~2027 CAGR 為(wei) 106%。


國產(chan) 廠商快速崛起;量產(chan) 交付能力體(ti) 現核心競爭(zheng) 力


國產(chan) 激光雷達廠商成為(wei) 市場重要參與(yu) 者。受益於(yu) 國內(nei) 完備的汽車零部件產(chan) 業(ye) 鏈和光通信產(chan) 業(ye) 鏈,以及蓬勃發展的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市場,多款搭載國產(chan) 激光雷達新車型於(yu) 2022 年陸續發布,我國激光雷達廠商已成為(wei) 市場中的重要參與(yu) 者:根據 Yole 的統計,截至 2022 年7月,在全球範圍內(nei) 官宣的ADAS前裝定點數量累計約55個(ge) ,中國廠商份額合計約50%, 較 2019 年的 26%實現快速提升;按廠商來看,其中禾賽科技份額達 27%,超越法雷奧排 名全球第一,速騰聚創、華為(wei) 、圖達通、覽沃科技等國產(chan) 廠商份額分別為(wei) 16%、5%、5%、 2%;出貨量方麵,Yole 預計 2022 年全球將有超過 20 萬(wan) 台 ADAS 激光雷達交付上車,其 中禾賽科技份額為(wei) 23%,僅(jin) 次於(yu) 法雷奧(27%),前五名(法雷奧、禾賽科技、速騰聚創、 華為(wei) 和 Luminar)合計份額預計超 80%。



量產(chan) 交付能力是現階段核心競爭(zheng) 力。從(cong) 技術路徑的選擇上,在現階段全球激光雷達廠商仍 呈百花齊放,例如從(cong) 掃描方式來看,速騰等廠商采用 MEMS,禾賽及華為(wei) 等廠商采用轉鏡, 圖達通等廠商采用轉鏡+振鏡的方式;從(cong) 發射波段來看,速騰、禾賽等廠商選取 905nm 波 長,圖達通、Luminar 等廠商選取 1550nm 波長。我們(men) 預計未來各類激光雷達技術路徑或 仍保持共存,短期內(nei) 未見收斂;我們(men) 判斷現階段體(ti) 現激光雷達廠商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在於(yu) 量產(chan) 交付能力,生產(chan) 端的交付能力和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的保供能力將成為(wei) 各家廠商競爭(zheng) 的關(guan) 鍵,具 備較強規模量產(chan) 交付能力的廠商有望持續加強與(yu) 客戶的戰略合作。

多款產(chan) 品發布,補盲雷達有望於(yu) 2023 年開啟上車元年


補盲雷達具有超大的垂直和水平視角等優(you) 勢,能補充前視激光雷達僅(jin) 120°FOV 的不足, 以高性價(jia) 比的方案完成汽車 360°水平視場的覆蓋。若想實現 360°全域無盲區感知,滿 足自動泊車、交通擁堵自動駕駛、高速公路領航駕駛等功能,“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方案 精度不足,尤其在光照度不佳及區域紋理辨識度不好的條件下會(hui) 導致無法有效提供可靠的 碰撞邊界感知能力,若使用半固態前向激光雷達充當補盲作用,其成本過高,且水平及垂 直視場角有限,對車身周圍的障礙物存在感知盲區,因此需要搭載滿足大視場角、近距探 測、低成本、可靠性高等特點的補盲激光雷達來滿足側(ce) 向及低矮物體(ti) 的感知需求。補盲激 光雷達的上車能夠提升車輛全場景感知能力,實現與(yu) 主激光雷達的互補。


目前國內(nei) 已有五家廠商發布補盲激光雷達。CES 2022 上,圖達通首款圖像級中短距激光雷 達 Robin 全球首次亮相,其與(yu) Falcon 的全新組合也將為(wei) 整車周邊的全方位感知方案建立更 有效的安全及性能保障。2022 年 5 月,亮道智能發布了國內(nei) 首款純固態側(ce) 向補盲激光雷達 LDSatellite™,SPAD 芯片已經通過 AEC-Q100 認證,進入客戶送樣階段,全自動化智能生 產(chan) 線計劃在 2023 年第一季度進入投產(chan) 驗證階段。


2022 年 11 月 2 日,禾賽科技正式發布 純固態近距補盲激光雷達 FT120,定位近距補盲,采用基於(yu) 麵陣 VCSEL+麵陣 SPAD 的 Flash 方案,已經拿到多家主機廠百萬(wan) 訂單,預計將於(yu) 2023 年下半年開啟量產(chan) 交付;11 月 7 日,速騰聚創發布全固態補盲激光雷達 RS-LiDAR-E1,采用了二維可尋址麵陣 VCSEL 技術,可支持靈活的掃描模式,對不同測距場景實時調節局部發射功率,預計 2023 年下半 年量產(chan) 交付。一徑科技於(yu) CES 2023 正式發布全新補盲激光雷達 ML-30s+,擁有 140°x70° 的超廣視場角。隨著在高速、城區及智能泊車等場景對於(yu) 補盲感知的需求日漸提升背景下, 補盲激光雷達有望於(yu) 2023 年開啟上車元年。



補盲雷達有望帶動上遊 VCSEL 芯片等發展機遇。從(cong) 目前已經發布補盲激光雷達的國內(nei) 企業(ye) 來看,亮道智能、禾賽科技、速騰聚創都采用了 Flash 技術路線,發射端使用 VCSEL 芯片, 接收端使用 SPAD 芯片。搭載 VCSEL 芯片的 Flash 純固態激光雷達有望成為(wei) 補盲需求的最 優(you) 選擇:和半固態相比,純固態方案更易集成,具備成本和可靠性優(you) 勢;和 OPA 技術相比, Flash 方案更加成熟、結構更加簡單,能夠更早落地;和 EEL 相比,VCSEL 具備更大的發 光麵積,FOV 可以做的更大,滿足水平方向較大範圍探測及低矮物體(ti) 探測的需求,同時 VCSEL 的功率密度及 30-50 米的探測距離可以滿足近距離探測需求。在高階自動駕駛下超 車、泊車等場景對探測範圍有特殊需求,考慮到成本和性能,VCSEL 芯片未來將廣泛應用 於(yu) 補盲激光雷達,需求有望釋放。


以上內(nei) 容僅(jin) 供學習(xi) 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詳情參閱原報告。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