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電產(chan) 業(ye) 受到第2季市場漸凍、第3季回溫度過小等因素影響,除了近期財報慘狀連連、市況如履薄冰外,原本經營難度相對高的薄膜太陽能,在Veeco設備商退出銅銦镓硒(CIGS)市場、碲化鎘(CdTe)國際設備商跟進賣出,再加上宇通營收認列遭到大砍下,太陽能廠擔心,市場對薄膜太陽能將呈現信心崩堤壓力,最大問題來自資金更難籌措,恐引發惡性循環。
第2季太陽光電產(chan) 業(ye) 受到義(yi) 大利及德國市場補助政策不定的影響,使得需求凍結,導致產(chan) 業(ye) 鏈庫存跌損大增、虧(kui) 損連連,太陽能業(ye) 者對下半年市況也趨於(yu) 保守,再加上結晶矽矽晶圓廠綠能近日大幅下修財報,2011年每股盈餘(yu) 由原本預估大賺新台幣15元,變成恐賠2.9元,凸顯太陽能市況的如履薄冰。
而市占率不到總需求2成的各類薄膜太陽能廠,經營難度更高,除了仍無法有效擺脫高額的設備折舊外,報價(jia) 也要隨著主流結晶矽產(chan) 品的大幅下降而下砍,薄膜廠的壓力可想而知。
亦投入薄膜的綠能指出,目前矽薄膜太陽能年產(chan) 能45百萬(wan) 瓦(MWp),光設備1季就得固定提列新台幣1億(yi) 元的折舊,再加上其它費用與(yu) 難獲利的銷售,目前每季約要提列2億(yi) 元毛利虧(kui) 損。
矽薄膜廠八陽才因為(wei) 表現不如預期退出興(xing) 櫃,同為(wei) 矽薄膜廠的宇通又因上半年營收認列由原本的3億(yi) 元大降至3,000萬(wan) 元,近期包括設備大廠Veeco退出CIGS市場,主要即認為(wei) CIGS產(chan) 品商品化可能比預期長,而某國際設備大廠也將原本布局的CdTe設備部門出售給大陸廠,太陽能業(ye) 者表示,其實都是對薄膜太陽能市場沒信心,難敵龍頭廠FirstSolar,因而壯士斷腕,不願再燒錢。
雖說這些都是各別公司的表現,但太陽能廠坦言,這些事件猶如對薄膜太陽能市場投下原子彈,恐導致資本市場對薄膜太陽能產(chan) 生信心崩堤效應。
實際上,2011年各類薄膜廠的籌資難度已比過往高,尤其是矽薄膜領域,受到東(dong) 南亞(ya) 市場快速崛起的影響,部分矽薄膜廠接單狀況不錯,甚至業(ye) 者是訂單及產(chan) 能滿載到年底,但受到資本市場信心度不足影響,這些膜薄廠仍難吸引資本市場的青睞,籌資籌的辛苦。
太陽能業(ye) 者說,薄膜市場被視為(wei) 是次世代的產(chan) 品,包括2011年以台積電投入CIGS最具代表性,但除了台積電、聯電資金實力雄厚,其他業(ye) 者幾乎都必須籌資才能有效運轉,業(ye) 者已開始擔心因為(wei) 信心崩堤效應?i及到原本表現不差的業(ye) 者,也被迫因為(wei) 缺乏資金,使運作步入惡性循環。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