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我國的FTTH建設大年。光纜使用量占據全球60%,現場連接器占到全球使用量的70%,保守估計全國成端使用量達到2000萬(wan) 隻。作為(wei) 處於(yu) 物理光網絡的最後一個(ge) 連接節點,現場連接器業(ye) 已成為(wei) 主流成端技術。福耶?禍耶?一時我們(men) 還難下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ge) 帶有一定技術門檻,但技術領域又相對單一(機械)的新興(xing) 子領域,近兩(liang) 年來可謂招蜂引蝶,稍有嗅覺的小資本紛紛蜂擁而至。但風險也是“隨風潛入夜”,為(wei) 我國的FTTH網絡帶來無窮的隱患,無聲地布下地雷陣。
非預置光纖現場連接器大行其道原因何在?
最讓光通信行業(ye) 者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所謂非預置型現場連接器(俗稱直通型現場連接器)居然進入我國行業(ye) 標準!在網絡建設中更是大行其道,究其原因,有以下兩(liang) 點:
首要原因在於(yu) 國內(nei) 廠家的認識局限,我們(men) 研究光連接器的曆史發現,我國從(cong) 來就沒有一個(ge) 光連接器的真正發明,光連接器從(cong) 70年代愛立信的熔接到法國人發明機械V槽連接,到80年代日本NTT突破性的FCSC連接器,再到國際上已處於(yu) 主導的美國LUCENT發明的LC連接器,均未見我國身影。光連接器本質還是一個(ge) 光學器件,我國廠家長期定位在生產(chan) 組裝,導致廠家潛意識裏認為(wei) 光連接器是個(ge) 純機械產(chan) 品。
大家耳熟能詳的光連接器的插損和回損竟然在我國業(ye) 內(nei) 理解不深入,不全麵,特別是回波損耗更是被人忽視。國內(nei) 現場連接器的設計和生產(chan) 廠家意識不到回波損耗的意義(yi) ,直接導致“無視”回波損耗,甚至為(wei) 企業(ye) 之利,攻擊預置型現場連接器用於(yu) 折射率補充的技術。
我國現場連接器和冷接子研發曆程,國內(nei) 最早從(cong) 事現場連接器研發的是武漢郵電科學院然後是南京普天和同星光電,它們(men) 早期均受困於(yu) 國內(nei) 基礎工業(ye) ,材料和亞(ya) 微米機械加工技術,研發進度緩慢;國內(nei) 部分小機械廠家在和這些公司合作工作中,捕獲到市場信息,直接跳過技術瓶頸—預置光纖和工程光纖在V槽中的對接,開發出“非預置”現場連接器。非預置就是將光纖直接穿越連接器,在陶瓷端麵對齊,然後壓緊光纖。
“非預置”現場連接器的本質就是一個(ge) 被運維使用了數十年的裸纖適配器,其技術本質就是利用陶瓷插芯的高精密內(nei) 孔來限位光纖,這種利用陶瓷插芯來限位光纖的技術絕對是多快好省的技術,但有幾個(ge) 問題無法規避:
光纖在陶瓷插芯中沒有固定,(常規的尾跳纖,光纖是被用膠固化在插芯中的)這勢必導致光纖有微小的自由度,這如何保證要求光纖的穩定對中呢?
端麵沒有研磨,光纖對中要求的機械幾何尺寸沒有保證,就是我們(men) 平常所說的3D指標沒有保證,單純依靠切割刀切割的光纖端麵無法保證光纖耦合效率。
回波無保證,切割的光纖端麵會(hui) 極大增加的菲涅爾反射,使通訊線路中的回波損耗增大上萬(wan) 倍,嚴(yan) 重影響到光端機激光器的發射信號,損害通訊質量,降低網絡覆蓋距離。
非預置光纖現場連接器是在光學原理都沒弄清楚的情況下,利用關(guan) 注度不對稱,忽悠了全國運營商。
非預置光纖現場連接器在國內(nei) 大行其道的第二個(ge) 重要原因在於(yu) 運營商對CAPEX的過度關(guan) 注,加上項目建設的緊迫性,對處於(yu) PON網絡中重要的現場連接器甄選不嚴(yan) ,重視不夠;發達主流國家采用的預置光纖來連接器,性能優(you) 異,但成本過高,運營商為(wei) 降低CAPEX急需大量采用低成本的現場連接器。曆史的機遇給了非預置型現場連接器這個(ge) 黃金般得窗口。單這種忽略處於(yu) 下級OPEX的建設模式,最終會(hui) 導致很高中國FTTH運營成本。
根據在工信部質檢中心實際檢測及各地運營商招標測試及實際應用情況,出現質量問題的較多的產(chan) 品就有光纖現場連接器。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le) 平曾表示:“本以為(wei) FTTH能節省維護成本,誰知OPEX不降反升。現在看來,中國電信的FTTH質量問題太多,而且極大部分問題都出在ODN上。”
我國現場連接器綜合風險分析
事實上,我國現場連接器的問題不僅(jin) 僅(jin) 是錯誤的選擇了非預置光纖現場連接器的問題,近年各廠家陸續推出的預置光纖現場連接器的問題也不少。
1.產(chan) 品性能參差不齊故障率高,故障率高的根本原因在於(yu) 現場連接器的核心V槽精度不要導致,雖然我國各生產(chan) 廠家陸陸續續學習(xi) 到美國日本V槽的材料和機械成型技術,並掌握和核心的工藝技術,但依然不能像日本住友等廠家研發自己的V槽材料和成型零件的注塑設備的深度,市麵常規的材料和成型設備是0.01mm米級的設備,在製造亞(ya) 微米級別的的V槽零件時,是無法保證批量的穩定性的。這種不穩定性注定現場連接器在工程網絡中的高故障率。
2.使用壽命短,可靠性低。國內(nei) V槽均采用了塑料材料,普通的塑料材料的蠕變特性和吸水性都將在時間軸上反映出V槽尺寸的變化,這種變化將累計應力,改變光纖對中耦合,使光學性能異化。所以筆者在日本參觀拜訪時,發現他們(men) 最關(guan) 注現場連接器的是材料可靠性,對V槽零件的塑料材料的研究是現場連接器的核心。網絡管道是運營商最重要的資產(chan) ,NTT明白現場連接器可靠性和壽命的重要型,對基礎材料的驗證性研究的極端重視就不難理解。
3.損耗大,縮短覆蓋距離。現場連接器的“營銷數據實驗數據廠家自測數據工程數據”相差懸殊,現場連接器的名稱裏就要“現場”兩(liang) 字,所以工程數據是我們(men) 考核的標準,現實是我國的現場連接器工程數據很差,很多達到了1dB以上,嚴(yan) 重的縮短了PON的傳(chuan) 輸距離,增大了網絡建設成本。
4.有標準沒規範,沒定義(yi) 到快接真正的內(nei) 涵,工程性定義(yi) 太少,導致運營商工程困難,操作很難統一規範。
5.我國對信息麵板製定規範時,時間局促,對采用86標準有稍許不完善的地方。美國和日本都有鑒於(yu) 光纖彎曲的特殊性,采用了與(yu) 電(強電和弱點)不同的規範,我國FTTH和電信息插座采用了和電相同的86標準,導致現場連接器在皮線上成端後,盤存空間異常局促,很難保證有一個(ge) 合理的彎曲半徑,加上我國皮線所用的塑料材料較差,將很難保證現場連接器皮纜的30年使用壽命,給FTTH帶來質量隱患。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