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符合現實嗎?我們(men) 是否終於(yu) 將要目睹“死光”的出現?激光武器經受考驗。
在激光問世50年之後,這種無處不在的現代技術或許已準備好提供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中屢見不鮮的東(dong) 西――激光發射器。
技術的進步已經使軍(jun) 方試驗人員有可能利用陸基激光器擊落來犯的迫擊炮彈,軍(jun) 事指揮員接近於(yu) 能夠從(cong) 空中發射瞄準坦克或地雷的激光脈衝(chong) 。
波音公司在西稚圖的機載激光器計劃是一個(ge) 導彈防禦項目,屬於(yu) 美國國防部支持的數十個(ge) “定向能”計劃之一,這些計劃由波音、雷神和諾思羅普-格魯曼等軍(jun) 火承包商負責實施。波音公司的邁克・裏恩說:“讓我來告訴你,我們(men) 就是看不見的‘死光’。”
自從(cong) 上個(ge) 世紀80年代以來,汽車公司就用激光器切割製造汽車用鋼板,今天它們(men) 用功率在2500至5000瓦之間的激光器,每分鍾可以切割數百英寸鋼板。軍(jun) 事研究用激光器目前的功率則高出10到20倍,因此其潛力得到大幅提升,可在數秒之內(nei) 切割金屬。
《假想武器:五角大樓科學內(nei) 幕探秘》一書(shu) 的作者莎倫(lun) ・溫伯格認為(wei) ,激光器正在日益得到軍(jun) 方的使用。槍炮的瞄準器采用激光裝置,激光裝置“鎖定”目標以便幫助指導飛機從(cong) 空中投放炸彈,通信線路的安全也依賴於(yu) 這種裝置。
發展激光武器的主要障礙之一始終是如何生成足夠能量,以獲得作戰計劃人員所設想的那些類型的激光脈衝(chong) 。不過設計人員最近跨越了100千瓦的基準功率,這被認為(wei) 是研製工作中一個(ge) 重要的裏程碑。工程師改進了透鏡塗層、激光器製冷和微型化電子器件,從(cong) 而避免了大功率激光脈衝(chong) 在操作過程中把武器本身燒毀。
於(yu) 是,多年的研究終於(yu) 產(chan) 生了在戰場上有用武之地的激光器,隻有一個(ge) 可能的例外――彈道導彈防禦。然而恰恰是在這個(ge) 防禦領域,使用激光器的概念得到了最多的宣揚。

美軍(jun) 在進行激光武器試驗。
為(wei) 什麽(me) 呢?成本是一個(ge) 原因。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去年取消了購買(mai) 一架裝備激光器的波音747飛機的計劃,為(wei) 納稅人省下2.14億(yi) 美元。該計劃的進程比預定晚了8年,並已超支40億(yi) 美元。蓋茨還質疑一種需要在距離導彈80英裏範圍內(nei) 才能將其擊落的激光器的實用性,因為(wei) 這意味著它必須飛越敵方的空防區域――這很可能是自殺之舉(ju) 。
前空軍(jun) 首席科學家、目前在馬裏蘭(lan) 大學任教的馬克・劉易斯說:“把激光器安裝在747這樣的大型飛機上工作是一回事,把某種真正有意義(yi) 的武器投入戰場則是另一回事。”那架747原本將成為(wei) 軍(jun) 方第二架裝備激光器的飛機。現有的代號YAL-1的747“機載激光器試驗機”與(yu) 其說是件武器,倒不如說是個(ge) 研究項目。
劉易斯說,軍(jun) 用激光器計劃功率的提高出人意料。1月份使用的安裝在747飛機上的100千瓦(或更大功率)激光器足以在不到2分鍾的時間內(nei) 把飛行中的導彈燒出一個(ge) 窟窿。
但是溫伯格認為(wei) ,仍然存在著減輕激光武器重量的難題。全國研究委員會(hui) 說,導彈防禦局的化學激光器重量超過17.5萬(wan) 磅。溫伯格說,如果走訪實驗室,“你會(hui) 看到激光器的尺寸差不多有兩(liang) 幢樓那麽(me) 大。你不可能把它裝到槍管上。”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