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美國波音公司推出一款名為(wei) “高能量激光移動實驗機器”的地麵移動激光武器。該激光戰車被譽為(wei) 地麵“死星”,可以以每秒約30萬(wan) 千米的速度(光速)發射固態激光來摧毀敵方目標。美國軍(jun) 方希望利用“高能量激光移動實驗機器”對付來襲導彈,保護地麵部隊的同時不傷(shang) 害友軍(jun) 。
美軍(jun) 艦載激光武器係統。
激光戰車有望明年服役
波音公司日前表示,他們(men) 已經成功完成“高能量激光移動實驗機器”地麵移動激光戰車的研發,並對這款戰車進行了測試。
波音公司的這台激光戰車由一台8×8輪式、500馬力的奧什科什重型擴展機動性戰術卡車改裝而成。波音公司的定向能量研究部門將一台10千瓦的固態激光武器係統裝配在了戰術卡車上,使其成為(wei) 一台地麵移動型激光戰車。波音公司表示,“高能量激光移動實驗機器”已經做好了參加實地演練的準備,並計劃在2013年作為(wei) 捕獲、跟蹤和摧毀戰略目標的新型裝備加入美國陸軍(jun) 。
據悉,對“高能量激光移動實驗機器”的測試是波音公司與(yu) 美國陸軍(jun) 空間導彈防禦司令部簽署的合同中的一部分。項目經理布萊恩·比爾茲(zi) 利表示:“此次測試的完成標誌著過去幾年來我們(men) 和空間導彈防禦司令部的合作取得了極大的進展。我的團隊這次展示的這套革命性係統有能力參與(yu) 實際作戰並能在戰爭(zheng) 中拯救生命。”
激光武器的功率非常大,機載激光武器係統就像空中發電機。
五角大樓期盼激光武器
五角大樓渴望發展激光武器,這並不是因為(wei) 激光武器是科幻一般的存在,而是激光武器具有難以置信的精準度和光速般的攻擊速度;此外,激光武器的成本相對較低而且隻要電力供應充足,就可以源源不斷地提供“彈藥”。
在應對以上攻擊時,由於(yu) 敵方短程導彈升空隻需幾秒鍾即可覆蓋打擊目標,地麵作戰部隊幾乎沒有時間來應對或躲避攻擊。如果采用重型密集火力摧毀來襲導彈極可能誤傷(shang) 友軍(jun) 。因此,美國陸軍(jun) 希望開發出一種激光武器,能夠以光速摧毀非定向導彈,解決(jue) 陸軍(jun) 麵臨(lin) 的大敵,但軍(jun) 方在這方麵的研發一直相當緩慢。
有望成陸軍(jun) “救星”
激光戰車可以以每秒約30萬(wan) 千米的速度(光速)發射固態激光來精確反導,美軍(jun) 可以利用其光速來應對任何空中襲擊,同時可以避免誤傷(shang) 友軍(jun) 。因此,五角大樓對波音公司此次推出的“高能量激光移動實驗機器”寄予厚望,軍(jun) 方認為(wei) 這種超級激光武器具有對抗並摧毀火箭彈、導彈、炮彈、飛機和無人飛機的能力。
波音定向能量係統部門副主席、“高能量激光移動實驗機器”項目負責人麥克·裏恩表示:“波音此次推出的‘高能量激光移動實驗機器’是目前最好的固態激光技術,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它可以保證地麵作戰部隊有效防禦火箭彈、炮彈、迫擊炮及無人機的空中威脅。此次對‘高能量激光移動實驗機器’進行的高性能測試意味著,我們(men) 向新一代定向能量型武器係統的研製邁出了關(guan) 鍵的一步。”
然而,激光戰車搭載的激光武器功率隻有10千瓦,跟五角大樓的期望值還有很大差距,此前五角大樓期望其發射最大功率可以達到100千瓦。
波音公司研發的激光戰車。
激光武器迎來春天
具備輕量化、小型化、發射集中特點
從(cong) 上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軍(jun) 方就致力於(yu) 激光武器的研究,最近幾年,科學家在固態激光發射係統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激光武器開始具備輕量化、小型化和發射集中的特點,並真正迎來春天。
2009年11月18日,在加利福尼亞(ya) “中國湖”海軍(jun) 空戰中心,一架機頭裝備有機載戰術激光係統的波音747飛機使用高亮度的激光射下了5架不同射程內(nei) 的無人機。之所以選用波音747,是因為(wei) 激光武器的功率消耗非常大,發電設備體(ti) 積也非常大,整架飛機被改裝成了一個(ge) 移動的空中發電機。
這種機載戰術激光係統由波音公司研製的機動主動目標導向設備綜合實驗係統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激光發射炮塔兩(liang) 部分組成。激光發射炮塔裝在飛機的頭部,由球形轉塔和滾轉外殼組成,轉塔內(nei) 有大孔徑望遠鏡和高透過率的窗口,提供任務所需的全部運動範圍。
波音公司相關(guan) 項目負責人表示機動主動目標導向設備綜合實驗係統可以用相對較低的激光能量對目標物進行長距離的精確、致命跟蹤和打擊。預計可以摧毀320千米以外、尚在推進過程中的彈道導彈。與(yu) 此同時,由波音公司開發的地麵版激光武器係統“激光複仇者”也射下了一架無人機。#p#分頁標題#e#
據介紹,此前研發的激光武器係統所發射的激光束由化學混合物產(chan) 生,是一種高能化學氧-碘激光器,穩定性及功能性不及激光戰車。
蘇聯曾造激光坦克
能讓飛行員失明,幹擾敵機電子儀(yi) 器
2010年,俄羅斯武器技術博物館展出一輛名為(wei) 1K-17的坦克引發了參觀者的轟動。
據悉,這輛1K-17坦克是蘇聯專(zhuan) 門為(wei) 對付敵方戰機而設計的一款激光坦克,坦克發射的激光不僅(jin) 能讓敵方飛行員失明,還會(hui) 幹擾敵機的電子儀(yi) 器,使其失去作戰能力。
與(yu) 美國相比,蘇聯對研發激光武器的熱情更高。1977年,當西方世界為(wei) 《星球大戰》折服時,蘇聯軍(jun) 工部門已經開始著手研究激光坦克。
蘇聯對其所運用的精密光電係統高度保密,1982年研製成功第一台自行式激光武器係統“短劍”(1K-11),隨後在烏(wu) 拉爾運輸與(yu) 機械工業(ye) 設計局總設計師尤裏·瓦希列維奇·托馬曉伐的領導下,這套激光武器係統被安裝在兩(liang) 種自行式履帶平台上,用以考察激光武器係統的性能及在實際戰爭(zheng) 條件下的穩定性與(yu) 適應性。
在最早裝載激光武器的武器平台中,1K-17坦克就是其中之一。但不知出於(yu) 何種原因,蘇聯並未將激光坦克投入批量生產(chan) ,兩(liang) 種原型機都隻生產(chan) 了一台。2009年,俄羅斯軍(jun) 方發現,經過長期試驗後這兩(liang) 輛激光坦克已經十分破舊,被扔在倉(cang) 庫幾乎無人關(guan) 心。
有傳(chuan) 言稱,美國情報人員得到1K-17激光坦克的資料和照片,並以此為(wei) 基礎向國會(hui) 申請研發資金研製地麵激光武器。
如今,美軍(jun) 海陸空三軍(jun) 都加快了激光武器的研製,在與(yu) 俄羅斯的競爭(zheng) 中實現了趕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