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航天/武器

殲15總師:fun88官网平台成型鈦合金構件優於美國

激光製造商情 來源:新華網2013-09-12 我要評論(0 )   

最近央視欄目《麵對麵》對殲-15的總設計師孫聰進行了專(zhuan) 訪,其中披露了很多有關(guan) “飛鯊”研製的重要信息。其中孫聰對央視記者,還特別談到了“下一代飛機肯定也要有安排”...

        最近央視欄目《麵對麵》對殲-15的總設計師孫聰進行了專(zhuan) 訪,其中披露了很多有關(guan) “飛鯊”研製的重要信息。其中孫聰對央視記者,還特別談到了“下一代飛機肯定也要有安排”。這讓軍(jun) 事愛好者對中國未來的艦載機更充滿了期待。但是我們(men) 在憧憬第二代國產(chan) 航母艦載機的同時,不妨對現在的殲-15有一個(ge) 更為(wei) 客觀和全麵的認識。在中國航母艦載機發展的過程中,殲-15絕不是僅(jin) 僅(jin) 是滿足航母起降的初始平台,更不是曇花一現被後來者所取代的“第三代戰機”,而是要在長期過程中會(hui) 發揮一個(ge) 攻防主力的作用。

     

       2012年11月,央視在報道艦載機首次航母起降時,是這麽(me) 介紹殲-15的:在遼寧號上成功起降的殲15戰機,是我國自行設計研製的首型艦載多用途戰鬥機,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chan) 權,它具有作戰半徑大、機動性好、載彈量多等特點;可根據不同作戰任務,攜帶多型反艦導彈、空空導彈、空地導彈以及精確製導炸彈等精確打擊武器,具有全海域、全空域打擊能力。殲-15各項性能,可與(yu) 俄羅斯蘇-33、美國F/A-18等世界現役主力艦載戰鬥機相媲美,因此被譽為(wei) 凶猛強悍的空中“飛鯊”。

殲15戰機(資料圖)
                                                 殲-15戰機(資料圖)
 

殲-15臨(lin) 空
                                                     殲-15臨(lin) 空
 

           孫聰在央視欄目《麵對麵》對殲-15的定義(yi) 是:殲-15是我們(men) 國家的第一代以製空為(wei) 主的多用途戰鬥機,應該屬於(yu) 第三代戰鬥機,差別就是這麽(me) 一個(ge) 差別,就相當是中國的航空的起步晚,但起點高,有後發優(you) 勢。

           

            以製空為(wei) 主的多用途戰鬥機,是對殲-15一個(ge) 定性的判斷。在《麵對麵》節目解說中透露,殲-15是在我國自行生產(chan) 的殲-11殲擊機基礎上開發的,裝配有鴨翼、折疊式機翼,機尾裝有著艦尾鉤等艦載機特征,起落架強度高。眾(zhong) 所周知,殲-11是一種雙發重型“空中優(you) 勢”型戰鬥機,因此在其基礎上研發的殲-15,在爭(zheng) 奪製空權上就有一定的優(you) 勢。而俄羅斯的蘇-33也體(ti) 現了這種特性,從(cong) 指標上來看,蘇-33除了在推重比上落後於(yu) 陣風M,而在其他方麵基本和F/A-18E和陣風M持平,而且蘇-33的推重比要超過超級大黃蜂,因此在空戰格鬥性能上要超過F/A-18E。

       

        但外界普遍對蘇-33的空戰性能並不看好,因為(wei) 蘇-33首先就是空機重量太大。蘇-33的空機重量達到了18.4噸,超過了F/A-18E的13.4噸,更是遠大於(yu) “陣風M”的9.7噸。這就意味著蘇-33在起飛時的載彈量和燃油攜帶量都會(hui) 比較有限,這就限製了蘇-33的空戰性能。其次是航空電子設備比較落後。蘇-33的航空電子設備基本落後於(yu) F/A-18E戰鬥機10-15年。F/A-18E卻借助美國雄厚的航空電子基礎,從(cong) 而擁有了更好的航電設備和人機界麵,從(cong) 而彌補了與(yu) 蘇-33單純飛行性能上的差距。加上美國航母戰鬥群的預警手段,實際作戰中“超級大黃蜂”反而要壓著蘇-33打。

       

        因此,現在評估和蘇-33極為(wei) 相似的殲-15製空性能,也要看看其能否解決(jue) 這兩(liang) 個(ge) 重大問題。首先是減重。現代戰鬥機減重,無外乎有兩(liang) 個(ge) 途徑。第一是設計上優(you) 化,第二是使用新型材料。前蘇聯的蘇-27就充分體(ti) 現了設計減重的思路。這款使用超過60%鋁合金的戰機,由於(yu) 廣泛采用結構係統布局一體(ti) 化、總體(ti) 、結構布局一體(ti) 化、結構局部合理化設計等來減輕結構重量。而孫聰在央視訪談中也講到:“減重的工作是相當複雜的。首先你要是在載荷的設計上,在結構的這個(ge) 設計的靈巧性,就是結構的效率上,在選材上,等等這一係列的實現最終的重量的減少。”

       

        此外大量使用新材料已經成為(wei) 作戰飛機減重的普遍方法。在應用新材料減重上,使用鈦合金和複合材料越來越成為(wei) 主流。F-22使用鈦合金和複合材料比例已經達到了66%,而傳(chuan) 統的鋼和鋁合金還不到20%。從(cong) 最近的媒體(ti) 報道上來看,中國在航空用鈦合金的發展上十分迅速。中國鈦合金研發上,其性能水平、生產(chan) 工藝、流程及標準目前均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鈦合金加工方麵,2013年1月18日召開的2012 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華明教授主持的“飛機鈦合金大型複雜整體(ti) 構件激光成形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這意味著我國成為(wei) 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ge) 掌握飛機鈦合金結構件激光快速成形及技術的國家。而且我國已經能夠生產(chan) 優(you) 於(yu) 美國的激光成形鈦合金構件,成為(wei) 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激光成形鈦合金大型主承力構件製造且付諸實用的國家。中國的殲15如果能在設計上體(ti) 現創新特色,盡可能減少結構重量,同時在材料上大量應用鈦合金等航空新材料,再加上國內(nei) 已經有一定基礎的複合材料,殲-15實現空重的降低,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其次是在航空電子領域。相對於(yu) 前蘇聯,中國的電子工業(ye) 正在迅速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在機載火控雷達上,中國的殲10、殲11已經裝備了多功能脈衝(chong) 多普勒雷達,而據媒體(ti) 披露新的殲10B戰機更裝備了相控陣雷達。由於(yu) 中國在相控陣雷達收發組件以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上技術已經有長足進步,因此殲15在機載雷達方麵完全能夠與(yu) “超級大黃蜂”處於(yu) 同一檔次,甚至能夠達到陣風M的水平。而且和已經過去蘇式戰機複雜繁瑣的飛行儀(yi) 表座艙相比,中國大量現役的三代戰機已經安裝了大量多功能顯示器,甚至還用上了彩色液晶顯示器。在央視欄目《麵對麵》中,一些網友已經發現殲-15模擬器的座艙就至少有三個(ge) 多功能顯示器。應該說,殲-15的整個(ge) 座艙技術水平雖不能與(yu) F-35相媲美,但達到超級大黃蜂M的水平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因此現在我們(men) 判斷殲-15性能,“與(yu) 俄羅斯蘇-33、美國F/A-18等世界現役主力艦載戰鬥機相媲美”不是單純的宣傳(chuan) 而是有著實實在在的技術基礎。但是現在很多觀點認為(wei) ,殲-15的滑躍起飛方式,存在先天的不足,限製了殲-15在對地對海攻擊等多用途方麵的性能。那麽(me) ,殲-15能不能改裝成彈射起飛呢?

        航母噴氣式艦載機由滑躍起飛改為(wei) 彈射起飛,世界上似乎還沒有先例。但這並不違反現代戰機的基本設計規律。一般認為(wei) 彈射起飛要對起落架部分進行加強,而滑躍起飛則不需要;而兩(liang) 者都需要阻攔索降落方式,因此都要對機體(ti) 結構進行加強以應對著陸帶來的巨大衝(chong) 擊。這樣來看殲15要改裝彈射起飛,就還要增加重量。有人計算過,現在的殲-15要改裝彈射起飛,加強起落架,可能要增重300公斤。這對於(yu) 嚴(yan) 格控製空重的殲-15來說,並不是個(ge) 好消息。然而也有觀點認為(wei) ,殲15改裝成彈射起飛後還可以減重,因為(wei) 原來為(wei) 了改善滑躍起飛低速飛行性能而設計的增升裝置,如殲-15的鴨翼等,則能夠在彈射起飛方式下取消。這樣相比較來計算,殲-15改裝後的增重,能夠控製在200公斤以下。而且在《麵對麵》節目中,很多網友發現殲-15的起落架“十分粗壯”,因此有些人判斷殲-15本來就有裝彈射起飛的“計劃”。彈射起飛可以進一步增加殲-15的滿載起飛重量,從(cong) 而加大殲-15的載油量和武器掛載能力,這對於(yu) 殲15及其航母編隊性能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意義(yi) 。#p#分頁標題#e#

      

        因此,“一個(ge) 飛機出來,肯定是一個(ge) 係列化的發展,然後這個(ge) 係列到一定程度,下一代飛機肯定也要有安排。”我們(men) 應該對孫聰總設計師在節目中說的這段話,進行深度的思考。有些人或許認為(wei) ,研製彈射型的殲-15需要中國有裝備彈射器的航空母艦,這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麽(me) 在這段時間內(nei) ,中國為(wei) 什麽(me) 還要在殲-15上下功夫,還不如直接研製新一代隱身艦載機。

       

        然而事實上,空軍(jun) 和海軍(jun) 航空兵的作戰樣式有很大的不同。空軍(jun) 裝備中第四代戰機是毫無疑問的王者。然而在海軍(jun) 裝備中,第四代隱形機的研製就更加複雜,而且三代重型機的地位也比我們(men) 想象的要穩固的多。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