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曆來是“九省通衢”,兵家必爭(zheng) 之地。隨著近年來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加速發展,以武漢為(wei) 龍頭發展起來的武漢城市圈,正全力打造中部地區先進製造業(ye) 基地,匯集了汽車、家電、工程機械等行業(ye) 的國內(nei) 知名企業(ye) ,可謂是群雄逐鹿,強手雲(yun) 集。
麵對如此複雜的市場環境,置身其中的寶鋼國際華中公司,依托寶鋼強有力的體(ti) 係優(you) 勢,苦練內(nei) 功,不斷提升裝備技術水平、強化內(nei) 部管理、提高服務含金量,牢牢地紮穩了腳跟,並不斷地實施市場攻堅戰,近年來取得了不俗的業(ye) 績。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近年來,用戶對產(chan) 品規格以及質量的個(ge) 性化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尤其是汽車製造企業(ye) ,對材料剪切加工的工藝需求越來越複雜,傳(chuan) 統的橫切、縱切“兩(liang) 把刀”已經很難滿足日益複雜多變的用戶需求。正是基於(yu) 這樣的判斷,依托寶鋼和寶鋼國際強大的體(ti) 係力量,華中公司不斷地對剪切加工中心的現場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從(cong) 最初的縱切、橫切,發展到了目前擁有激光拚焊、落料等多條加工機組,並且在布點上更趨合理,覆蓋了湖北、湖南、江西、河南等地,可以較好地滿足華中區域用戶的需求。
為(wei) 了更好地為(wei) 汽車製造用戶提供個(ge) 性化服務,2012年底,華中公司新上了一套年產(chan) 量500萬(wan) 片的落料機組,具備落料、擺剪的功能,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剪切形狀較為(wei) 複雜的各種汽車零部件,並能顯著提升材料成材率。當時,武漢周邊具備完整的縱切、橫切、激光拚焊和落料加工等一整套裝備的加工中心為(wei) 數不多,華中公司在同質化鋼材需求為(wei) 主的競爭(zheng) 激烈的市場上占據了一定的主動權。
盡管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是,如果沒有超常規的服務手段,用戶的個(ge) 性化需求還是很難滿足。麵對用戶的苛求,華中公司的態度很明確——改變生產(chan) 工藝,千方百計全力滿足。去年,某空調用戶提出,麵板產(chan) 品質量要達到汽車外板的要求,產(chan) 品必須整卷通板,切割要做到中間分切。該用戶對麵板質量提出這樣的高要求,華中公司以前從(cong) 未遇到過。對此,華中公司成立了一個(ge) 質量營銷虛擬團隊,對現場生產(chan) 工藝進一步優(you) 化,最終圓滿地滿足了該用戶的需求。
打“鐵”還需自身硬
隨著裝備技術的不斷提升,華中公司也在不斷地進行思考,想要贏得用戶的滿意,不能隻是依靠現場的“兩(liang) 把刀”,而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如何快速提升現場管理水平,進一步滿足用戶需求呢?華中公司的答案是,取長補短和集思廣益。
所謂取長補短,即通過生產(chan) 現場區域內(nei) 先進管理方法的推廣,快速提升整體(ti) 能力。去年,華中公司在生產(chan) 現場推行“網格化”管理,將生產(chan) 現場的倉(cang) 庫及各機組劃分為(wei) 幾個(ge) “責任區”,每個(ge) “責任區”分別由設備主管、區域安全主管、質量工藝主管等現場管理人員負責管理,明確了匯報鏈和責任鏈,並實行首問負責製以保證響應速度。通過這個(ge) 方法,青年員工在互補互學中操作技能快速提升,團隊協作意識也得到了加強。
而集思廣益,就是集合區域內(nei)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的智慧,共同解決(jue) 關(guan) 鍵性疑難雜症。去年,華中公司組織了多次現場交流,華中區域內(nei) 的華中公司總部、南昌寶江、長沙寶鋼、鄭州寶鋼通過對比各自的薄弱點,加強了各專(zhuan) 業(ye) 管理人員的聯係。同時,華中公司還成立了生產(chan) 、設備、質量、安全和技能培訓5個(ge) 跨部門專(zhuan) 業(ye) 管理小組,設定年度小組重點推進項目和項目具體(ti) 目標。為(wei) 了確保項目目標的完成,華中公司抽調了各公司的技術骨幹,形成了區域內(nei) 跨部門專(zhuan) 業(ye) 管理工作團隊。去年,華中公司5個(ge) 專(zhuan) 業(ye) 管理團隊共編製推進專(zhuan) 業(ye) 管理項目17個(ge) ,目前均已完成。其中,在生產(chan) 管理方麵,華中公司去年噸鋼資材使用成本下降了5%;質量管理方麵,實現了10項新產(chan) 品、新工藝的開發;安全管理方麵,生產(chan) 管理人員安全技能顯著提升;技能培訓方麵,組織開展了區域操作技能勞動競賽,各項指標較以前都得到了提高。
用“性價(jia) 比”打動用戶
“最適合用戶的才是最好的。”華中公司營銷三部主管張鳳華在總結近幾年的工作時,如是說。麵對華中區域近乎慘烈的價(jia) 格競爭(zheng) ,華中公司把更多的關(guan) 注放在了服務含金量的提升上,以服務創造價(jia) 值,讓用戶真切地體(ti) 驗到了寶鋼產(chan) 品的“性價(jia) 比”。
梅鋼公司每年都通過華中公司向某用戶提供熱軋產(chan) 品8-10萬(wan) 噸。2012年,供貨量突然下滑至2萬(wan) 噸。原來,寶鋼的競爭(zheng) 對手采取了靈活的定價(jia) 結算模式,用戶“移情別戀”了。用戶的選擇可以理解,但並不是不能改變。張鳳華和同事們(men) 緊緊地盯住了該用戶。去年5月,他們(men) 便著手根據該用戶新建產(chan) 線的產(chan) 品定位和裝備情況,牽頭組織梅鋼與(yu) 該用戶進行多次交流,說服該用戶在產(chan) 線調試期間既用梅鋼的產(chan) 品,也使用其它鋼廠的產(chan) 品。此後,張鳳華和同事在生產(chan) 現場連續跟蹤了3個(ge) 多月,技術協議前後簽訂了3次,根據用戶的需求不斷調整生產(chan) 工藝,終於(yu) 拿出了讓用戶信服的產(chan) 品。
盡管設備技術得到了提升,現場管理水平也不斷提高,但在產(chan) 品同質化競爭(zheng) 越來越激烈的市場上,成本無疑是決(jue) 定成敗的關(guan) 鍵。一直以來,華中公司都在關(guan) 注如何提升成材率,將從(cong) 降低成本中獲取的利益與(yu) 用戶共享。華中公司多次組織工藝人員參與(yu) 到用戶的產(chan) 品設計方案中,設計方案甚至細化到了每個(ge) 零件可節省多少材料,從(cong) 前期便對製造成本進行控製。華中公司的良苦用心,贏得了用戶的稱讚和信任,也成功地在華中區域市場確立了寶鋼的品牌形象。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