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Marlieke Wijnakker和埃因霍溫設計學院的畢業(ye) 生Yao van den Heerik共同開發了一款VormVrij 3D打印機,這款3D打印機使用粘土作為(wei) 打印材料。如今,他們(men) 進一步改進技術,開發出了一種專(zhuan) 門的3D打印用粘土,以創建出精準的雕塑。

Marlieke Wijnakker和Yao van den Heerik
VormVrij 3D打印機有33英寸(83.8厘米)高,打印床麵積達23×31英寸(58×79厘米),它的控製板使用了Arduino和 Ramps 1.4。可在15分鍾內(nei) 完成其粘土對象的3D打印。
“我們(men) 用這款3D打印機打印了一年的瓶子、杯子和壺等,在獲得了大量經驗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改進。使其對於(yu) 那些想要嚐試這種濕粘土技術的愛好者們(men) 更加有用。”Wijnakker說。

這種改進不隻是對於(yu) 3D打印從(cong) 材料到工藝進行重新思考。兩(liang) 位設計師稱,他們(men) 的方法主要使用可從(cong) 本地獲得的可回收天然物質,製造出非常耐用的最終產(chan) 品,“其功能可以保存5000年而不會(hui) 對我們(men) 的自然環境造成任何傷(shang) 害。”
Wijnakker說,這個(ge) 工藝可以為(wei) 雕塑家在為(wei) 客戶創作肖像時先打印出初略的塑像,然後由雕塑家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她說,沒有人“想要一個(ge) 塑料製成的半身像”,並且補充說,如今基於(yu) 塑料的3D打印已經失去了一些新鮮感。
那麽(me) ,他們(men) 的新方法是怎麽(me) 工作的呢?
“而如果沒有人工幹預就簡單地把3D掃描結果打印出來,你會(hui) 得到一個(ge) 完美的、但無生命的複製品。”Wijnakker說。“現在想想你訪問一位三維雕塑家的情景。你喝著咖啡,聊著你的需求與(yu) 期望。在你離開之前,他會(hui) 拍幾張高分辨率的照片,並用手持式3D掃描儀(yi) 快速掃描你的上半身。”
然後,他們(men) 使用VormVrij 3D打印機製作出外形相對比較準確,但比較粗糙的濕粘土模型,在此之後,由他們(men) 親(qin) 自動手,在這個(ge) 打印出來的模型上雕刻出具有個(ge) 性特征的細節。十個(ge) 工作日後,就製作出了一個(ge) 石質、或者陶瓷的半身像,無論從(cong) 外觀還是感覺上都仿佛出自大師之手。

Fired Arnoud,石質粘土,23厘米高,先掃描、再3D打印、 最後手工添加細節
Wijnakker和van den Heerik說,他們(men) 的Wijnakker 3D打印機主要是為(wei) 了幫助那些半專(zhuan) 業(ye) 的雕刻愛好者。在雕刻時,它可以讓藝術家從(cong) 粗糙的3D打印粘土模型開始,直接進入細節雕刻部分,從(cong) 而簡化了整個(ge) 雕塑過程。
“我們(men) 將很快發布我們(men) 3D打印機的商業(ye) 化版本。如果市場有足夠的興(xing) 趣,我們(men) 還可能推出尺寸更小的機器,畢竟不是每個(ge) 人都願意購買(mai) 一台70×70×70厘米的大家夥(huo) 。”Wijnakker說。“這款3D打印機可以主動控製粘土的流量。而且用戶可以使用不同顏色或不同類型的粘土打印同一個(ge) 模型。”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