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中科院研製的首顆新一代北鬥衛星發射成功

星之球科技 來源:人民日報2015-04-07 我要評論(0 )   

3月30日21時52分,由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研製的首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3月30日21時52分,由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研製的首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該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由區域運行向全球拓展的啟動實施。
       此次發射的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是我國發射的第17顆北鬥導航衛星,將開展新型導航信號體製、星間鏈路等試驗驗證工作,為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全球組網建設提供依據。用於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這是長征係列運載火箭的第204次飛行。
       此次發射還首次在運載火箭上增加了一級獨立飛行器,即遠征一號上麵級。遠征一號上麵級被形象地稱為“太空擺渡車”,可在太空將一個或多個航天器直接送入不同的軌道。這是我國首次采用該項技術執行中高軌航天器發射任務。
       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簡稱北鬥係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係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係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測速、授時服務,並兼具短報文通信能力。
       據了解,我國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於2000年底開始向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服務,2012年底正式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運行服務,在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文監測、氣象預報、大地測量、智能駕考、救災減災、手機導航、車載導航等諸多領域,已產生廣泛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是中科院與上海市於2003年9月共同投資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贏利事業單位,主要從事微小衛星、皮納衛星及相關技術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科學實驗。其前身是由中科院上海微係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聯合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上海電信等單位組成的中科院小衛星工程部。           該中心從1999年開始自主開發研製我國首顆100公斤以下的微小衛星“創新一號”通信科學試驗衛星,並於2003年11月21日在太原衛星發射場發射成功;接著又於2008年9月、2008年11月和2011年11月先後成功發射了SZ-7伴星、“創新一號”02星和“創新一號”03星,在國際國內競爭日益劇烈的微小衛星研究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