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具製造過程中,對刀具的選擇、裝配銑床夾具及銑削曲麵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刀具的選擇
1.刀具的選擇
數控機床在加工模具時,所采用的刀具多數與通用刀具相同。經常也使用機夾不重磨可轉位硬質合金刀片的銑刀。由於模具中有許多是由曲麵構成的型腔,所以經常需要采用球頭刀以及環形刀(即立銑刀刀尖呈圓弧倒角狀)。
2.裝配銑床夾具需要注意的事項
按照銑削時的進給方式,通常將銑床夾具分為直線進給式、圓周進給式、及靠模式夾具。那麽給銑床裝配這些夾具時需要注意什麽問題呢?
(1)、為了提高銑床夾具在機床上安裝的穩定性和動態下的抗振性能,各種裝置的結構應緊湊,夾具的重心要盡可能低,夾具體與機床工作台的接觸麵積要大。
(2)、利用銑床銑削加工生產率高(切削時間短),設計夾具時,要考慮如何快速地安裝工件以縮短輔助時間。一般在夾具裏還設置有確定位置及方向的元件,以便於迅速地調整好夾具、機床的相對位置。
(3)、裝配銑床夾具時,還要考慮切屑流出及清理方便。銑削加工時產生大量切屑,應有足夠的排屑空間,大型夾具應考慮排屑口、出屑槽;對不易清除切屑的部位和空間應加防護罩。加工時采用切削液時,夾具體設計要考慮切削液的流向和回收。對於重型銑床夾具,為便於搬運,還應在夾具體上設置吊環等。
3.銑削曲麵時應注意的問題
(1)粗銑。粗銑時,應根據被加工曲麵給出的餘量,用立銑刀按等高麵一層一層地銑削,這種粗銑效率高。粗銑後的曲麵類似於山坡上的梯田。台階的高度視粗銑精度而定。
(2)半精銑。半精銑的目的是,銑掉“梯田”的台階,使被加工表麵更接近於理論曲麵,采用球頭銑刀,一般為精加工工序留出0.5mm左右的加工餘量。半精加工的行距和步距可比精加工大。
(3)精加工。最終加工出理論曲麵。用球頭銑刀精加工曲麵時,一般用行切法。對於開敞性比較好的零件而言,行切的折返點應選在曲表的外麵,即在編程時,應把曲麵向外延伸一些。對開敞性不好的零件表麵,由於折返時,切削速度的變化,很容易在已加工表麵上及阻擋麵上,留下由停頓和振動產生的刀痕。所以在加工和編程時,一是要在折返時降低進給速度,二是在編程時,被加工曲麵折返點應稍離開阻擋麵。對曲麵與阻擋麵相貫線應單作一個清根程序,另外加工,這樣就會使被加工曲麵與阻擋麵光滑連接,而不致產生很大的刀痕。
(4)球頭銑刀在銑削曲麵時,其刀尖處的切削速度很低,如果用球刀垂直於被加工麵銑削比較平緩的曲麵時,球刀刀尖切出的表麵質量比較差,所以應適當地提高主軸轉速,另外還應避免用刀尖切削。
(5)避免垂直下刀。平底圓柱銑刀有兩種,一種是端麵有頂尖孔,其端刃不過中心。另一種是端麵無頂尖孔,端刃相連且過中心。在銑削曲麵時,有頂尖孔的端銑刀絕對不能像鑽頭似的向下垂直進刀,除非預先鑽有工藝孔。否則會把銑刀頂斷。如果用無頂尖孔的端刀時,可以垂直向下進刀,但由於刀刃角度太小,軸向力很大,所以也應盡量避免。最好的辦法是向斜下方進刀,進到一定深度後再用側刃橫向切削。在銑削凹槽麵時,可以預鑽出工藝孔,以便下刀。用球頭銑刀垂直進刀的效果雖然比平底的端銑刀要好,但也因軸向力過大、影響切削效果的緣故,最好不使用這種下刀方式。
(6)銑削曲麵零件中,如果發現零件材料熱處理不好、有裂紋、組織不均勻等現象時,應及時停止加工,以免浪費工時。
(7)在銑削模具型腔比較複雜的曲麵時,一般需要較長的周期,因此,在每次開機銑削前,應對機床、夾具、刀具進行適當的檢查,以免在中途發生故障,影響加工精度,甚至造成廢品。
(8)在模具型腔銑削時,應根據加工表麵的粗糙度適當掌握修銼餘量。對於銑削比較困難的部位,如果加工表麵粗糙度較差,應適當多留些修銼餘量;而對於平麵、直角溝槽等容易加工的部位,應盡量降低加工表麵粗糙度值,減少修銼工作量,避免因大麵積修銼而影響型腔曲麵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