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工研院在經濟部產(chan) 業(ye) 升級轉型服務團─傳(chuan) 產(chan) 中分團的支持下,將創新科技跨界應用於(yu) 農(nong) 業(ye) ,收到很好的效果。
讓果農(nong) 改變長期以來使用售價(jia) 較為(wei) 低廉的螺旋燈泡做為(wei) 夜間照明設備的習(xi) 慣,改用節能效果更好的LED燈。
台灣近年來隨著電費節節調漲,讓高度倚賴夜間照明的農(nong) 家利潤大幅稀釋,其中位於(yu) 彰化縣的果農(nong) 就開始思考改變燈具選項來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位於(yu) 彰化縣溪湖鎮的葡萄農(nong) 友在台工研院中分院溫室係統中心的輔導下,首先導入LED燈具作為(wei) 夜間的光源。
台工研院中分院研發團隊在2011年與(yu) 農(nong) 民合作,使用LED燈做為(wei) 輔助照明,促進作物生長。采用吊掛式LED燈盤,並用斜角廣角發光設計,由下往上照射。考量農(nong) 場自動灑水係統,設計防水燈罩,使LED燈具備防水功能。
LED光源與(yu) 傳(chuan) 統的螺旋燈相比,約隻需要原先不到20%的電費即可達到相同效果。這個(ge) 成功案例讓台工研院計劃將LED燈也推廣到其他葡萄園,幫助農(nong) 友節省電費支出,提高利潤。
由於(yu) 地理位置及氣候帶的關(guan) 係,台灣地區冬季晝短夜長,在此期間作物屢因日照不足而形成歉收貨品質不佳的問題,作為(wei) 輔助生長對策,果農(nong) 多在夜間使用省電燈泡補光,因此每年的電費動輒就高達3,000萬(wan) 元(新台幣,下同)。
工研院中分院花世豪經理指出,針對植物特性提供最適合的LED光源有助提升葡萄著果率並可省下超過80%的能耗,也就是能夠省下高達2,400萬(wan) 元的電費支出。研究顯示,在LED光源照射下,葡萄果粒品質較為(wei) 均勻,且果實中花青素的成分與(yu) 甜度集中等特征均較原先的螺旋燈泡表現更加優(you) 秀,如,花青素可多1成。不隻省電還能為(wei) 果農(nong) 創造超過10%的額外收益。
隨著過去一年的LED照明價(jia) 格戰,LED燈泡的價(jia) 格越低廉,葡萄農(nong) 回收LED燈具成本的速度就越快,也能夠再將資金投入到更新燈具上。
轉載請注明出處。